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对我国古代风险认识及现代安全科学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在总结桥梁结构风险产生原因及分类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的桥梁事故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我国桥梁施工风险评价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针对运营期风险评价的内容,指出了现阶段公路旧桥运营期风险评价的控制措施,肯定了北京地区运营风险评价必要性,最后对北京地区桥梁运营期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论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某地铁站基坑工程实例,首先对该站进行了风险分析,包括地质风险、施工风险、环境风险.并对相应的风险进行分级进而做出风险评判.结果表明,该车站地质风险等级为3级;结构设计与施工风险等级为4级;环境风险等级为4级;该站总体风险等级为5级.并根据该车站的风险等级和具体情况,提出了对降水进行设计和专向...  相似文献   

3.
蒋开春 《路基工程》2018,(3):238-24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建设环境复杂的特点,特别是车站施工主要集中在人员、建(构)筑物和管线密集的城市中。为此,对风险库的建立进行了系统论述。在风险计划、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立体脉络的基础上,风险辨识采用“风险库法”与城市轨道工程施工相结合,对如何采用建立风险库进行风险辨识进行了研究,提高了风险管控水平,达到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风险源的分析,总结出6个主要的风险因素:降雨、边坡形态、地下水、地质构造、风化作用和振动作用,并得到了6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将6个风险因素分别划分为5个模糊等级,建立因素集。把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建立为5个等级的评价集,运用Karwowski隶属度函数推导得到各风险因素对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的评价矩阵,分别对高速公路边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进行了评估,基于风险评价矩阵得到风险等级大小。依托广河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对其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进行了评估,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得到该边坡工程风险等级大小,并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1)
结合国内外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现状,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进行了辨识,构建了隧道分区段和总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隧道分区段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形成了基于指标体系法的隧道总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分级标准,并对典型的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6.
桥梁风险评估方法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桥梁在其生命过程的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风险,为了解并正确评价这些风险,该文对目前桥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发展作了简要的总结。首先列举了桥梁发生的灾害事故及桥梁在各个生命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桥梁风险评价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目前对桥梁进行风险评价的方法;最后对桥梁风险评价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杨磊  田仲初 《公路与汽运》2012,(4):201-204,231
分析了在连续梁桥顶推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对顶推施工阶段进行风险识别,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顶推施工阶段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的结合,利用风险评价模型对实例进行风险评估,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根据实例中度风险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河路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工程参与方多以及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城市滨河路项目的风险评价,从进度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和安全风险四个方面建立了滨河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某一具体工程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滨河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在基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基础上建立了新的风险评价模型——风险处理措施安全补偿系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并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赋值和分级。应用该评价模型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试验段的施工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比较,有效降低了事故的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博弈论和模糊数学的桥梁风险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单一风险评价方法过于主观或客观的缺点,文章首先基于博弈组合赋权法建立了桥梁工程风险评价模型,从自然风险、人为风险、技术和结构退化等风险来源方面建立了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对各层风险因素分别基于AHP、熵理论进行主、客观权重求解,兼顾专家的主观意项和工程固有的客观信息,基于博弈原理对风险指标的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最后基于模糊数学法和最大隶属度原理进行了工程风险等级评估。以某桥为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概率×规模)对隧道塌方风险进行定义,建立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利用模糊数学建立各风险因素对于塌方概率和塌方规模的隶属函数,运用乘积标度法确定每个因素对塌方的影响权重,对隧道塌方风险的评估过程和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桥梁施工风险后果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桥梁风险后果研究的现状,在对桥梁施工风险后果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量化思想的桥梁施工风险后果估算方法,通过建立各级风险后果估计模型,实现对桥梁施工风险后果进行系统、全面的估计。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艺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过程中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在明确塔梁同步施工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因素相互影响关系的邻接矩阵,求出可这矩阵,并对可达矩阵进行分解,将塔梁同步施工风险因素划分为6个级别.对这6个级别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最终将风险因素分为客观风险、主观风险、过程风险以及结果风险4个层次,揭示了塔梁同步施工过程中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公路BOT模式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强  彭芳 《中外公路》2008,28(2):227-230
结合西部某BOT建设工程项目实例,探讨了公路BOT模式的主要风险(法律政策风险、前期运作风险、完工风险、运营风险)识别,并根据风险识别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对风险的处理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将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引入到项目的风险管理,建立了项目的风险分解结构,结合BOT项目的风险特点,对BOT项目的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BOT项目风险识别的新方法,应用Borda序值方法对风险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最后,以某大型BOT公路项目为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桥接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建立灰色关联性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危险等级评价。运用LEC作业法选取桥梁结构施工期的潜在风险、风险条件与触发因素为风险指标计算权重,结合传统专家分析法确定影响桥梁结构施工的具体风险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从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方面进行风险评价,考虑人、机、环境因素,确定风险损失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时间损失三类对桥梁结构危险源进行权重计算,并按照风险源指标进行优劣排序,引入相对危险度进行风险安全等级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明确各级风险的级别,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桥梁风险评价模型构建,避免了传统风险评价中对不确定因素的模糊精确度问题,有效提高了评价模型的评价精度,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施工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盾构隧道施工中存在诸多不可预见风险因素,盾构隧道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估研究是灾害预防和紧急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盾构隧道施工期常见的15种典型灾害的特点基础上,引入基于风险值的风险分析模型和基于风险指标的风险评价模型,对盾构隧道施工期的灾害潜在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到了盾构隧道灾害风险的规律。然后运用得到的规律对盾构隧道的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盾构隧道施工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旨在为盾构隧道施工灾害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风险,随着如今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逐步全球化,从银行业暴露出的问题来看,最终商业银行各种风险转化成损失的最主要原因均与操作风险有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是否能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关乎着我国银行业安全、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德刚 《隧道建设》2013,33(7):552-556
地铁工程是百年工程,工程风险防控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建造,且关乎到投资的合理回报。采用系统分析研究方法,对深圳地铁9号线工程的市场风险、资源风险、工程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风险、外部协作配套条件风险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出了工程组织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等工程风险防范措施,对重大地质灾害、危险边坡、重大管线改迁、交通疏解风险控制等重大风险进行了专项风险控制方案对策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轨道交通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程蓉  张剑光 《上海汽车》2007,32(7):17-20
介绍了汽车产业集群风险的形成机理,简要对汽车产业集群的风险进行了分类,论述了汽车产业集群风险规避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