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万涛  高煦明  刘杰  郭鹏  李科 《城市交通》2021,19(2):112-120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可在提取轨道交通出行链信息的基础上获得各车站的客流来源空间分布,并应用于交通规划中.首先,提出获取轨道交通出行链信息和车站客流来源分布的计算流程以及其中涉及的轨道交通基站检测、出行端点识别、轨道交通乘车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其次,使用中国移动手机信令数据得到天津市轨道交通全网车站的客流来源空间分布.基于车站客流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对车站进行分类,根据各类型车站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接驳改善策略.选取典型车站,对与其接驳的公共汽车线路进行走向与站点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不同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来源的空间分布形态具有差异性,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可获取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来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为实现"一站一策"的精准接驳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市郊轨道交通车站滞留客流的分时段预测,关系到运营计划的调整、乘客出行 方式的选择、出行时间的预估等,尤其对市郊线路快慢车模式下开行方案的优化具有重 要意义.首先引入出行方式角度费用理论,分析了乘客公交出行与地铁线路形成的角度费 用,构建了角度费用模型Anglecostm,n k ,计算乘客的流失率VPn ,进而确定因滞留客流达到 阈值而导致的乘客流失量.其次,以AFC获取的客流数据为支撑,结合角度费用模型对乘 客流失量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段的滞留车站客流分布预测方法,接着分析了站台 候车客流与通过列车实际载客情况两者之间的客流交互规律,提出了候车客流-列车载 客量影响动态交换模型,并分析和研究该模型求解算法.最后,以某市郊线路进行实例演 算,预测结果可为轨道交通开行方案优化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对运营计划临时调整,客 流预测及引导模型的补充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赖旭  郭彬杰 《交通与运输》2021,34(z1):220-224
针对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设施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深圳北站为例,通过对枢纽和接驳客流特征进行研究,提出接驳交通改善措施.首先,从发车班次、客流分布、出行目的、方式划分、出行满意度等方面分析高铁客流特征及存在问题;其次,对轨道交通、常规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接驳交通方式的客流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最后,结合客流特征分析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从枢纽布局、接驳交通体系优化、场站设施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客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南京市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进行精准的客流预测,以规划地铁1号线沿线车站1km半径范围内的51个交通小区为研究重点,进行了5类个人出行调查,利用四阶段法建立交通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在交通方式预测阶段,利用交通意向调查数据建立了轨道交通转移率模型,得到轨道交通OD预测结果。最后,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进行比较,说明客流预测精度较好,验证了所使用的出行调查和模型方法的合理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通客流形成机理,分析了城市出行者交通需求产生和出行决策;提出了交通需要是交通需求的必要条件,出行者支付能力是交通需求的充分条件;认为出行决策是依据出行者效用最大化原则。基于效用理论的交通方式分担模型,讨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竞争博弈机理。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为例,将时段客流分为高峰期、中峰期和低峰期3类,研究其交通客流特征。结果表明:在高峰期客流充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平峰期和低峰期客流稀少,资源闲置。根据效用最大化理论,将分时段弹性票价运营策略和适当调整发车时间间隔策略运用于广州市轨道交通中峰时段,结果表明:实行综合优化策略的日客流量增加了14.9%。  相似文献   

6.
多方式换乘不仅决定了轨交线路服务范围,影响公交系统服务质量,同时影响沿线设施建设.针对上海11号线嘉定区内轨交站点多方式换乘现状进行客流调查,分析市域线客流特征、客流出行特征和多方式换乘的现状,以及轨道交通11号线多方式换乘存在的问题,为市域线轨交站多方式换乘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沈阳至铁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晖 《北方交通》2009,(12):59-62
基于对沈阳至铁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与客流特征分析,提出了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作为区域客流通道进行研究的基本思想,以及四阶段客流预测的技术路线.通过客流分配模型,对沈阳至铁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进行了客流预测,获得线路全日客运量、平均运距和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等客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客流高峰期需要对铁路运输能力进行重新分配、调整和加强.通过分析、总结高峰期客流的构成成分以及特性,比较客流高峰期与日常旅客运输组织的差异,从合理组织开行临时旅客列车、加强旅客售票组织,以及加强车站内部组织管理三方面来探讨客流高峰期旅客运输组织问题,为如何快速、有效地满足高峰期客流的出行需求、减轻高峰期铁路运输压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锋 《城市交通》2009,7(1):26-30
客流预测结果是轨道交通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深圳市近期轨道交通发展的特点,并总结其对轨道交通客流成长和预测方面的启示。针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利用“客流预测规划审核”和“预测结果综合决策”的办法改进客流预测。前者探讨了重要基础数据的核实、轨道交通出行特征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内容。后者包括确定系统规模的综合决策以及确定车站设计规模和运营组织方案的综合决策。最后提出客流预测发展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地预测轨道交通客流状况是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和提高。从客流总量、时空分布、出行距离、断面客流、进出站客流等诸多方面,分析大连市轨道交通客流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总结单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期客流成长的一般规律,对提高大连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及特征分析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阐明了我国铁路修建客运专线,实行客、货分线运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路网建设规划出发,研究了面向和谐社会的铁路客运专线发展战略,提出了客运专线建设的新设计思路和运营管理方法,包括树立前瞻性的线路设计理念、采用“小业主、大咨询”的建设管理模式、多渠道投融资模式、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公铁客运格局的变化和演进趋势表明,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使其客运规模经济效应出现顶峰;铁路建设也一样,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才能发挥铁路客运的网络效应,故需要同步推进铁路网络、铁路客运枢纽、铁路与其他交通网络系统衔接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公铁客运格局的变化和演进趋势表明,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使其客运规模经济效应出现顶峰;铁路建设也一样,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才能发挥铁路客运的网络效应,故需要同步推进铁路网络、铁路客运枢纽、铁路与其他交通网络系统衔接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客流分配方法研究是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的核心,对评价列车服务网络质量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旅客列车运行图形成的时空服务网络属性及其构造方法,在分析多层 次旅客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间窗期望、换乘次数、换乘时间等出行选择行为基础上,确定网 络弧段阻抗.建立体现旅客时空差异服务需求约束的客流分配模型.提出由时间窗搜索和 改进的Dijkstra 算法构成的组合算法求解旅客合理时空服务路径集合,设计基于合理服 务路径集的客流分配子算法.实现在网络条件下,根据分配权重函数不同,完成客流时空 分配.最后,利用MATLAB 编程,以京广高速铁路相关时空服务网络为例,验证模型和算 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为研究对象,作者讨论了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对客运系统的影响,城市形态及其发展规划与铁路客运站选址的相互关系,铁路与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方式、换乘关系及协调发展;提出了未来三十年成都铁路客运系统车站的分工布局、客货线路在枢纽内的走向及疏解原则,同时提出近期新成都站的建设方案以及市内各种交通运输系统与之协调共谋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客运量在时序上的复杂非线性特征,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用自相关分析技术分析时间序列的延迟特性,据此确定RBF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向量,建立了基于MATLAB7.0环境下的RBF神经网络客运量预测模型,并用大连站实际客运量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较高、计算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客流分配是评价列车开行方案编制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文总结基于列车开行方案的客流分配特点,构建了基于列车开行方案的列车服务网. 通过分析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确定了网络阻抗的计算方法,配流过程中尽量减少短途客流对长途客流乘车选择的影响. 结合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特点,建立了以旅客换乘次数限制、OD客流量限制、列车能力限制为约束条件的客流分配模型. 模型求解时,利用罚函数将多约束模型转化为标准的用户平衡模型,提出了能记录径路信息的基于F-W的改进算法. 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改进SVR及其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铁路客运量现有预测方法的预测能力,用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间的马氏距离对惩罚因子进行加权,对传统的支持向量回归机(SVR)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SVR的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以1980~1998年铁路客运量预测为例,对SVR方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VR方法能获得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铁路客运专线车站的设计,研究了考虑不同发车频率的客流生成机制,应用标准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描述了乘客在车站内的集散过程,提出了基于逻辑网络和点阵的设备控制表示方法,建立了铁路客运专线车站乘客集散微观仿真模型.仿真发现:当行人移动空间在0.5 m2左右时,流量达到峰值,速度分布在20~80 m*min-1,并随密度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在相同客流输入条件下,不同设施上的客流集散规律不同;通过对行人复杂行为的仿真,成功再现了客流集散中的自组织现象,有效避免了交通流基本图模拟现实交通中的不适应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准确地预测铁路客运量是制定铁路网规划的基础。目前,运量预测的模型很多,单一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运量的变化规律和信息,因此,应采用Box-Jenkins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相组合的预测模型方法对我国的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提高我国铁路客运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