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正>0引言某船副机型号为安庆-大发5DK-20。该型号副机无机带燃油泵,燃油压力完全由供油单元建立。在使用重油时,副机与主机共用一个供油管系,泵端出口压力为0.8 MPa;在使用轻油时,由应急柴油泵独立供油,泵端出口压力为0.8 MPa。当副机燃油压力过低时,船舶  相似文献   

2.
“大庆240”是1975年由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本次厂修舵机液压系统完工试船情况如下:(1)船静止对舵时,左右舵机运转正常,满舵时间在规范内;(2)试航中发现,操左舵从20°至左满舵时,转舵很慢;(3)主辅泵压力偏高,空转时辅泵压力达2.5MPa,油缸内压力1.2MPa。操舵时瞬时压力有所下降,两部舵机(应为机组)压力一样;(4)满舵后倒船的方向与原来相反。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2台自动化重箱轨道吊作业中的避让问题,开发自动化重箱轨道吊双车避让系统。系统通过获取2台设备的状态以及当前作业的任务信息,通过程序逻辑判断给出避让策略。系统在保证设备作业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大车避让产生的时间影响以及能耗损失,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4.
由于臂架起重机种类繁多,为规范臂架起重机术语及其定义,减少国际贸易中歧义的发生,积极推进中国起重机械标准"走出去",在充分调研分析臂架起重机国内外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臂架起重机机型分类体系,编制ISO/TC 96系列标准体系表,并对国际标准《起重机—术语—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ISO 4306-4:2020)的框架结构、关键技术内容进行研究,从而完成臂架起重机术语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全锋 《港口装卸》2002,(5):18-19
1 引言 臂架系统是起重机最重要的部件,其设计、制造、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性能.门机的门架下铰点支承着臂架系统的主要重量,工作时所受载荷大,载荷状况复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经常有臂架下铰点连接螺栓松动、运动时有异响等现象,严重时端盖螺栓被剪断,影响起重机的正常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管理门机的经验,就门机臂架下铰点的典型结构及其产生故障的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力矩限制器通常采用变幅油缸取力方式,使用两个油力传感器分别测得上下油缸的油压,得到压力差值,然后结合吊运机的其他结构参数,算得吊重重量。影响称重精度的因素除系统硬件采样变换等环节的误差外,还有系统软件中的理论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主要来自臂架重心的不确定性和臂架结构变形的复杂性。为了减小误差,提高称重精度,必须对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称重算法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提供一种刚性变幅单臂架船用吊机及利用起升绞车收放刚性变幅单臂架船用吊机的方法,采用此方法,船用单臂架固定吊能够利用刚性变幅单臂架船用吊机自身的起升绞车完成对臂架的收放,不需要采用专用的起吊设备,该方法可以实现柔性变幅船用吊机的船体稳定性,降低刚性变幅固定吊机臂架和平衡梁拆卸操作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500 t浮吊三维计算模型,以规则海浪载荷作用下船舶摇荡运动加速度作为基础激励,采用谐响应分析方法计算起吊7 500 t载荷时浮吊在海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海浪方向为90°时浮吊动力响应比较大;吊重起升至比较高位置时,浮吊动力响应比较大;因船舶横摇大于纵摇,故浮吊的横向位移大于纵向和垂向位移,钢丝绳-吊重横向摆角大于纵向摆角;臂架的最大动应力出现在根部主弦杆处,海浪载荷引起的浮吊结构动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潜没式液货泵工作时液货残留量问题,以一台比转速为81.3的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汽蚀仿真方法分析泵临界汽蚀余量随吸口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吸口间距存在临界值,当间距大于该值时,泵临界汽蚀余量基本不随间距变化而变化;当间距小于该值时,泵临界汽蚀余量随间距的减小而剧烈升高,由此可确定吸口间距的变化范围。选取3种吸口间距测试泵的扬程,试验结果表明,当实际吸口间距小于极限吸口间距时,泵就会因严重汽蚀而无法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以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以下简称正面吊)为代表的港口流动式起重机,其整机重心高,稳定性差,且工作场地空间狭窄,路况复杂。在高速转运中紧急制动,在高位堆垛时臂架下俯急停,或者上述两种动作复合,都存在惯性载荷使设备发生前倾翻的危险。目前,正面吊的稳定性设计一般是要求在静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某船配备3台瓦锡兰W4L20型副机,额定功率为470 kW,额定转速为900 r/min。某次No. 2副机发生平衡轴损坏故障,给船舶营运带来麻烦。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故障,笔者总结故障原因和应对措施,供同人参考。1故障发生过程经过检查、比较,发现No. 2副机在日常运行中滑油压力有下降趋势。该型副机的滑油压力要求如下:正常压力0. 43 MPa、报警压力0. 35 MPa、停机压力0. 20 MPa。目前,滑油压力在0. 40 MPa左右,虽  相似文献   

12.
以船用折臂起重机的折叠臂架和变幅油缸为研究对象,通过多体力学分析,确定起升重量与吊点位置的参数化关系。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现两者关系的可视化,并给出起吊点在不同位置时起重机额定起重量的合理分布图。  相似文献   

13.
孙晓东  王琦 《集装箱化》2011,22(6):34-35
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目前投产2个泊位,配备8台额定起吊质量达65t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重箱堆场平行于岸线布置,分为8个箱区,每个箱区配备3台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轨道吊),其技术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4.
石磊  孙凯 《机电设备》2012,29(3):72-75
通过市场上某种型号克令吊液压系统的分析,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起升液压系统模型,根据克令吊工作中的实际输出结果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起升液压系统重要阀件的流量、压力变化特性;缓冲阀组对下降速度的影响;吊车突然启动和急停时的压力冲击;最后探讨利用所建立的AMESim模型对液压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作为工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轮胎式空箱门式起重机在中小码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各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迅速增长,中小码头堆场原来多数采用的正面吊处理重箱、堆高机处理空箱的装卸作业工艺,由于场地堆存利用率低、装卸效率低而逐步转向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堆存装卸工艺.2005年5月,我公司委托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开发1台LJMJ0523轮胎式空箱门式起重机,专门用于租用场地的空箱处理.  相似文献   

16.
周红振 《中国修船》2012,25(1):16-18
文章针对6S60MC-C主机在启动压力低于2.2 MPa时容易启动、压力在2.2 ~2.8MPa难以启动、压力高于2.8 MPa时无法启动的奇怪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供船舶轮机员及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政刚 《集装箱化》2020,31(3):26-29
正作为集装箱码头的重要设备,集装箱正面吊主要用于装卸重箱,其金属构件承载着整机及集装箱质量。金属构件指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结构并能承受载荷作用的构件。集装箱正面吊主要金属构件包括吊具、吊臂、起升油缸固定部分、整机车架、前后桥等。金属构件正常是保证集装箱正面吊安全运行的关键,若其出现异常或故障,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广州港某集装箱码头为例,在分析集装箱正面吊金属构件故障形式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修复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高压水射流参数对水射流清洗效率的影响,选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借助fluent软件对不同压力和靶距下水射流压力场与速度场进行计算,对水射流参数与清洗效率的对应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并使用与仿真相同射流参数开展清洗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射流动压与半径随压力、靶距变化明显,射流动压随靶距增加而减小;射流清洗半径随靶距增大而增大、随压力增大而减小且趋于一定值;清洗效率最高的射流参数:靶距70 mm时,最优清洗压力为60 MPa;入口压力为20 MPa时,水射流最优靶距应在30 mm。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靶距下清洗半径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9.
赖元庆  高波  张宁  梅子逸  燕昀航 《船舶工程》2023,(10):91-96+152
为了探究螺旋桨与吊柱干涉作用下的吊舱推进器激振力特性,采用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开展均匀来流下吊舱推进器非定常敞水数值模拟,获得0.60、0.82和1.00等3种进速系数下螺旋桨推力、扭矩及吊舱表面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均匀来流下受吊舱体作用,在吊柱前方产生局部高伴流区,使叶片周期性扫掠吊柱前方流场时发生叶面短暂压升,从而诱导轴向力及扭矩脉动,其特征频率主要为叶频;吊舱左右两侧表面压力脉动呈现非对称性,左侧与右侧对称测点压力差值为10%~20%;舱体前缘至后缘表面压力呈现先减后增趋势,主要特征频率为轴频及叶频;部分测点还捕捉到4倍轴频,可能与吊舱表面二次涡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0.
面对高昂的油价,船东倾向选择节能、环保、效率高的船;为此推出了宽体尾机型3 500 TEU集装箱船,相比同尺度的中尾机型集装箱船可以带来更多的箱位和重箱数.船舶自身配备3台克令吊,实现对工作区域全部箱位操作.布置紧凑,各类设备齐全,线型优良,但给结构设计布置和振动带来诸多挑战.以德国船级社(GL)规范为依据,简要介绍了该船的结构设计、振动计算,对结构形式及布置进行了优化,从而解决了尾机型带来的强度问题、布置难题及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