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伟  惠汝波 《铁道货运》2013,31(8):10-15
概述日照港区铁路现状,针对山西中南铁路通道万吨列车进入日照港的运输需求,提出日照港铁路万吨列车引入日照港Ⅵ场、Ⅱ场和万吨列车经日照站进港的3个改建方案。在分析港口翻车机卸车能力和各方案卸煤系统能力的基础上,对3个方案在主要工程量、作业流程、与港区规划衔接、地方政府、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推荐采用万吨列车引入Ⅵ场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5月11日8:50,101节货运车厢组成的W82523次万吨货物列车满载钢材与杂货缓缓驶出库尔勒站,开往阿克苏站。这标志着新疆南疆地区铁路实现万吨货物列车常态化开行,塔里木盆地正式进入万吨重载运输时代。2019年以来,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采取市场调查、板块管理、项目推进3项措施,全力以赴增加货运量。客货业务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运输能力和线路通过能力。该局集团公司3月在新疆南疆铁路开行万吨试验列车,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沙区铁路所面临的风沙危害,设计相应的机械防沙措施,以拟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铁路(简称“鄂上铁路”)为研究背景,在测量区域风速及输沙量基础上,对满足防沙需要的沙障设置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并辅以风洞实验验证。研究表明,沙害中等区域流沙量较少,沙障拦截效率高,单道沙障和草方格搭配使用可满足防沙需要;沙害严重区域流沙量较多,单道沙障防护效率降低,双道沙障和草方格搭配使用方可满足防沙需要。研究表明:(1)鄂上铁路沙害中等区域,设置单道30%孔隙率沙障和10 m草方格后其防护效益达60%,可满足此区域防沙需要;(2)鄂上铁路沙害严重区域,设置双排沙障并加设10 m草方格后其防护效益达62%,可满足防沙需要;(3)沙害严重区域双排沙障之间的合理间距为10H(H为沙障高),草方格与双排沙障的合理间距为15H。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布设沙障时,防沙效益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适当增加草方格设置宽度,增大防沙效益设计余量,尽可能减少风沙对线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组列车与单组列车是我国铁路车流组织的两种形式,对其编组方案综合优化需要的集结参数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车组重量不固定的分组列车在编成站的集结消耗与单组列车相同,而车组重量固定的分组列车的集结消耗包含固有和附加两类.根据集结的动态特性和车组到达的不确定性,将到达车组的车辆数和到达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在合理假定其分...  相似文献   

5.
大新站是北同蒲的最大编组站和万吨列车、2万t列车的集结站.简述大新站在路网中的重要性站场结构特点,以及运输组织的作业方式,阐述增加新开渊万吨装车线的必要性,重点对联锁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电路设计,充分考虑运输作业的效率,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前提下,节省投资成本,保证了铁路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口泉站于2004年对一场到发线进行了万吨技改,并成功开行万吨列车。分析了路用列车对运输组织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调整路用列车的具体方案,以提高万吨列车的组织开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集满铁路主要承担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至中国河北及以远地区的煤炭运输,引入集宁铁路枢纽有利于集宁地区铁路运输网络的完善和发展。通过阐述集宁铁路枢纽内在建和规划项目,结合集满铁路运量预测分析,根据集宁地区既有站现状、货物运输通道及方向等情况提出3个接轨点方案,即芦家村站接轨方案、庙梁站接轨方案和三岔口站接轨方案,通过从线路长度、方案工程难易和工程总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芦家村站接轨方案,为集满铁路引入集宁铁路枢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铁路编组站和货运站结构调整后,新南翔站承担着上海地区所有的铁路货物运输和枢纽地区车流的集结、编组任务。针对调整后的作业结构、方式,南翔编组站从加强列检作业、优化技术作业、减少折角车流、组织远程直达列车、优化空车配送方案等方面入手,提高车站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分组列车的组织条件要求较高且程度更复杂,但却有利于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基于系统工程原理以及微观机理融合宏观机制的指导思想,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相融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分组列车的组织特征、集结特性、组织条件和编组方案优化等问题,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组列车车流组织特征分析。分析分组列车在编成站、换挂站和终到站的作业流程、组织条件和组织形式,并与单组列车进行对比。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快捷货物运输中,货运列车编组辆数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铁路运输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编组站集结时间间隔及车流,从集结时间节省收益计算、机车及线路能力浪费损失值计算和开行欠轴列车的经济性判断方面分析开行欠轴列车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应用实例。利用开行欠轴列车的有利性经济条件,确定集结时间的节省收益与造成机车及线路能力浪费损失值的比较关系,得到列车车辆平均集结时间、列车编组辆数、区间开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式,为编组及组织列车开行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韩冰 《铁道货运》2023,(7):39-45
东乌铁路至惠农站联络线主要承担石嘴山市与蒙西地区、黄骅港及天津港之间大宗工业品的货物交流,是承担石嘴山市东西方向货运量的铁路通道。通过分析东乌铁路至惠农站联络线交通运输现状、客货运输需求、工程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研究东乌铁路棋盘井站接轨方案和黄公铁路拉僧庙站接轨方案及线路走向方案,比较分析各接轨方案的线路布局方式、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及工程投资等。最终推荐采用东乌铁路棋盘井站接轨方案,可以更好地缓解该地区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秦、瓦日铁路的通用敞车和专用敞车编组重载列车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编组质量、循环制动性能、紧急制动距离、列车纵向力性能等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站线条件下,通用敞车编组质量小于专用敞车,其循环制动性能、紧急制动距离、列车纵向力等参数都能满足重载列车要求;通用敞车可作为重载列车的编组车辆,应用于单元万吨和组合万吨重载列车中。  相似文献   

13.
张晓东 《铁道货运》2010,(5):20-22,43
通过对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的必要性、万吨列车牵引方式和大包线万吨列车车站分布情况的分析,提出大包线万吨列车开行方案需满足其集运要求,并分别讨论了万吨列车集中集束到发、分散集束到发及交接口组合3个方案,最终大包线万吨列车开行方案推荐采用分散集束到发方案。  相似文献   

14.
山西中南部铁路壶关至红旗渠段长大坡道缓坡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中南部铁路是一条新建的万吨重载煤炭运输通道,是国内首条研究30t大轴重万吨列车运行安全的铁路,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车站分布等的设计,需满足万吨级列车的循环制动与纵向冲动等要求。运用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软件指导重载铁路的设计,通过对不同机车牵引万吨单编列车的纵向动力学仿真研究,特别是万吨列车在不同坡度坡道上的制动限速、制动距离,以及长大下坡道困难区间操纵运行的安全性和纵向冲动,研究山西中南部铁路壶关至红旗渠段长大坡道缓坡设置问题,以满足万吨重载列车在非正常情况下的运行、养护维修及救援要求。研究结论为:壶关至红旗渠间居中位置应增设缓坡1处,并配备救援设备。研究结论已应用于项目设计,在壶关至红旗渠间增设了平顺站,并设机待线,配备双机重联救援机车。  相似文献   

15.
大包线是我国第一条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的客货混跑繁忙干线铁路。以大包线电气化及万吨重载工程为背景,在分析繁忙干线站场线路过渡、万吨集疏作业模式、特殊站间距运输要求、重载大牵引电流影响等问题的基础上,对信号过渡、集疏站联锁、特殊自闭结合、完全回路横向连接等设计进行方案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在实践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推动重载客货混跑繁忙干线铁路信号系统设计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站改工程逐渐增多,或是单线改复线增加运能,或是延长股道适应万吨列车。既有站改的传统思路是边停用拆除既有道岔,边插入新道岔,新道岔插入后工务钉闭,电务将道岔表示纳入联锁。传统思路的站改方案停用设备时间长,封锁要点施工次数多,会对  相似文献   

17.
嘉峪关铁路枢纽是兰新铁路上的重要地区性铁路枢纽,但是枢纽内车站功能交叉重叠,设备能力与需求不匹配,点线能力不协调,制约兰新铁路运输能力。通过分析嘉峪关地区铁路车站的设备现状、客货运量和存在的问题,按照专业化的原则,提出嘉峪关地区铁路车站作业分工优化方案,嘉峪关南站办理全部客运作业,嘉峪关站只办理兰新铁路干线列车技术作业,绿化站办理地区货物到发作业。基于优化的车站作业分工方案,提出2个嘉峪关南站扩能改造方案,经过比选推荐采用嘉峪关南站高速场和普速场合场设置,并适当增加到发线和站台数量方案作为嘉峪关南站的扩能改造方案,提高嘉峪关地区铁路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8.
干塘站是包兰铁路与干武铁路的接轨站,担当客货列车的到发及通过作业,货场及专用线的取送调车作业以及武威至白银西方向列车的折角、补机作业.干武铁路增建二线工程设计中针对干塘地区的引入做了2个方案,分别为干塘站集中办理方案和乌兰敖包至小红山径直联络线方案,本次设计暂推荐干塘站集中办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30日,冒着塞外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大风严寒,两辆东风8B型机车牵引着104辆装满煤炭的C80货车,驶出位于集通铁路西口刚建成的曹不罕万吨集结站,经大秦铁路驶向曹妃甸。这是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公司开出的首趟万吨煤炭大列。  相似文献   

20.
石胜权 《铁道勘察》2006,32(1):62-66
白城铁路地区以无改编中转列车为主,且地区只有一个综合性区段站,引入线路为4条,以南北方向车流为主,是典型的一站“十”字型枢纽区段站格局。介绍了白城铁路地区的现状、相邻线路的规划及地区客货运量。通过对总图方案的规划研究及方案综合比选,推荐集中作业方案(既有一级二场改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