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樊春雷  李汉卿 《电气化铁道》2022,33(2):47-50,58
借助电磁暂态分析软件搭建了27.5 kV长距离单芯电缆模型,对长距离下单芯电缆区间金属护套接地电阻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分别对沿线接地扁钢和接地扁铜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种不同接地回流方案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金属护套接地回流方案.该研究结果对于类似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地铁车辆轴箱接地端子异常开裂问题,从其压接质量、电缆装配、理化分析等方面明确了接地端子开裂的影响因素。基于车辆振动传递路径的轴箱加速度,以及电缆支架和接地端子应力测试,对引起轴箱接地端子的开裂根源进行了研究。测试表明,车辆通过普通道床时,轴箱及接地端子承受较大的轮轨激扰作用,此时接地端子的应力水平远大于减振道床上的应力;电缆及接地端子、线夹板、电缆支架组成的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普通道床上轮轨激扰的主要频率发生耦合,成为导致接地端子发生开裂的主要原因;及时维护保养线路,同时优化支架结构可抑制耦合共振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化信号设备的广泛应用,铁路现场频繁出现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设备的干扰。然而,对于不同接地方法对屏蔽电缆串扰的影响,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首先对敏感电路以及屏蔽层不同接地方式对屏蔽电缆串扰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电磁拓扑理论,建立电缆串扰问题的BLT方程,测试并仿真计算不同屏蔽、接地方式下屏蔽电缆串扰的大小。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采用新型双层屏蔽结构电缆的串扰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该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信号联锁管理中,防止联锁失效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针对信号电缆的绝缘不良、混线或接地,将日常电缆绝缘摇测工作发现的电缆绝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可以保证信号设备的正常、可靠运用.在检查各站电缆绝缘摇测时,发现有几个站的区间信号机灭灯状态的电缆绝缘测试值与点灯时基本一致且数值较低,但正常情况下其灭灯绝缘电阻应该很高.这说明存在着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辆的接地电路和回流电路均通过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电缆连接实现导通,接地性能和回流电路的完好直接影响着列车的安全。文章分析试验中接地电缆和回流电缆断裂的原因,并提出了从更改电缆参数、电缆长度、电缆安装结构、端子安装方向等方面减少故障发生几率的建议,以增加列车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高铁线路牵引变电所的2次27.5 kV牵引供电电缆烧伤击穿故障,分析该型单芯电缆的结构和特点,说明电缆限制感应电压过高的几种接地方式和原理,得出该牵引变电所电缆接地方式不够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的结论。通过将原来接地点的直接接地改为加护层保护器接地等若干手段,对电缆接地方式进行改进,取得良好效果。提出供电电缆接地方式的综合优化措施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10kV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石太客运专线建设中,10 kV电力贯通线大部分采用高压单芯电缆.考虑到电气化铁路沿线不同电气回路的影响,对单相回路、三相回路的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研究,并根据GB 50217-2007的要求,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和比选不同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提出电缆敷设方式和金属护套接地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三相电力贯通线单芯电缆宜采用正三角形布置,计算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时,接触网电流的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对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电缆金属护套不宜两端直接接地;电缆长度小于2 km时,采取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为2~4 km时,采取电缆中间接地、两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大于4 km时,采取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地铁和轻轨对比较,指出现代有轨电车的优点。论述现代有轨电车工程低压配电系统,分析正线车站、正线区间以及车辆段和停车场低压配电系统各自的特点,借此阐明产生的原因及对各方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介绍配电箱、接地、电缆敷设等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当高速铁路馈线电缆运行时,其线芯会有交变电流通过,并在馈线电缆金属护层产生感应电动势,当感应电动势过大时,会危及人身安全,降低电缆的绝缘性能,甚至于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为研究该电动势的影响因素和接地方式的影响规律,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电缆模型及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系统模型,仿真分析电缆在单端接地、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的护层感应电压及接地电流。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馈线电缆在敷设长度小于1.1 km时,宜采取单端接地方式;长度为1.1~1.9 km时,宜采取中间直接接地方式;长度大于1.9 km时,宜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为工程中电缆护层的接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铁路先后发生多起信号电缆大面积烧损的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部磁场的影响较大、电缆的接地方法不合理。对由外部磁场干扰而产生感应电流、电压的原理进行分析,并探讨电缆接地的方法,提出电缆接地的优化方案和防电缆烧损的措施,为工程实施和维护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场试验,在高速动车组以时速300km的牵引功率运行前提下,对动车组牵引变压器接地端设置两路工作接地和三路工作接地2种情况下的工作接地电流进行对比测试,分析工作接地电流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在牵引变压器接地端设置两路工作接地时,在工作接地变化的一个周期内,各路工作接地电流幅值的变化区间为90~210A,每路工作接地呈现同等的泄流能力;设置三路工作接地时,各路工作接地电流幅值的变化区间分别为90~190A、100~170A和20~75A,每路工作接地的泄流能力不同。分析结论为进一步优化动车组的工作接地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推导出发,导出金属层不同接地方式(两端接地和单端接地)下的电缆阻抗参数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不同排列方式及金属层不同接地方式下的电缆阻抗参数的差异性,为相应的电缆阻抗参数计算及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由高压电缆终端连接器引起的典型网侧高压接地故障,介绍了故障发生概况及分析结论.通过计算机仿真、各类试验测试、制造工艺流程分析等工作,探究此类故障中终端连接器的失效机理,合理推测并验证了导致连接器失效的因素.针对电缆连接器失效问题,以动车组日常运维管理的视角,给出了有效的风控方案并探讨了可行的故障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27.5kV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铁路建设中,接触网系统出所馈线采用单芯电缆。根据高速铁路接触网电流大的特点,同时考虑电气化铁道沿线电气回路的影响,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势进行计算,对不同的电缆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比选,得出结论:单芯电缆敷设长度小于1km时,采取一端直接接地、一端保护接地方式;长度为1~2km时,采取电缆中间接地、两端保护接地方式;长度大于2km时,采用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电磁兼容是机车电缆敷设的重要问题。通过出口德国联邦铁路公司Kleinstlok HH调车机车动力电缆对轨旁计轴器产生电磁干扰案例,分析电缆间的耦合原理,并就电磁兼容性对机车电缆敷设的屏蔽、接地原则开展研究。通过对该调车机车动力电缆的电磁兼容分析,在调车机车动力电缆走线、屏蔽及接地方面提出建议以削弱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16.
铁路一般采用沿线设置10 kV电力贯通线和自闭线的供电模式,贯通线为架空线的10 kV配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近年来随着客运专线的建设,贯通线全线基本都采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很大,铁道部要求贯通线为电缆线路时,宜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针对2种不同接地方式,分析了10/0.4 kV低压系统中性点接地和保护接地的特点,对贯通线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以及单台和两台变压器时的中性点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环网电缆发生短路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在不接地端的金属护套产生幅值很大的感应电压,若超过外护套的承受能力,外护套就会被击穿,直接威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为研究短路接地故障对供电环网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影响并指导工程设计,在ATP-EMTP中建立模型,对电缆截面、接地电阻、电缆长度、电缆排列形式等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论:(1)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缆截面、接地电阻值、电缆长度对非直接接地侧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干扰较小,故障相的感应电压最大,距离故障相越近,健全相的感应电压越大;(2)负荷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基本不受电缆布置形式的影响;(3)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环网电缆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沿线的信号电缆会受到牵引供电系统电磁危险影响。本文结合津秦客专联调联试,在唐山牵引变电所供电区段对一段2.7 km铁路信号电缆进行感应电压测试,设置电缆屏蔽层单端接地和双端接地,测试不同速度级正常行车情况下和接触网短路故障情况下,信号电缆芯线和屏蔽层的感应电压(电流),为评估高速铁路信号电缆受电磁干扰影响程度以及优化今后信号电缆电磁防护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结论:(1)津秦客运专线正常行车情况下信号电缆芯线感应电压可达36 V,接触网故障情况下可达360 V;(2)目前信号电缆采用每3 km分段单端接地的设计方案在接触网正常运行情况下满足电磁干扰防护要求;(3)电缆近侧线路负荷产生的纵向感应电动势为远侧线路的1.3倍,牵引网直供方式产生的纵向感应电动势为全并联AT供电方式的4倍以上;(4)测试电缆屏蔽层双端接地时,对回流的分流很小,但同时在接触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存在造成电缆烧损的风险,因此应根据信号电缆信息传输可靠性要求等级以及线路的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屏蔽层接地方式;(5)本研究成果能够为高速铁路信号电缆接地方式的选择和电磁兼容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电缆绝缘击穿事故,对单芯27.5 kV牵引供电电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不同长度的牵引供电电缆接地方式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朔黄线特大桥信号电缆烧伤的原因;对其信号电缆采取增设专用地网、贯通地缆,"分段单端接地",强、弱电分地、电缆绝缘包裹等技术措施,对雷电及牵引电流进行综合防护;并对实施状况组织了测试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