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洋  建明 《汽车知识》2008,(1):72-74
往往一提到汽车安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款车有几个气囊,钢板够不够厚,是不是经撞。这些都是应对事故发生时尽量减少事故损失所采取的措施,统属被动安全的范畴。而从小长辈就教导我们凡事要防患于未然。确实。如果事故可以在发生前被感知并消除掉。那么生产被动安全设备的厂家也许就该考虑改行了。虽然在现实中所有的事故不可能都被避免,但通过更多主动积极的安全技术却可以大大地降低事故发生率,梅赛德斯一奔驰就是走在主动安全技术领域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2.
朱华 《城市车辆》2009,(1):48-50
随着汽车在普通家庭的不断普及,车辆事故和因车祸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被动安全只是在发生事故时起保护作用,而主动安全系统则事先防范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因其定位于防患于未然,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视。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日益增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汽车主动安全装置上。  相似文献   

3.
郝炜  刘伟  张戎  李伟 《汽车运用》2009,(12):34-35
汽车安全包含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两种。被动安全系统主要采用措施性安全技术,当事故发生时,尽可能地将事故损伤减至最小,如安全气囊等;主动安全系统则能预知和规避危险,“未雨绸缪”,“防事故于未然”,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等。  相似文献   

4.
被动安全系统在事故发生时提供安全保护,主动式安全系统能够帮助避免事故。电子稳定程序ESP是一种创新的安全系统。可以主动帮助司机在危急时刻保持车辆比较稳定地行驶在路面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现代汽车安全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种。主动安全技术就是指车辆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能避免事故发生的安全控制技术。被动安全是指事故发生时,能减轻人身伤亡的安全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在现代车辆智能  相似文献   

6.
占强 《世界汽车》2007,(12):86-89
保障汽车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是如何避免事故而不是事故发生后的弥补,以预防事故为目标的主动安全技术也就成了各汽车厂家研究的重点,最近就有很多新的主动安全技术亮相,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柳柽 《汽车杂志》2007,(2):130-133
俗话说:“未雨绸缪”,事先预防当然大大好于事后的弥补,如果说车辆的被动安全是事后——事故发生之后——的弥补,那主动安全就是事先的预防。随着公众对汽车安全理解的不断加深,“主动安全”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以往我们都在谈被动安全,这次我们就关注下主动安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是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和人们生命财产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是汽车安全。汽车安全通常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指交通事故发生之前采取安全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私车消费兴起,汽车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汽车的安全性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块,被动安全在碰撞发生时起到保护作用,而主动安全系统则事先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车辆所配置的安全系统按功能区分,可分为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加强型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主要用于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保证汽车安全,其典型配置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胎压监测系统(TPMS)等。被动安全系统在事故发生时,可减轻或避免车辆对乘客造成的伤害,其典型配置有:安全带、安全车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安全技术的开发方面,被动安全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控制碰撞中所释放出的;中击力。但被动安全系统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进一步降低事故对车辆和乘客以及行人的伤害方面也几乎达到极限,很难有更多的建树。由此,汽车工程师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主动安全技术的开发上。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主动安全制动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4,(17):14-17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安全、环保和节能,世界各国都在围绕这三个方面开展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其中对人类生命财产有直接关系的是汽车安全。汽车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是指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之前的主动安全控制技术。目前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包括制动、转向、悬架、车距雷达报警系统,即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37):32-34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环保、安全、节能。其中与人民生命财产有着切身关系的是汽车安全性。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类。主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安全性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目前主动安全性装置包括防抱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ESP)等。被动安全系统指事战发生时,利用车辆结构设计和被动安全装置尽可能减轻驾驶员、乘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汽车的安全性研究和现有的汽车安全技术中,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是指通过对汽车内部结构进行更趋合理有效的设计,优化车辆驾驶操纵系统的人机环境,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被动安全性主要是指汽车在发生意外的碰撞事故时,如何对驾乘者进行保护,尽量减少其所受伤害。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汽车主动安全对策主要涉及汽车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驾驶舒适性、信息性等方面。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ASR)、横摆控制系统、车距报警系统、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安全导航系统后视镜、高位制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主、被动安全技术与电子及传感功能的结合,TRW致力于开发智能型安全系统,为驾驶者、行人和乘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 认知型安全技术集成能够向驾驶者发出预警,主动提供辅助功能从而帮助驾驶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系统也能够主动进行干预,从而减轻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甚至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主动与被动安全系统与驾驶员辅助系统以及车辆通信系统网络化,博世为避免事故和保护乘员创建了新的功能: 1)通过车辆动态数据和车辆环境传感器信息进行事故风险的预先探测; 2)驾驶员警告和主动与被动安全系统的预调整; 3)无法避免碰撞时自动干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的特点,论述了汽车安全中行人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了未来行人保护的发展趋势。汽车被动安全主要通过碰撞试验和计算机仿真模拟等方法来研究行人保护技术,汽车主动安全主要通过各种传感器有效检测车辆周围的行人,实现避免汽车与行人碰撞的主动预警。集成化和智能化是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行人保护技术应该从碰撞事故发生后减轻损伤,逐渐发展到碰撞事故的避免和预防,结合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制性价比高的行人保护装置和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高速发展与追求高效的当今社会,保证货运车辆行驶安全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前给出提示预警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组成货运车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司机驾驶行为预警系统DMS的组成以及关键技术。其次,定义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能够预警的危险类型;通过整合ADAS、DMS系统获取的数据及视频结合主动安全预警算法,最终生成风险等级对应不同等级提醒驾驶员改正危险驾驶行为。最后阐述对货运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价值总结以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兰博 《驾驶园》2008,(8):50-52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系统已从被动形式发展到主动形式,被动式安全系统追求的是在意外发生时能降低对个人的伤害,但主动式安全系统则强调要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这种事先的预防能力,需依靠在车子内外所设置的各种感测装置,如雷达、红外线、CMOS/CCD影像传感器、胎压监测系统(TPMS)等。基于不同的安全诉求,这些监测到的数据会经由特定的控制器来加以计算,分析其代表的意义,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适当的反应。目前已使用或发展中的先进安全系统在市场上已呈现应用热潮。  相似文献   

20.
汽车行驶中的安全性已经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其主动安全性在于如何避免发生行车事故,而被动安全性则在于发生事故后,如何减少乘员受到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