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车辆预防性维护是保证车辆运营的重要工作,其检修修程通常依据车辆供应商及系统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要求,结合车辆运营后设备部件的磨耗规律及车辆故障数据的积累、统计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定修维修周期和级别。以北京地铁昌平线车辆制动系统的检修为例,提出在实际运营车辆中抽取列车样本进行架修的检查和分析,研究制动系统部件的技术性能是否适应车辆延长架修修程的要求,评价和修正系统的修程周期。该方法能有效合理地安排车辆检修周期,降低检修维护成本,提高车辆使用率。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地铁2号线受电弓状态动态检测系统为对象,论述其结构组成,重点介绍检测系统布局及检测技术原理。实际运用表明,该动态检测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监测地铁车辆受电弓的状态参数,提高地铁车辆受电弓的检修效率,避免受电弓带故障运行,提升运营质量,保障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地铁列车在ATO模式下运行,车门系统对地铁的安全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地铁车辆运营站距短,车门开关频繁,其工作状态对于列车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分析南宁地铁一号线车门系统在运行中的常见故障,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给检修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辆的转向架是列车运行的重要系统,轴箱轴承和轮对是转向架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乘车舒适度及行车安全。而地铁运维部门在地铁车辆的日常检修过程中,难于掌握轴承的温度、振动、轻微磨损等情况,往往根据轴承设计使用寿命进行预防性更换,既造成运用状态良好轴承的浪费,又存在寿命周期内磨损等运营安全风险。以青岛地铁3号线的转向架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为例,介绍对转向架轴箱温度、轴承磨损、轮对踏面进行在线监测与诊断的原理;该系统能够监测部件的早期缺陷,积累监测数据,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并提供科学的运用和维修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铁基于多年的运营经验,在广泛收集所辖地铁车辆运营维护的实际"痛点"基础上,通过优化现有检修流程、增加车载于轨旁监测检测设备、引入前沿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等手段,构建了地铁车辆的智能运维系统。智能运维系统可通过健全智能决策系统、工作协调及信息共享,对整个车辆运行过程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并以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为基础,提供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故障和寿命的管理和预测数据,为实现车辆检修由计划修逐步转化为状态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地铁车辆的可靠性状态,并依据评价结果指导车辆检修策略的调整,使上线车辆的可靠性处于可控状态,提出采用灰色综合评估和粒子群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PSO-BP)预测相结合,综合评价地铁车辆当前的可靠性状态.依据地铁车辆安全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地铁车辆可靠性状态评定等级、取值范围及对应状态.基于车辆各子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东莞地铁车辆运维中部件状态智能监测、检修故障大数据、架大修生产管理、设备与物资管理4个细分领域,对运维系统所应用的9个信息化和智能化设备、软件、手段进行实践应用与总结,探索信息化与智能化运维在非线网运营地铁线路的小范围试用可能性,为同行与业界合作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以及乘客对乘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整个地铁行业对车辆运行品质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可实现对地铁车辆的精准调平,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文章对地铁车辆称重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基于西安地铁2号线的检修工艺设计,介绍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在车辆段检修工艺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其在西安地铁2号线渭河车辆段中的应用实例。相关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为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在车辆段检修工艺设计及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地铁车辆检修工艺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对地铁车辆运营过程中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当前的地铁车辆检修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检修作业的合理性和效率。以地铁车辆高压供电系统为例,说明了该优化方法在地铁车辆高压供电系统上的实施流程;结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建立了定量化的地铁车辆设备危害性风险评价矩阵,用以确定故障模式的可接受程度;通过建立可接受程度与该检修项点检修等级的对应关系,最终得到检修工艺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禹建伟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106--108
依托地铁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故障模块,对地铁车辆各子系统的故障数据进行样本采集;运用统计学理论和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运营指标计算方法,对地铁车辆故障率进行建模分析。地铁车辆故障管理分析系统在西安地铁各运营线路应用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地铁车辆的运营和预防性检修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运营车辆各系统故障率、晚点率、下线率、正线影响及可靠性评估提供科学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指导地铁列车高效运营和快速检修的客户需求出发,提出了地铁列车远程数据管理系统的组网结构和系统组成方案,通过分析地面采集存储软件和Web端管理软件的技术路线、软件模块流程和远程列车状态界面设计,实现了实时/非实时运行和故障数据的远程采集、解析、存储和显示功能。该系统设计在厦门地铁1号线车辆中已测试验证,目前应用稳定,达到了远程技术支持车辆运行、指导应急故障处理和维修快捷方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车辆智能运维系统是针对广州地铁车辆运营需求,基于业界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微服务等技术设计的。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要求,以及设计与应用情况。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支撑实时监测、应急响应、健康评估、关联运营检修业务等功能,为运营和检修人员提供车辆健康评估和精确检修指导,达到减少运营车辆故障率、降低运维检修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现行的维修制式及其特点。通过对广州地铁车辆维修制式的分析,发现部分车辆部件明显存在欠修或过修,为此,提出了以运营服务为中心,对车辆进行全寿命周期系统性维修(系统修)的原则。根据所提原则,广州地铁可以实现基于状态检测的车辆全服役期系统性维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广州地铁2014年5月试行系统修后,车辆故障隐患检出率提高了21%,设备质量评分提高了3.7%,正线故障减少了9.6%。  相似文献   

14.
地铁设备检修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以某地铁车辆检修车间高速断路器产品的检修情况为切入点,分析目前地铁设备检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地铁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一种面向地铁设备检修过程的管控系统.通过在检修车间应用管控系统,实现检修过程的智能化管控,提高地铁车辆的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辆车底机器人检测系统设置在既有地铁车辆检修基地的检修库地沟内,运用机器人、机器视觉、图像特征分析、图像模式识别、无线传输等技术,对车辆车底可视范围及人工不易检查的部位快速全面自动化检测,对车底异常状态报警提示,以提高检修质量,并且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运用人工检修结合检测机器人检测,实现地铁车辆检修提质增效,进一步缓解地铁车辆检修需求与既有检修能力不匹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牵引系统作为地铁安全、可靠运营的动力源头,其设备可靠性对整个地铁线网安全、准点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地铁车辆牵引系统建模,运用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法对车辆牵引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并结合南昌地铁1号线牵引系统设计及现阶段运行状态,分析导致牵引系统失效的因素及薄弱环节,为制定适用于地铁1号线的牵引系统维修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亦为地铁行业运维可靠性、经济性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辆检修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现行的地铁车辆检修模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不足,从延长检修周期、改革检修内容、优化检修修程、推行状态修和均衡修、推行部件集中修换件修和寿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铁列车架大修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保障列车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避免运营列车同时到达检修周期,文章基于车辆运维检修计划管理系统开展了架大修计划预测策略研究。通过分析列车每日运行里程并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获取每列车的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及列车运行的里程数,利用列车日常用车计划制造公里数阶梯,最终获取列车的最优架大修计划及运营策略,从而提高列车利用率及计划编排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辆检修制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状分析,指出现行的地铁车辆检修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从延长检修周期、改革检修内容、优化检修修程、推行状态修和均衡修、推行部件集中修和换件修及寿命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广佛线地铁现行车辆维修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调查国内其他城市地铁维修模式。结合广佛线地铁可用车辆数量减少,而供车数量增加的实际情况,以及列车各系统的季节性表现和实际运用情况,提出取消固定扣车,利用运营早晚高峰的"天窗期"对车辆某个系统进行检修,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通过试行取得良好的效果,"系统修"不仅能维持列车关键设备半年间隔的检修周期不变,确保列车的安全可靠性,而且有效提高检修效率和车辆利用率,值得推广,为地铁车辆提供新的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