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现代导航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ARPA数据信息的叠加显示成为可能和必然,为船舶的导航和避碰提供安全保障。此文分析了NaviSailor3000型电子海图的雷达/ARPA功能,针对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雷达图像叠加偏移,ARPA数据误差大的现象,提出了判断和修正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航海雷达中,雷达的信号处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高性能的DSP与计算机结合进行雷达信号处理是发展的趋势,对提高船舶导航雷达系统的性能和保障水上交通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DSP的发展现状,对其在航海雷达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针对舰船航行导航需求,设计基于视频优化技术的舰船导航交互界面。利用导航设备单元内的气象仪、GPS、海图等直接获取导航所需数据,同时利用雷达采集器采集雷达扫描视频,将舰船导航所需数据和雷达扫描视频传输到视频优化单元内和人机交互单元内,视频优化单元对雷达扫描视频与气象仪、GPS、海图等数据进行优化融合处理,得到涵盖气象、海图等数据的雷达扫描视频后。将其发送到主控单元内电子海图控制模块内,同时主控单元连接触控显示屏为用户连接人机交互单元,实现电子海图控制、导航定位管理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舰船导航交互界面具备较好的雷达扫描视频生成能力,电子海图背景海图缩放功能等,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已经成为在船舶导航领域中继船舶雷达之后的核心船舶定位系统。船舶定位导航从最初的纸质海图到今天的自动化电子海图系统,根据当前船舶实际出行信息为船舶航海人员提供实时形式方案和建议,极大地提高了航海安全以及航海效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船舶航海人员在航行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应用价值和前景良好。电子海图系统在各方面都有着很好的表现,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无法估量的航海事故。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的电子海图系统使用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航海事故进行分析,并结合事故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子海图信息系统(ECDIS)在船舶航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新梅 《船电技术》2012,32(6):32-34
为进一步丰富电子海图信息系统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电子海图信息系统在海上航行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ECDIS与雷达、AIS、VTS的兼容作用,进行数据融合,优势互补,为船舶导航提供可靠的信息。通过兼容作用确保船舶安全航行、船舶避碰和岸基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船载AIS和导航雷达在使用中应优势互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此文通过对船载AIS和导航雷达的功能,特点的分析,指出为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航海人员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船载AIS和导航雷达的优势,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7.
在船舶舰桥管理系统中,采用了众多的先进的控制技术,比如电子海图、GPS导航、雷达识别等。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结合电子海图和雷达识别的显示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电子海图和雷达的特点,并通过修正算法,提高舰桥管理系统的综合控制能力。在此控制系统中,船员能够通过算法对电子海图中的识别目标进行主动跟踪,然后利用雷达进一步提高动态跟踪的能力,文末还结合显示算法,对两者的叠加显示进行了仿真与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的雷达图像处理技术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现代船舶中,航海雷达广泛应用于航海导航、目标物检测跟踪及安全运行等领域,所以在船舶中配备实时高效的雷达数据及图像处理系统成为利用航海雷达的关键。同时,小波变换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处理功能而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应用。本文研究航海雷达图像信息中混入噪声及杂波的分布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雷达图像数据杂波抑制、去除噪声的方法,最后给出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船舶已把电子海图、AIS和雷达同屏显示,为航海人员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其实很多船舶所装备的有些类型的雷达,也具有航线显示功能,只是由于安装后没有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这样的功能一直闲置未用。这些雷达输入GPS信息可在雷达上显示墨卡托计划航线.虽然没有电子海图、AIS和雷达同屏显示那样好.但可以从中很直观地知道船位偏离计划航线多少.  相似文献   

10.
一、船用雷达的功能 在当今的航海领域中,雷达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船只安全行驶的保证,在航行中它就是驾驶员的眼睛,及时发现海上的目标(尤其在夜晚和天气恶劣的情况下)。雷达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功能已经越来越多(如电子海图的叠加和自动捕获跟踪目标等),CRT显示器也逐步被液晶显示器所取代,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pX船舶电子海图与导航雷达模拟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Visual Studio 2005平台的基础上,利用ActiveX组件式开发工具MapX开发电子海图与导航雷达模拟系统,通过GDI与MapX控件相结合的方式对电子海图与导航雷达的进行图像处理,在航迹计算上采用精确的墨卡托方法保证系统长时间运行的准确性,并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端数据通信方式实现电子海图与导航雷达之间的内部数据通信,经运行发现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国外船用雷达的最新发展表明了一种趋向,即雷达功能与电子海图功能将逐渐合二为一。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德国STNAtlas公司把电子海图要素叠加在ARPA雷达上,而英国船商公司把雷达回波叠架在电子海图上。两种叠加方式在技术上已经十分可靠,但技术的推广将取决于性能价格比,灵活性和用户的喜好。根据船商公司在雷达领域的最新资料,分析船用雷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船雷达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船舶在狭水道或进出港航道航行时,为确保船舶航行在预定的航迹线上,传统的定位与导航方法大多是利用助航标志。本文基于GPS、船用雷达(ARPA)和电子海图(ECDIS)等航海仪器与设备功能特点,就船舶运用GPS、船用雷达和电子海图以确定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航迹线方法作了研究,并就方法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的融合显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让船舶能够导航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电子海图和雷达图像是船舶上进行综合导航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它可以把海上所有的安全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如果只使用其中一种,其性能将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一种电子海图和雷达图像融合显示法,即把本船的位置坐标设置为参考点,把正北的方向设置为参考线,对接收到的雷达图像再进行仿射变换,分析出电子海图显示范围,通过调整电子海图的比例尺最终完成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的匹配任务。仿真试验表明,电子海图和雷达图像能够正确匹配和高效融合,能够把雷达扫描到的对象在电子海图的底图上显示出来,非常便于船员了解船舶周围的环境状况,确保船舶航行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船用雷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船用雷达的最新发展表明了一种趋向,即雷达功能与电子海图功能将逐渐合二为一,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德国STNAltas公司把电子海图要素叠国在ARPA雷达上,而英国船商公司(Transas)把雷达回波叠加在电子海图上。两种叠加方式在技术已经十分可靠,但技术的推广将取决于性能价格比、灵活性和用户的喜好。根据船商公司在雷达领域的最新资料,分析船用雷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船用雷达21世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海洋船舰的助航仪器日益更新,小型光栅扫描船用导航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此类雷达JMA2254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子海图在船舶航行中的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受重视,文章就电子海图的种类、功能、具有的优势,航线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发电子海图在航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故障树分析航海雷达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友赋 《中国修船》2012,25(5):36-38
航海雷达是船舶上必备的导航装备,用于船舶避让、船舶定位、狭水道引航等,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还是航海人员进行观测的工具。航海雷达结构复杂,系统经常出现故障。一旦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将会严重影响航行。文章利用故障树理论,对航海雷达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航海雷达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航海界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航海仪器有了长足的发展。仅就雷达而言,从普通雷达发展到ARPA雷达,从普通的ARPA雷达发展到彩色显示、式功能智能化的ARPA雷达,设备进步推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但无论多么先进的航海设备也要依靠人去操作,如何我们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手中的航海仪器,那么即使仪器再先进,功能再强大,它的作用也无法发挥。  相似文献   

20.
正由纸质海图航行改为电子海图航行是近年来航海领域的重大改变。ECDIS与GPS、雷达等导航设备集成化程度高,正确地使用ECDIS航行将改善和保障航海安全性,减轻航海人员海图改正、航线设计、海图作业等方面的工作量。但是,如果航海人员对ECDIS管理、操作不当,数据更新不及时,对ECDIS设备的局限性以及和ECDIS关联设备的数据误差了解不充分等等,都有可能是导致航行事故的潜在风险,有事故案例表明,这种风险有可能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