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盘江特大桥是云桂铁路云南段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在客货共线铁路中也是世界最大跨度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难度位居世界同类桥梁前列。通过从抗风效果、施工方便、成本节约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新型导风栏杆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类似桥梁导风栏杆系统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主桥为单跨416 m上承式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该桥劲性骨架钢管拱共分为39个节段吊装,最重约130 t,采用斜拉扣挂悬臂拼装,合龙段长1 m,采用无应力合龙。通过对钢管拱劲性骨架合龙影响因素的分析、合龙方案的制定及合龙过程的控制,形成具有特色的技术措施,旨在为今后类似桥梁合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云桂高速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为主跨416 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云桂高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通过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及平硐勘探等方法和手段,查明特大桥5号拱座边坡岩体的卸荷性状,并在现场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的基础上,确定5号拱座基础的承载力,为特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参数。分析表明:南盘江特大桥5号拱座边坡岩体强卸荷带水平发育深度18~25 m,弱卸荷带水平发育深度26~43 m。边坡岩体具有卸荷带与风化带同时共存的双层地质结构特征。边坡岩体卸荷带发育的深度与边坡形态相关,且受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影响严重。根据现场平板静力载荷试验及相关规范,确定5号拱座基础其基本承载力σ0处于742~867 k Pa。  相似文献   

4.
劲性骨架法是目前特大跨径混凝土拱桥施工的主要方法,钢管拱的加工制作是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成败的关键之一。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钢管拱加工制作为例,从劲性骨架加工制作的总体规划、技术准备、材料的预处理、片段的分段制作程序、钢管拱卧拼装匹配组装、钢管拱吊装节段立拼组装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劲性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大跨度上承式劲性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对南盘江特大劲性混凝土拱桥的416 m上承式劲性混凝土拱的施工方法进行探讨,确定施工方案、研究技术难点及相应施工工艺,可为同类条件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南盘江特大桥主桥为416 m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拱桥,是云桂铁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也是世界铁路中斜拉扣挂+分环分段组合法模筑拱圈混凝土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拱桥.本桥交界墩高102 m,综合利用塔吊、缆索吊及工业电梯等设施配合自升式液压爬模系统进行交界墩施工.综合介绍了交界墩自升式爬模使用原理、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安全、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交界墩实际施工效果来看,该技术充分保证了交界墩的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可为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建秉承"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紧密围绕市场需要,瞄准先进企业和先进技术,以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强化技术管理,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结合湖北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重庆市鹅公岩轨道专用桥三项世界级重大桥梁工程项目建设,重点介绍以上重大桥梁工程项目技术突破及其技术管理的方法、措施和成效,以期为其他重大桥梁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云桂南盘江特大桥主桥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形式,钢管拱管内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一次压注顶升进行施工。介绍了管内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一次压注顶升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为今后国内类似的大跨度钢管拱真空辅助一次压注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南盘江特大桥是云桂铁路的重点桥梁,根据桥址处V形峡谷的地形特点,采用上承式拱桥方案显然是最佳的选择。设计研究了混凝土整体箱拱、混凝土双肋箱拱、钢桁拱和钢管混凝土拱四个方案,并进行同精度设计比选。钢桁拱方案桥梁整体刚度偏弱,造价偏高;钢管混凝土拱方案焊接质量和接头疲劳问题较难解决;混凝土拱桥方案刚度大,造价低,从技术稳妥性、施工便利性考虑,最终选择了单箱三室的整体拱圈方案。本桥的方案研究成果对山区超大跨度拱桥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盘江特大桥主桥为单跨416 m上承式钢管外包混凝土拱桥,是云桂铁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位居世界同类桥梁前列.本桥拱座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过程中通过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设计,分层、分块浇筑,综合运用采取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理论分析预控、氮气降温、中间设置钢板断缝、“内排外保”及“MUC自动远程监测系统”温度监控等控制技术有效防止了温度裂缝的产生,为后续同类桥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据广西新闻网报道,日前,云桂铁路重点工程之一——广西段平果右江特大桥合龙。平果右江特大桥全长1495.6 m,共有40个墩台,主跨采用80+144+80m连续梁跨越右江。大桥除跨越现有的右江航道外,还临近既有线,跨越县道。该桥的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安全质量管理风险较  相似文献   

12.
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主桥为单跨416 m上承式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该桥钢管拱共分为39个节段吊装,单节段最重约130 t,采用斜拉扣挂悬臂拼装施工工艺。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钢管拱吊装的受力特点,研发并采用了组合式桩基承台锚碇,其主要由桩基、承台、锚固钢筋、锚块、锚座、销轴、锚箱组成。该锚碇结构受力明确,安全可靠,同时还实现了工程"永临结合",节约了施工成本,为后续类似桥梁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云桂铁路南盘江大桥主桥为1-416 m钢筋混凝土拱桥,主跨在客货共线铁路混凝土拱桥中排名世界第一。拱座、拱圈混凝土及拱上结构重量非常大,其5#拱座竖向力达2.1×106k N,因此对拱座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结构设计计算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 MPa。据此,线路选择了三个地点跨越南盘江,地质勘测时采用了多种方法,最终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在弥勒江边乡处跨越南盘江。拱座开挖后地质较为破碎,实测地基承载力经专家研讨后,5#拱座采用复合地基,增设桩基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4.
缆索系统是缆索起重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决定缆索起重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缆索起重机的设计至关重要.以云桂铁路南盘江大桥缆索起重机为背景,主要介绍了缆索系统设计,包括承载索设计,牵引索设计和起重索设计.  相似文献   

15.
南盘江特大桥是云桂铁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客货共线铁路中斜拉扣挂+分环分段组合法模筑拱圈混凝土最大跨度的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拱桥,施工难度位居世界同类桥梁前列,其主桥为单跨416 m上承式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拱桥.根据施工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影响桥梁应力、索力与变形的参数,结合施工过程中监测的各阶段应力、索力与变形数据,及时分析与理论计算预测值的差异并找出原因,提出修正对策,确保全桥建成以后桥梁的应力状态和外形曲线与设计达到最佳吻合.为后续同类桥梁劲性骨架安装和拱圈外包混凝土保质量、保安全、快速、高效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南盘江特大桥是云桂铁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铁路中斜拉扣挂+分环分段组合法模注拱圈混凝土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拱桥,主桥为单跨416m上承式钢管外包混凝土拱桥。扣锚索系统主要由扣塔、扣点、扣索、锚索及锚碇系统组,扣塔由主体5号、6号交界墩、0号段及其上部钢塔组成;扣点利用Q345B钢板在劲性骨架上弦管节点位置焊接而成;扣锚索均采用75 mm(j15.24,Rby=1 860 MPa)钢绞线束;锚碇采用岩锚和桩基承台锚碇两种形式。利用此系统进行劲性骨架单节段整体斜拉扣挂悬臂拼装、斜拉扣挂+分环分段组合法模注外包混凝土,为解决高山深谷条件下大跨度钢管外包混凝土拱桥的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墩上施工V形支撑连续梁在国内尚属首例。由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二处承建的南昆铁路八渡南盘江特大桥,在V形支撑结构的设计、施工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南盘江特大桥V形支撑部位的施工从1995年5月开始,至1995年12月2日三个V肢全部顺利完成。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为今后施工同类结构的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现行铁路概、预算定额中尚无V形支撑结构的定额子目,笔者通过对南盘江特大桥施工V形支撑结构的全过程进行现场跟踪调查,根据搜集的各类数据资料,经分析整理和综合测算,对V形支撑结构施工的工、料、机消耗及其单价分析作了一点探讨,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1月16日,随着最后一孔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南昆客专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南盘江特大桥拱桥主体工程完工。南昆客专南盘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交界处,全长852.43 m,最高桥墩102 m,桥面到江  相似文献   

19.
正据经济日报提供的消息,5月30日,随着中铁十四局集团的铺轨机顺利到达革命老区丘北县普者黑,云桂铁路广西百色至云南普者黑正线562 km双线铺通,为年底云桂铁路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云桂铁路是我国艰险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一条铁路干线,全长707.23km。其中,百色至普者黑段全长281 km,双线总铺轨  相似文献   

20.
<正>据《人民铁道》报道,日前,云桂铁路石林双线长大隧道提前贯通。云桂铁路石林双线隧道全长18.208 km,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单洞双线隧道,也是亚洲最长的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岩溶隧道。该隧道地处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石林,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要穿越6条断层带和4条断层破碎带,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形态密布,高风险区段达7 810m,被列为云桂铁路I级高风险隧道。施工中,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施工人员确定了"石变我变、安全推进"的施工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