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车“三条腿”现象 所谓小车“三条腿”现象,是指4轮支承的起重小车在运行中3个车轮着轨、1个车轮悬空的状态.小车“三条腿”可能引起小车振动、走斜等故障.小车“三条腿”常为以下2种形式:一种是1个车轮在全轨道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悬空状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4个车轮的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或者是4个车轮的轴线虽然在同一个平面内,但是悬空的车轮直径明显比其他车轮直径小或同一根对角线上的2个车轮直径都小[1].另一种是小车在全轨道中只在局部出现“三条腿”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车轨道存在局部凹凸不平现象.  相似文献   

2.
造成自动化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大车车轮异常损坏的因素多种多样.分析了相关实际案例,给出了大车车轮异常损坏原因分析办法和整改措施,可以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设备的制造方和码头运营方在设计制造和维护保养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汪大春  宋桂江  唱荣鹏 《港工技术》2011,48(6):23-24,31
投产10 a的黄骅港煤码头一期工程6 000 t/h取料机的回转支撑轨道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变形或塌陷,其更换频率为2次/a以上.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取料机整机自重和重载工况下回转轮的轮压,探讨轨道损坏的原因.就取料机回转车轮和轨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为该类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27日夜,某港口门机正在进行矿粉装船作业,由于矿粉转场不及时,门机在作业过程中停机4h,重新开始作业时司机发现起升机构无动作,遂通知现场值班电工上机处理。电工检查后发现:支持变频器的操作器显示PUF(直流熔断器熔断)故障,变频器及柜内的其他电器元件表面均有大量的凝露。进一步检查后确认,变频器内部有1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损坏;直流回路熔断器损坏2个;阻熔吸收部分电容损坏1个。更换这些元器件并将凝露彻底清除后,试车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1 翻车机转子托辊轮和轨道损坏状况 秦皇岛港第二港务分公司的煤二期卸车系统的2台翻车机,由英国汉肖公司1982年设计,为双车翻车机,其转子采用C形四端环结构.经过长期高负荷运转,以及受车箱不断增高、加宽及载重量不断增大的影响,转子钢结构变形损坏严重,1998年达到了报废的程度.大连重型机器厂承担了新翻车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在不改变原设备基础的条件下,将4个转子端环由原来的单腹板结构改为箱形结构,增大了钢结构的刚性,同时翻车机的整体重量也有所增加,翻车机的设计寿命为2×106 工作循环,其中1台翻车机于1999年初投入了使用.  相似文献   

6.
桥式起重机 (以下简称桥吊 )大车车轮组一般跨距较大 ,由于大车运行中的同步偏差 ,起重机运行轨道的偏差 ,车轮组安装偏差及频繁的起、制动等原因 ,使车轮轮缘受到冲击和摩擦 ,使用一定时间后 ,车轮轮缘磨损到原厚度的 1/ 2时 ,就要将整个车轮报废 ,而车轮踏面等其他部位往往磨  相似文献   

7.
谢治 《港口装卸》2003,(5):13-14
1 前言对起重机车轮的设计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赫兹公式计算接触疲劳强度 ,对车轮的许用轮压进行校核[1 ] 。但实际上我们对车轮内在的受力状况并不了解 ,对不同状态下的车轮应力变化也不能作出相应的解释。在运行过程中 ,车轮踏面与轨道面之间处于接触状态 ,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接触状态在不断改变 ,从而使车轮系统产生非线性的响应。这是典型的接触问题。接触问题这一类非线性问题是近 2 0年来力学界研究的热点。在所考察的结构系统中 ,往往存在着不同介质物体相互接触的界面 ,或是具有裂隙结构在裂隙处出现的间断界面。位于这些界面上…  相似文献   

8.
桥面铺装是车轮直接作用的部分,桥面铺装的作用在于防止车轮轮胎或履带直接磨耗行车道板,保护主梁免受雨水侵蚀,并对车辆车轮的集中荷载起到分布作用。桥面铺装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并能满足抗裂、抗冲击、耐磨性等各项要求。当然,考虑到分缝处板块角易产生斜裂,故桥面铺装要具有一定的抗弯曲能力。目前,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桥面铺装损坏较为要重,维修周期越来越短,甚至出现通车不久或未通车即出现开裂、破碎、露骨等现象,这不仅妨碍交通安全,影响了桥面的美观性,同时给维修工作带未了很大因难。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7月2 0日,连云港港务局第三港务公司散粮控制系统因雷击瘫痪,造成整个散粮线停产,损失巨大。这次雷击造成如下部件损坏:中控室日立PLC输出模块2块,中控室日立PLC远程模块1块;机械楼7楼电器室日立PLC输出模块1块,电源模块1块;中控室欧姆龙继电器3个,底座2个。为保证散粮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港口企业大型起重机械抗风性能,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选取2 750 t/h卸船机为研究对象,依据标准确定评估防风性能方法,计算2 750 t/h卸船机的倾覆边1(海侧轨道)、倾覆边2(最左侧2个车轮与轨道接触点连线)产生的力矩,计算2 750 t/h卸船机防滑移稳定性相关的作用力.评估结果显示:在承受3s瞬时风...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有2台WBZ21型稳定土路拌机。新机使用还不足2个月就发生了1次转子液压泵损坏事故(排除了操作人员使用不当、液压油等原因),使用中还经常出现如下两种故障:  相似文献   

12.
1系统故障及其原因 黄骅港定位车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几乎达到了齿轮泵的压力极限,使其磨损加剧.液压泵磨损之后,会有大量的铜屑、铁屑脱落进入液压管路、液压阀、液压缸等部位,造成多个液压阀卡死、损坏,液压缸密封圈损坏、缸体划伤等.铜屑、铁屑经过循环之后回到油箱,重新进入液压泵,又加快泵的磨损,形成恶性循环,使液压泵很快损坏.每次液压泵损坏之后必须更换,要将整个液压系统全部分解,并彻底清洗之后才能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每次造成的停机时间都在3天以上,每次的备件、液压油费用达6万元以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某柴油机为直列八缸四冲程,单机2 600 kW,该机技术成熟,性能安全可靠。从2004年出厂使用至今,已经运行近5万h,首次出现轴瓦损坏剥落现象,轴瓦及曲柄销损坏的部分情况,如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4.
东海平湖油气田钻杆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峰  金晓剑 《中国造船》2003,44(Z1):296-302
论文介绍了我国东海平湖油气田钻井平台,对钻进时钻具损坏事故研究过程及结论.从1998年开始,平湖油气田接连出现了钻井中钻杆腐蚀与刺漏现象.为此,有关部门组织了跨系统的多学科、多专业科研合作,先后有5个学科,24个专业,近20个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8个油田的专家参与了研究.并先后在5个城市进行了11项正规的系列试验,写出了1 3部正式试验报告及调研报告.在研究中,使用了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3项专利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今现代化大型工程中出现的机具损坏、腐蚀问题,其常常是综合原因作用的结果,需要从相关的各个学科进行认真地研究.对钻具刺漏现象的大量试验和研究,意外地发现并证明了该油气田的地层内存在少量的H2S(硫化氢)气体.虽然这一气体的含量并不高,然而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全面认识平湖油气田的地层状况,在今后的油气生产中正确确定有关装备的防腐等级,以及预测生产装备的使用寿命,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这一腐蚀现象的预防方法,是在钻杆内部加涂化学涂层.经过2年多实践,效果良好,再无钻杆腐蚀与刺漏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岸桥大车啃轨的问题,从大车轮安装方式、车轮同位偏差、车轮直线偏差等方面对岸桥大车轮啃轨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测量与调整方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小型高速两栖车水上行驶阻力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小型高速两栖车辆的水上性能,研究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速两栖车水中行驶进行模拟计算的可行性.针对车轮提升与车轮非提升2种情形,就车体粘性阻力问题进行了分析,预测了给定工况下的车辆行驶阻力,并进行了流场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车轮提升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小航行阻力,运用数值方法预测阻力,为两栖车辆降阻增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起重机自行式小车车轮踏面经常出现异常磨损,导致小车运行出现振动,严重情况下需要更换车轮.分析了车轮滚动磨损和滑动磨损、车轮踏面与轨道硬度匹配等问题,提出了技术改进对策,可降低车轮踏面磨损机率,降低起重机运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8.
案情 原告: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被告:青岛泰山实业有限公司 1998年6月12日中午,货轮"海王星1号"在烟台外海域行驶时与"鸿华1号"轮相遇并发生碰撞,当时海上微风有雾,能见度为0.2-O.5海里.该事故致使"海王星1号"轮沉没,所载货物亦灭失,值班二副失踪(另案处理)."鸿华1号"也造成一定损坏.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港务局后方煤炭堆场上有9台10 t×40 m装卸桥,用于敞篷车与堆场之间的煤炭作业.在装卸桥投产初期,由于轨道及起重小车运行机构安装中存在误差, 部分小车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啃轨现象,有的轨道已严重变形,其固定螺丝有的松动 ,需要经常紧固,车轮轮缘也磨损严重,有的使用不到一年就需更换.小车啃轨的后果严重 ,它会使起重小车开不动或脱轨,大大缩短车轮与轨道寿命,使运行电机过载烧毁,减速器轴扭断、断齿等.  相似文献   

20.
李键  尹文斌  张文洪 《中国造船》2004,45(Z1):457-460
大港油田庄海2X1海上人工井场工程为先导性技术试验工程位于大港油田羊二庄油田东南的滩海地区.该工程采用的技术是"构件陆上预制,海上组装,桩深扎,梁定位,先筑墙,后毛石填充".该技术已获得专利.该人工井场可以抵抗30年的风暴潮,但于2003年被破坏.我们在此分析了结构损坏的原因,并提出一个维修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