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道岔是用于列车转线的重要轨道设备,也是轨道上的薄弱环节。正线上的道岔一旦发生故障,将对地铁正常运行、折返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文章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线路情况,探讨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及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提出处理流程和行车组织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道岔故障是对地铁运营组织影响较大的一种故障,对于故障情况下行车组织和应急处理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对常见道岔故障类型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类型道岔的行车组织和应急处理原则,并对道岔故障下的行车组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选择最优的行车组织方案,降低道岔故障对地铁运营组织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满足乘客出行需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环线通信,由VCC(车辆控制中心)系统控制的移动闭塞信号设计思想,分析该思想下的追踪原理,并着重以广州地铁3号线为现有条件,重点阐述了VCC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方案,并分析了此种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4.
明确了终点站道岔故障的概念及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地铁运营过程中发生道岔故障时各个专业的职能职责,以天津地铁为例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对处理此类事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首班车的正点运营,是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保障。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晚出库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进行探讨,对轧道组织、小交路折返、场段出车作业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列车晚出库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原则、行车组织调整策略及行车组织流程。以厦门地铁 2 号线列车晚出库 45 min 为例,探讨列车晚出库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相关论述对列车晚出库行车组织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终点站道岔故障先通后复的处理原则,分析了各个操作环节的时间标准,计算了终点站每副道岔发生故障后的折返能力。通过道岔典型故障案例分析,指出关键作业环节效率低和行车调整措施不足是造成列车晚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使用多种行车组织调整方法、合理组织大小交路、制定各个环节操作的标准时间以及减少人为原因晚点的行车组织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铁高架长大区间既具有高架线路的特点又具有长大区间的特点,其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分析恶劣天气、区间列车故障、区间信号故障对高架长大区间列车运行的影响,对这3种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方法进行探究与阐述。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应多渠道及时获取气象信息,根据恶劣天气的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限速、停运等相关措施,并预先建立相关应急预案。同一高架长大区间内存在两列列车运行的可能性较大,依此为前提进行分析,若发生需救援的列车故障时,应根据列车具体停靠位置选取不同的救援方案,再按步骤高效组织救援;若发生信号故障时,不能臆测故障内容,应以确保安全为首要任务,按步骤高效组织列车进站后,再进行相应行车组织调整。此行车组织方法对地铁高架长大区间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多机牵引道岔的出现解决了列车快速通过道岔曲股的问题,但同时带来多机牵引道岔故障如何快速判断、分析和处理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城际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技术方案基础上,通过对几种折返作业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适合珠三角城际铁路的折返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京山线京津间铁路客货运量的分析,以合理利用既有设备,降低工程投资为原则,提出增建第IV线的布置方案,研究探讨四线铁路的行车组织模式,并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顾建华 《铁道建筑》2013,(1):109-111
由于道岔与道岔衔接区域存在病害缺陷,造成高速动车组经过岔区时频频报警,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针对钢轨光带分布、顶面波磨及轮轨两点接触病害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打磨方式,改善了钢轨、道岔区段的轨道不平顺状态,提高动车过岔时的舒适度,从而根治严重晃车病害.实践表明:不同的线路,会由于通过列车型号、速度和载重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害,所采取的打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采用不同打磨模式,以及局部打磨和整体打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打磨作业可以有针对性地消除钢轨道岔病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提速改造、站场扩建工程不断,施工中特别是正线道岔过渡期间,行车安全与运输效率的矛盾非常突出.过去,电务主管部门只是单纯强调道岔施工过渡期间禁止给出道岔表示,而结果是现场施工人员迫于运输部门或有关领导的压力,在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封连线、整流匣等,造成了多起行车事故.为扭转不利局面,现积极采取由设计部门提供施工过渡方案,施工单位按设备管理部门批准的安全措施,具体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地铁2号线设备为例,介绍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线路信号故障时的行车组织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其在实际地铁行车工作中的应用,同时对实际工作中易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于采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轨道交通线路而言,制约线路运行能力的瓶颈点通常是折返站的折返能力,道岔限速对站后折返站型折返能力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分析道岔限速和站后折返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道岔侧向限速对折返能力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提高折返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泰雷兹信号系统的ATS界面显示信息和道岔动作时间的记录信息,对道岔设备状态的变化趋势和故障状态进行预判,帮助信号维护人员掌握道岔设备工况,并对故障进行有针对性的判断,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故障实际案例,介绍道岔控制电路基本情况和技术要求,分析实际案例的危害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悬挂式单轨系统作为一种设置灵活、占地少、建设快的制式,在国内旅游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旅游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主要体现在客流时间分布、客流空间分布和客流需求特征上,由于线路功能与城市轨道交通截然不同,采用常规的行车组织设计方法不能较好满足客流需求.结合客流特征,研究旅游轨道交通的行车对数、列车运行交路、旅行速度的设计方法.最后以某景区旅游轨道交通为算例进行行车组织设计,以满足不同时期的旅游客流.该算例表明悬挂式单轨系统在旅游轨道交通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具体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13号线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第一务地面线路。分析影响列车运行的客观因素和线路特点,介绍针对不同区段线路阻隔而制定的行车组织方案,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需求.  相似文献   

19.
驼峰分路道岔是驼峰场溜放及调车作业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电路的准确性、稳定性对驼峰场安全作业尤其重要。近年来,铁道部建设管理司、铁道部运输局根据驼峰分路道岔控制电路在全国各个驼峰场的使用情况,针对控制电路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修改方案进行了技术审查,修改后的控制电路拥有了更好的安全保证。但是随着驼峰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分路道岔快动转辙机的不断改进,对分路道岔控制电路与控制系统和转辙机结合设计的合理性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铁路固定、移动设备失效及突发特大客流3类突发情况对铁路系统的影响和对客运行车的需求的基础上,分别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