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南阳地区的原状膨胀土进行了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水理性质和特殊性质的试验研究,确定了该地区膨胀土的各项性能指标,以便对膨胀土进行辨别和分类,为工程施工提供原始的数据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省禹州地区的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掺灰比对膨胀土物理性质、强度和水稳性的影响规律,分析其内在的改良机理,得出了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最佳掺灰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掺灰比的增大,膨胀土的塑性指数和胀缩性均呈减小趋势,且掺灰比为4%时可有效降低胀缩性,然而掺灰比>4%时对胀缩性的进一步降低效果不明显,因此确定最佳掺灰比为4%;与素土试样相比,掺灰比为4%的试样的压缩性降低,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强,其水稳性的改善进一步表明了石灰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地质较为软弱的区域进行构筑物施工和基坑开挖易造成周边支护变形,从而引起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为此,文章分析影响地表沉降的诸多因素,针对一些基坑开挖沉降控制的难点工程,介绍几种优良的基坑支护和沉降控制方法,并对各种控制方法的施工要点和优势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提高类似工程的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膨胀土路基水毁灾害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降雨极值的皮尔逊-Ⅲ型分布模型,引入冯利华干旱模型,分析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晴雨转化矩阵.并通过这些概率模型建立膨胀土路基在气候作用下的水毁灾害预测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为膨胀土路基的地理分布与气候耦合时的水毁预测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算法,也可用于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其他灾害预测.  相似文献   

5.
6.
以我国软土地区双线盾构隧道施工后的地表沉降为研究对象,采用工程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调研的隧道地表沉降测线实测数据,对双线隧道横断面布置方式进行划分,研究了横断面地表沉降槽形态和预测方法。研究表明:双线隧道布置方式可分为双线平行、上下错开和竖向重叠三种;当双线隧道平行布置时,地表沉降槽形态与隧道覆土厚度和隧道轴线间距有关,呈"W"和"V"两种形态;当双线隧道上下错开和竖向重叠布置时,沉降槽均呈"V"形。针对双线隧道不同的布置形式,以高斯函数为基础提出了横断面地表沉降预测模型,根据实测地表沉降的回归拟合得到模型参数的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南通地铁软土层基坑降水模型试验发现,降水引发的基坑地表沉降随着监测点距基坑支护桩距离的增大而减少,工程中距离支护桩越远,沉降量越小.在不同的监测点沉降量的监测值与公式计算值总体变化规律相似,但受降水因素、施工扰动和地下多变的岩土环境等影响,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利用权值参数对小波神经网络的激励和输出函数进行修正,利用梯度下降的方法对伸缩和平移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位降深、土层的压缩模量、厚度、固结度和监测点方位为输入参数,基坑总沉降量为输出参数建立改进后的随机小波网络基坑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工程实例表明,改进后的随机小波网络模型能使基坑地表沉降预测值较好地拟合工程实测值,误差均小于±8%,相比传统公式的计算值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应用非线弹性及线弹性本构模型,对长春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北京大街站区间双线隧道盾构施工中,在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地表沉降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分析,得到了使得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最小的最佳工序,以期为长春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膨胀土地区地铁深基坑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膨胀土膨胀机理分析,指出影响膨胀力的主要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设计中膨胀力取值及加载范围进行了研究.以成都地铁2号线龙泉东站为例,采用启明星及Plaxis软件按理论分析结果建模并进行基坑围护结构及地表沉降计算,经与实际监测结果比较,表明理论分析是正确的,计算具有较高的可靠度,提出有针对性减少膨胀土危害的施工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康玮 《铁道建筑》1999,(4):15-17
把弱膨胀土很好地封闭在普通粘土之中,使其不与雨水相遇,它就是一种相当好的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弱膨胀土作为铁路路基填料的适用性,采用室内试验的研究方法,对东北严寒地区某铁路地基弱膨胀土进行不同含水率幅度变化的干湿循环试验,分析其裂隙拓展、胀缩变形和抗剪强度参数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弱膨胀土随干湿循环产生裂隙,进而裂隙分支拓展并贯通,网格化后破坏后趋于稳定,并具不可逆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弱膨胀土的膨胀...  相似文献   

12.
分析合肥弱膨胀土地层的特点,其中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有82%处于膨胀土地层。以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葛大店站为设计实例,对合肥弱膨胀土地层明挖车站结构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可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几种常用沉降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思路及预测效果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冻土地区路基组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合肥-南京铁路试验段改良膨胀土路基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建时速200km合肥—南京客货共线铁路的大部分路基为膨胀土地质,对膨胀土质进行改良,对路基填筑工艺和质量进行控制,是合宁铁路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工程试验段设置了改良膨胀土路基沉降观测断面,通过研究试验段改良膨胀土路基基底沉降、改良膨胀土路基本体压密特性、路桥(涵)过渡段路基压密特性等变化规律,预测工后沉降非常微小,能够满足路基工后沉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考虑水-土耦合的盾构隧道地表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水-土耦合情况,进行不同隧道埋深、支护压力和掘进速度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致地表沉降的大型三维物理模型试验,总结不同条件下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孔隙水压力和围岩压力的变化特性,归纳不同条件下的地表沉降曲线;探讨隧道埋深、支护压力和掘进速度以及孔隙水压力对地表沉降值的影响,推导地表横断面沉降槽计算的经验公式,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地铁10号线部分区间的地表沉降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埋深增加,地表沉降值减小,地表横向沉降槽影响范围加宽;沉降值随支护超压比增加而增大;掘进速度变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较小;施工扰动围岩及孔隙水压力消敞对地表沉降值有较大影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经验公式预测值与FLAC~(3D)数值模拟预测值、现场实测值均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孟家村站为例,通过建立PLAXIS有限元岩土模型,模拟地铁基坑施工全过程,研究加密围护桩、加强钢支撑、改变钢支撑预加轴力等参数对周边地层附加沉降的影响,从而达到支护体系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施工时严格按规定施加钢支撑预加轴力能有效减少周边建筑附加沉降,同时基坑第三次开挖步引起的基坑变形较显著,需加密该期间施工监测频率。  相似文献   

17.
深浅式异形基坑开挖工法比选与地表沉降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关于深浅式异形基坑的开挖并未形成专门的规范,针对此类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其相应的地表沉降特点仍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以北京地铁6号线车站基坑为背景展开讨论,研究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比常见开挖工法的地表沉降控制能力,认为先浅后深的方法在该工程的支护条件下最为有效。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分析先深后浅、先浅后深、同步开挖3种工法在分步开挖条件下的地表沉降特点,总结两侧地表最大沉降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基坑支护设计中,膨胀土压力的计算尚未有统一标准。实际工程中,膨胀土地区土压力计算往往采用抗剪强度参数折减的方法处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研究"成都黏土"基坑支护现状及已有的设计方法,对膨胀土基坑土压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主要从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确定、膨胀土压力分布和支护桩锚固段有效深度3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设计中膨胀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应依据抗剪强度与含水率关系的试验结果进行确定,膨胀土压力按照三角形进行分布,锚固段有效深度宜在计算值的基础上加本地区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以时代欣城和科创中心基坑为例,采用改进方法进行设计并与原设计对比,时代欣城基坑改进后桩的锚固深度为6.4m,大于原设计计算值1.8m和采用值5.0m,科创中心基坑改进后桩的锚固深度为5.6m,大于原设计计算值3.4m,小于采用值6.0 m,改进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支护中的应用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