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检查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对加强轨道动态检查力度、及时掌握轨道质量状态提出了更高要求.介绍国外铁路发达国家轨道检查车的技术特点,认为激光摄像测量技术已成为当前国际轨道检测技术发展的主流.提出我国轨道检查车的发展方向,阐述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田新宇 《铁路技术创新》2012,(1):117-118,123
1需求分析轨道动态检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指导工务现场养护维修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铁路一直十分重视对轨道不平顺的动态检查,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使用轨道检测车(简称轨检车)对正线进行定期检测。随着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拥有最高检测速度400km/h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简称动检车)和200km/h的轨检车,并对高速铁路和既有干线铁路每月进行3次动态检测,形成大量  相似文献   

3.
铁路线路动态检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目前铁路线路动态检查的状况,对动态检查周期,轨道检查车的编组挂运、运行速度,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电算处理软件的开发、应用,以及轨道检查车与其它动态检测仪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线路动态检查及检查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对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提高线路质量,确保行车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俄两国铁路口岸站的轨道衡技术检查是实现两国贸易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中俄两国贸易的公平公正提供了技术依据。介绍前苏联使用的骑马轨轨道衡,俄罗斯目前使用的电子静态称量轨道衡,中国在不同时期使用的歪头杠杆结构轨道衡、动态称量轨道衡、静态称量轨道衡、机电结合式轨道衡、电子静态称量轨道衡等的结构及特点。简述轨道衡技术检查的基本要求、检查设备。详述轨道衡检查技术,尤其是静态称量轨道衡和动态称量轨道衡检查技术的发展过程。同时,说明轨道衡技术检查结果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轨检车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轨道动态检查工具。上海铁路局新型轨检车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引进的轨道检测产品 ,随着铁路的发展 ,其检测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阐述新型轨检车优化的背景、改进的内容、改进的方式和实施的情况 ;介绍如何引进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实现新型轨检车的性能优化 ,强化数据处理能力 ,以满足轨道检测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德铁路轨道技术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德国在铁路轨道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方面有较为先进的经验和完善的技术标准.而我国正处在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初期,对中德两国铁路轨道技术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取长补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铁路的轨道技术标准可起到借鉴作用.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对比表明:中德两国铁路轨道技术标准均是基于本国国情、路情及工程实践而制定和颁布的,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德国的铁路轨道技术标准较为完善,可为完善我国的铁路轨道技术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试验车是铁路线路工程领域的新型试验平台,利用加载车可以开展轨道刚度的连续检测。本文从加载力、轨道变形测试两个关键因素出发分析了加载车轨道刚度检测的可靠性,结合现场测试数据,介绍了轨道刚度测试的重复性和刚度薄弱区段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俄两国铁路根据本国实际进行铁路改革,制定中、长期铁路建设和发展规划;通过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改善运输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要。分析中俄两国铁路网规模及质量、运输完成情况、运输效率、机车车辆运用、机车车辆装备水平方面的主要指标。中俄两国铁路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并存在一定差异:中国铁路发展速度快于俄罗斯铁路,相对于俄罗斯铁路中国铁路发展更为稳步,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装备水平优于俄罗斯铁路,关键是中国铁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路情的正确发展战略,采取适应运输市场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轨道检查车(以下简称“轨检车”)是检查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查找轨道病害,评定线路动态质量,指导线路维修的动态检查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动态检查从轨检资料中(包括文字资料和波形图资料)了解和掌握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  相似文献   

10.
加强曲线养护 提高轨道动态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轨道检查车检查轨道病害 ,指导线路维修作业 ,评价轨道动态质量 ,是实现轨道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结合轨检车对曲线的评价指标 ,对铁路曲线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 2 0 0 3年 12月 1日起 ,安装车载式轨道动态检测装置的 3台机车正式在成昆线上投入使用。至此 ,昆明铁路局管内的贵昆、南昆、成昆等干线上都配置了车载式轨道动态检测设备 ,标志着该局的科技保安全工作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车载式轨道动态检测装置安装于机车上 ,可随着机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新建铁路线路大量开通试验的实际,结合自身从事的工作,以轨道检查车动态试验检查安全为题,对动态试验的安全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从人、机、环等方面对其做好安全组织、科学检测工作进行详细论证,对作好新线试验开通有一定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激光扫描技术在轨道施工质量自检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轨道工程施工质量自检是铁路建设单位控制轨道初始不平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轨道几何形位检查方式数据采集信息单一、效率低。采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对铁路轨道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结合线路专业技术特点,对线路点云数据从采集、处理、分析到利用进行试验,一次性完成了轨道中线、轨面高程、轨道静态平顺度等轨道设备尺寸检查。研究表明,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建铁路轨道施工质量检查,可极大地降低外业作业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改善轨道初始不平顺状态。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铁路主要采用欧盟标准和塞尔维亚标准设计。为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本文围绕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技术标准中列车轨道荷载、路基面形状及宽度、路基基床结构、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边坡防护、路基排水、支挡结构、路基沉降控制等方面,开展中塞铁路路基标准对比分析,研究中国标准在塞尔维亚铁路路基工程中的适用性。研究结论:(1)中塞两国标准对列车轨道荷载、路基面形状及宽度、路基基床结构做了不同的规定,铁路路基设计中需要依据塞尔维亚标准;(2)在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边坡防护、路基排水、路基沉降控制方面,中塞两国标准是相似的,而且中国标准做出了更详细的分类和设计规定,中国标准在塞尔维亚是适用的;(3)中塞两国标准在支挡结构设计中采用两套不同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中国标准采用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挡结构设计,安全系数和分项系数是在中国铁路建设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缺少在塞尔维亚应用的经验;(4)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标准在塞尔维亚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轨道检查车(以下简称“轨检车”)是检查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查找轨道病害,评定线路动态质量,指导线路维修的动态检查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动态检查从轨检资料中(包括文字资料和波形图资料)了解和掌握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量,对线路养护维修工作进行指导,对工务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实现轨道的科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轨道检查车是反映铁路线路动态质量的大型检查设备,而现在我国大量使用的D J 3型轨检车、D J 4型轨检车、D J 5型轨检车,其水平加速度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但这种原理与现场指导维修的理念有所不同。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对水平加速度检测方式的两种改进办法,使得该轨检车在实际使用中检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进而有效地指导铁道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今中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铁道部"四纵四横"的铁路规划,客运专线的铺设工作在全国大面积开展。为确保旅客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做好线路的质量控制是工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首要任务。轨道检查车是铁路部门获得轨道状态信息、提供养修决策、评价工作质量、指导现场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波形图直观地反映出各主要检测项目超限幅值的大小及病害分布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高铁线路开通运营后,工务维修管理模式需要向精检细修转变.各路局一般对动态检测数据进行集中管理,采用轨道动态质量管理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满足路局、站段、车间不同层次用户对于动态检测数据的日常分析需求,波形综合分析软件的里程校核、多次历史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等功能,为工务段和车间对轨道几何状态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结合昌九城际铁路线路动态检测结果分析,介绍了轨道动态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铁路现场作业安全,针对轨道短接线缺少行之有效的科学检测方法的现状,研究探讨确认轨道短接线技术状态的检测方法。分别从外观检查、有效长度、直流电阻、磁感应强度4个方面,提出轨道短接线的具体检测要求,为轨道短接线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铁道建筑》2007,(5):102-102
1953年4月,唐山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了中国铁路首辆轨道检查车。车内设有厨房、卫生间、卧铺间、修理室和检测记录厅,采用钢丝绳和滑轮传导做计算轨道技术状态的信号,可准确检测轨距、三角坑、接头震动及摇晃四项工务部门所需的线路主要参数,确定线路病害位置和损坏程度,减轻了工人步行检测的体力劳动,提高了检测效率,填补了国内机械检测铁路线路的一项空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