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通过对京九复线龙东段配合施工的亲身体会,深刻认识到围岩级别判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工艺、进度、质量以及建设投资.希望在今后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中加强勘察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兰渝铁路隧道第三系砂岩含水率与围岩稳定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地区分布的第三系含水砂岩具有异常复杂的工程特性,围岩稳定性随时间延长、含水率升高而显著变差,极易产生塑性变形或流变。通过现场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围岩结构及强度与砂岩含水率的关系,得到围岩发生变形的临界水稳数据,分析了降水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探讨了微观层次下砂岩遇水失稳的机理。研究表明,随开挖时间的延长,第三系弱胶结砂岩的含水率呈指数形式上升,长期抗剪强度显著降低;当含水率接近塑限和液限时,围岩开始变形失稳。超前降水可有效提高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论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其可控制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指出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的不足,从理论上详细阐述隧道工程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动态的、有层次的、可控制的灰色系统,指出分析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尤其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输出-围岩变形曲线的规律,采用控制论的观点论述了其可控制性,并给出具体的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及建模步骤,同时给出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6.
以采用台阶法施工的兰渝铁路黄土隧道为背景,通过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分析黄土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采用FLAC3D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选取双线性应变硬化/软化遍布节理模型模拟黄土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研究黄土隧道围岩的纵向位移。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扰动破坏了黄土隧道围岩的结构性;黄土隧道围岩的摩尔破坏包络线为双线性折线;黄土隧道围岩垂直节理遍布发育;围岩纵向位移总体上是边墙处小于拱顶处,围岩先期纵向位移约占总纵向位移的33%~41%,随着掌子面推进围岩纵向位移趋于稳定;预留核心土可有效地控制围岩纵向位移和塑性区的发展,有利于掌子面的稳定和施工安全;掌子面空间约束效应的影响范围约为-4R~4R(R为隧道开挖当量半径);由本文模型预测的围岩先期纵向位移与既有理论结果相符,但更能反映黄土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系统地叙述了一座软岩随道的施工和取得成功的经验,如进洞前的地表预加固方法、洞身开挖的初期支护以及自制筒易模板台车的使用等。简明扼要地指出散装模板使用的关键,保证了永久衬砌奏达到内实外美的要求。最后总结出“短开挖,强支护,衬砌紧跟,步步为营”的施工原则。值得现场隧道施工人员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放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1):59-63
基于水平层状围岩结构特征,提出层状围岩中隧道开挖支护优化工况,进行桐木湾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对比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前后的锚杆受力和围岩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锚喷支护参数优化工况可行,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乌鞘岭隧道F_7断层围岩工程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广泽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9):24-28
从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层、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支护措施、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造成F7断层带隧道大变形的原因,针对活动断层带隧道大变形防治中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思想进行探讨,总结出活动断层带隧道设计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缓倾层状围岩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围岩挤压变形问题,依托贵州金仁桐高速桑树湾隧道项目,对现场不同位置处的围岩变形进行了监测;进行了水压致裂原位试验,根据围岩变形特征和实测数据,提出了一系列隧道围岩挤压大变形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初期支护完成后,拱顶、拱肩和拱腰变形随时间变化均出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变形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拱顶、拱肩和拱腰;计算出了隧洞埋深200 m工况下最大切向应力、最大初始应力以及垂向应力;设计了双层初期支护加钢花管注浆的处治措施,体现出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大断面深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针对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黄土隧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深浅埋围岩压力计算研究,提出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确定深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明确深浅埋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厚度的设计原则,指导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黄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并为类似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结论:通过对大断面深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和二次衬砌厚度的设计原则.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应为40~60 m;浅埋黄土隧道荷载按谢家烋公式计算,深埋黄土隧道荷载按太沙基理论计算;不同埋深黄土隧道二次衬砌宜采用相同厚度.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围岩稳定与适时支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炳祥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0,20(11):25-28
通过对隧道开挖后工程围岩发生位移变形 ,采用支护加固以阻止围岩强度进一步恶化 ,确保隧道围岩稳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证明适时支护对隧道围岩稳定的重要性 ;同时 ,阐述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界定适时支护的一般性原则 ,用于指导今后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5.
16.
软弱围岩地层应用新奥法于隧道设计、施工中,目前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为寻求一种安全、经济、便于有效实施的设计施工方法,本文通过工程验证,介绍G316线八盘山隧道的设计思路和施工技术,提出一些认识和看法,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积累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岩溶隧道地质构造与围岩等级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于碳酸盐岩的围岩等级划分,往往和非可溶岩有所混淆,因此围岩等级的划分往往偏低。通过在断层部位和影响范围取样,作偏光鉴定及岩石力学试验,加之隧道内施工地质测绘资料,对碳酸盐岩的围岩等级和稳定性给予重新的定位和评价。研究结论:碳酸盐岩受断裂构造影响,其岩石强度的大小,与断裂距离远近有关。但由于方解石的再胶结作用,岩石强度虽然大大降低,但岩体整体性仍显较好,因此围岩等级划定可以较非可溶岩类予以提高;岩溶地质灾害地段与碳酸盐岩围岩是突变性的,应按特别加强设计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软弱膨胀性围岩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湘君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94,(12):17-21
研究探讨软弱膨胀性围岩隧道病害产生的规律,并在调查研究、工程总结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提出软弱膨胀性围岩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回归分析法在隧道施工监测数据分析中预测模型的不足,利用多目标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法对回归模型的多个评价指标进行整合量化,得到综合效果测度和优选回归预测模型。基于已优选的回归模型与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法建立最优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将组合模型与优选模型进行效果测度对比,并基于该算法编制"智能监测—模型优化—信息反馈"系统。结合麻栗垭隧道工程,对组合模型和单项模型进行分析,预测拱顶沉降值。研究结果表明:以残差与后验差为评判标准,实时构建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4%,方差为6.5,后验差比值为0.34,小误差概率为1,更能对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反馈。 相似文献
20.
隧道围岩分类是隧道设计施工的主要依据。隧道规范对围岩分类已做了规定,但其分类指标多为定性指标,若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其有关参数难于确定,即确定围岩分类需要专门技能,本文研制了一个专家系统-用于隧道围岩分类,做为一次尝试,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用于隧道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