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障车辆日检作业质量,提高检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过度修,同时实现科学、高效和高质量的检修目标,上海轨道交通结合原有的车辆日检规程编制经验,应用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车辆日检作业中尝试"四日检"模式。介绍了FMEA分析方法,分析了13号线车辆日检试行"四日检"的可行性,并以试行"四日检"前后各6个月的车辆部件故障数据分析了应用效果。采用"四日检"模式,不仅降低了人车比,确保了列车检修质量,保证了列车每日用车率,而且班组的检修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圳地铁3号线地铁车辆维修模式,探讨地铁车辆四日检维修制度。以车辆合同、设计文件等为依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3号线运营以来积累的故障数椐进行分析研究,以确保四日检修程的安全风险可控,具有可实施性。通过对人工、电力、物料等进行测算,表明推行四日检修程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能提高车辆段的生产组织效率,提高车辆段的检车能力,满足不断提升的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辆检修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现行的地铁车辆检修模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不足,从延长检修周期、改革检修内容、优化检修修程、推行状态修和均衡修、推行部件集中修换件修和寿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辆检修制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状分析,指出现行的地铁车辆检修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从延长检修周期、改革检修内容、优化检修修程、推行状态修和均衡修、推行部件集中修和换件修及寿命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地铁车辆的维修模式多采用按运行里程和时间进行"计划性维修",即传统的"日检、月检、三月检、年检"模式。通过调研国内外地铁的相关检修经验并根据杭州地铁运营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型"均衡修"模式,分析地铁车辆"均衡修"模式较传统"计划性维修"模式的优势,并通过对试修期间的故障追踪和可靠性评估,验证杭州地铁车辆采用"均衡修"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维修周期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轨道车辆设备的维修模式。针对现行设备维修模式的不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容许量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可靠度的最佳维修周期优化模型。模型融合了故障发生等级、故障发生频率和可靠度函数等信息。以国内某地铁车辆的故障数据为例,计算车辆走行部的转向架、制动系统、辅助系统等相关系统在优化模型下的最佳维修周期,提出了单系统"隔双周检"和"隔10日检"、多系统"隔10日检"的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太原机务段国产电力机车中修基地为例,论述了机车检修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并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数字扭力扳手在"量值修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大力推行机车"数据检修",确保机车检修工艺落实到位,提高了机车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8.
车辆均衡修模式是对原有的车辆检修模式的重大改变,是车辆检修方式的质的提升。它通过把车辆的周检、月检和定修规程进行重新整合并分散,以系统修+专项修的均衡修模式替代原有的周检、月检和定修模式,把原来的扣车检修改变成充分利用列车早高峰回库后的空隙时间开展车辆检修。车辆均衡修有效地大幅减少列车因检修的扣修天数,缓解了运营用车压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朔黄铁路发展的需要,对朔黄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和施工"天窗"进行了分析,提出改进"天窗"的方案、推行"检修分开"和"修养分开"的管理体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现行检修制度大多采用预防性计划维修模式。计划修模式下,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的检修能力利用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线路的运力,导致配属列车数和车辆基地规模的增加,为此亟需进行检修制度的优化。简述了现行高速磁浮交通车辆检修制度,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对高速磁浮交通车辆运行特点及零部件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高速磁浮交通车辆与传统轮轨车辆间的本质区别,二者的车辆故障规律差异很显著。基于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的设备特征及故障特征,对其采用均衡修的适应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高速磁浮交通车辆具备在线诊断系统,可随时收集车辆各部件的运转状态,能适应优化后更为精益的检修制度。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维修工作中应引入均衡修策略,根据零部件不同的故障规律及故障影响情况,建立以零部件为重点检修对象的均衡修制度。可参考成都地铁的车辆均衡修模式,将高速磁浮交通车辆双周检、三月检及定修的检修内容拆分到月检和专项修中,以此减小车辆的维修频次,压缩列车扣修时间,提高列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从铁路机车车辆专业技术管理的角度,对CRH2A/380A平台动车组修程修制改革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入分析了该平台动车组当前三级修在检修范围、检修标准、检修修时等方面亟待深化研究的主要问题,采用系统思维、精准思维、辩证思维的工作方法,遵循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按照最少维修资源消耗的原则,将检修内容、技术标准和生产组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优化,通过开展产品原设计性能、功能原理、长期运维数据、检修工艺流程、工艺方法、生产组织等不同维度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解决方案,积累了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运维标准体系深度优化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围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探索设备维护修程修制改革,针对CIR设备检修方式存在的问题,优化CIR设备检修方式,提高设备质量和运用质量,实现"设备质量提高、作业安全可控、职工技能提升"等目标,在库检联网、数据在线管理、设备在线监测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断提高CIR设备维护管理水平,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动车运用所管理信息系统,以计划、作业、技术、物流、安全、质量等核心业务为主线,涵盖动车组运用检修工作的生产管理、生产支持、经营管理3方面,实现了计划编制科学合理、作业组织实施高效、动车组运用检修管理流程规范、生产劳动组织和检修模式优化、作业效率和检修质量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介绍深圳市地铁3号线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车辆维修制度,实现车辆初期日常检修最小周期为两日,即"双日检"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阐述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车辆维修制度的方法、步骤、经验以及对目前建立城轨交通车辆检修体系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进接触网检修工艺,提高接触网检修效率,提出利用综合维修列车组完成接触网集中修。在作业车编组方式上采用"1-2-1"编组方式;在现场作业模式上采用"四车递进、分区作业"模式;在人员布局模式上采用"3+1"的模式;在检修质量评价模式上采用"修中验收+修后评估"方式等新型评价模式。分析应用效果认为,与原有单纯车梯和单台作业车相比,利用综合维修列车组的接触网集中修效果良好,对接触网维修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供电段日常维修管理、安全管理、劳动效率、天窗管理、职工素质、调度指挥与生产力布局调整存在的种种矛盾,以及供电段点分散性的施工模式,提出新体制下供电段日常维修必须以优化资源、提高效率为准则。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就是严格将运用与检修分开,组建检修基地,即运检分离。在施工管理方面,由大修队独立负责大修施工任务,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和机具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工务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全面推行工务"检养修"工作模式,提高线路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养修生产有序、设备质量稳步提升,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保障能力。扎实推进普速线桥维修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工务普速线路维修管理工作,明确分工,调整布局,优化生产组织;大胆创新,构建适应运输生产发展的普速线桥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中车株洲所旗下时代电气子公司宝鸡时代研发生产的JJC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收获铁路总公司36列车订单。这是全球首个采用集中检修作业模式的接触网作业车,它将生产车间、办公室以及厨房、宿舍等生活设施都搬到了检修作业现场,堪称"铁路移动检修工厂"。JJC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由2台牵引车和10台作业车  相似文献   

19.
分析目前的地铁车辆检修制度现状,根据昆明地铁实际情况提出在日检、均衡修中运用工艺标准化改进工作、提升效率。通过工艺标准化在城轨车辆检修中的合理运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的特点,研究动车组检修计划的优化问题。构建动车组交路段和动车组检修基地相互关系的接续网络,刻画动车组担当交路段、进行检修、等待检修3种状态。进一步考虑交路段覆盖约束、检修弧能力约束和路径数量约束,以动车组可行运用计划为决策变量,以待检动车组检修前的累计运行里程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动车组检修计划优化模型。针对优化模型的决策变量数远远大于约束条件数量的特点,设计将列生成算法嵌入分枝定界算法的分枝定价求解算法。以广深线14列动车组的交路计划为例,采用给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动车组检修计划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动车组检修计划提高了动车组运用效率;只有当检修能力和备用车数量匹配时,才会使动车组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