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自动过分相装置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动过分相方式不适于高速铁路且存在各种弊端,本文介绍了国外自动过分相的地面转换方式、接触网柱上开关转移方式和车上转换方式,同时还对我国所用的3种自动过分相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建议速度小于160km/h时一般可不考虑自动过分相装置:速度为160-200km/h时可采用地面(磁铁)传感车上自动转换的过分相装置;速度为200-300km/h时自动过分相可采用车载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2.
装备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的动车组在运营中由ATP控制自动过分相。对装备300H型ATP的动车组在多种场景下发生的过分相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ATP车载设备在C2/C3等级下控制自动过分相的工作原理;从ATP逻辑处理角度,对可能出现的带电过分相及执行假分相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研究;对后续如何避免该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尚未制订高速铁路动车段试车线列控系统技术标准的情况下,研究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动车段试车线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的测试需求,针对车载设备主要功能(包括列控模式切换、列控等级转换、临时限速、车载与RBC仿真系统建立连接和无线通信会话、RBC切换、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应答器信息接收、自动过分相、测速测距、常用制动、紧急制动等)进行测试流程及试车场景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试车线列控系统设备组成,提出高速铁路动车段试车线列控系统设计方案,达到动车组在试车线上往返运行一次即可实现对列控车载设备性能全面测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铁300 km/h的线路上列车通过分相区使用ATP进行控制,而200 km/h线路通过分相区未使用ATP控制.为提高200 km/h线路列车通过分相区的安全性,结合现有的自动过分相应用现状,深入研究车载规范关于过分相控制功能的规定,提出基于CTCS2-200C型ATP车载设备实现过分相控制功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两种过分相形式下CRH380AL型动车组京沪线运行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地面自动过分相与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原理,对CRH380AL型动车组在京沪线相同上、下行区间段的运行时分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过分相形式对运行时分的影响,对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可为过分相装置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高铁枢纽内牵引供电系统日趋复杂,电分相设置逐渐增多。本文对我国高速铁路电分相形式、设置原则、标识、自动过分相原理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高铁枢纽现状提出枢纽内机车连续自动过分相问题,并结合典型场景案例分析,提出了高铁枢纽内应统筹规划尽量减少设置电分相、枢纽内联络线与附近正线相邻电分相宜尽量加大设置距离及优化车载自动过分相设备的自检屏蔽时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列车通过分相区时,采用地面与车载设备结合方式自动过分相。文章针对高速铁路分相区地面磁感应器的两种布置方式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在有CTCS-2级动车组运行的线路,分相区地面磁感应器按a=35m、b=170m布置,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CTCS-2级、CTCS-3级动车组车载设备自动过分相的处理逻辑进行了技术分析与总结,指出了运用中的优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铁道机车车辆》2014,34(6):122-127
依据我国高速铁路分相区长度设置规定,总结各型动车组自动过分相的差异,确定动车组过分相时无电运行走行距离的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与分相区长度设置、动车组自身运行阻力、坡道等附加阻力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得到在GFX装置过分相和ATP过分相两种条件下动车组通过典型坡道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结果,给出了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的通用速度等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机车车载过分相方式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不依赖地面设备、基于组合定位技术的自动过分相系统,从系统工作原理、定位模式判断、组合定位模型、分相点捕获等方面阐述了设计原理,并介绍了装车验证情况。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多数应用场景中能准确实施列车自动过分相。  相似文献   

11.
以数字化影视系统在高速动车组中的应用为背景,介绍了数字化影视系统在我公司200 km/h动车组中的应用,对200 km/h动车组影视系统的播放方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总结归纳出单车播放式影视系统和集中式播放影视系统的特点、区别、原理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地感器的埋点方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广深线和湘黔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地感器的现状,分析了它们的设置特点,对电气线路上采用何种地感器埋点方式提出了改进建议。改进后的地感器可适用低于300km/h速度范围内的客货列车的自动过分相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13.
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比较国内所用的3种自动过分相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在准高速和高速电气化铁道上采用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装置的方案,并介绍了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工作特点。对地面感应器的设置、二次控制系统、过分相的预告及复位信号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完善动车组运用检修体系,确保动车组安全稳定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H2型动车组的原型车是日本东日本铁路客运公司的E2—1000型动车组,2001年开始制造,最高运行速度275km/h,编组10辆,8动2拖。CRH2型动车组技术引进后,根据国情需要进行了改造,主要是将编组8辆改为4动4拖;使用国产的DSA250型受电弓,同时装设了自动过分相设备;控车使用了ATP系统、LKJ2000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两套设备;通讯方式采用CIR系统和无线列车调度设备。在车内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动车组过电分相的列控分闸区系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牵引网存在电分相,高速动车组过分相采用列控和车载方式,过分相时的各专业间的技术方案以及运输管理需综合考虑。针对高速铁路的列控过分相方式,对接触网电分相设计、列控分闸区、分闸区进口分界速度等技术进行分析,对接触网长无电区电分相、短中性段定分相和列控分闸区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和运输管理有关过分相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速铁路列车自动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车载设备故障定位困难、人工检查任务繁重等问题,研制高速铁路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由轨旁检测设备、车载诊断记录单元和地面维护中心设备构成。车载诊断记录单元自动采集ATP车载设备各单元应用软件的日志数据及关键部件电气特征数据,并通过车–地无线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至地面维护中心;轨旁检测设备根据不同车型,准确地采集动车组车外ATP车载设备的图像及安装测量数据。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ATP车载设备的外观缺陷和安装异常,提供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诊断功能,有助于提高ATP车载设备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7.
津保铁路分为2个区段,天津西—霸州西区段为250 km/h客运专线,分相地面磁感应器及标识按高铁标准设置;霸州西—徐水区段按国铁Ⅰ级200 km/h客货共线设计,分相地面磁感应器按普速铁路设置,分相标识按高铁标准设置。在津保铁路联调联试期间发生动车组通过霸州西—徐水区段3处分相时无法自动断电的问题。概述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津保铁路分相地面磁感应器和标志设置的特点。结合试验列车的表现,分析、计算受电弓、地面磁感应器和标志位置不同动车组过分相的反应时间。结果表明,在客货共线区段,虽然动车组在车头到达断电标前未能自动断电,但动车组在车头越过断电标一段距离后均可实现自动断电,此时受电弓并未进入分相中性区段,不会因主断路器未断开引起拉弧放电,也不会带来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针对大秦线开行重载组合列车而开发研制的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经现场使用证实,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保证了2万t组合列车自动通过分相区,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新时速X-2000车载超速防护设备改造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新时速车载超速防护设备现状 1998年8月28日,瑞典Adtranz公司生产的摆式列车——新时速X-2000动车组顺利在广深线上运营,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引领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BTM单元是列控车载ATP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将地面应答器报文信息接收并解码后提供给ATP系统;目前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BTM单元因动车组电磁环境骚扰问题造成其故障率较高.通过理论分析推出电磁骚扰主要来源,骚扰测量结果说明动车组在开合VCB、升降弓、过分相时均存在明显的瞬态骚扰,从BTRA数据分析确定骚扰信号的时长为毫秒级,骚扰信号多数发生于动车组过分相区附近.据此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大幅降低BTM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