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潜艇密闭舱室供氧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国外潜艇供氧技术的发展过程、最新技术和未来舱室供氧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潜艇密闭舱室供氧的几种措施及各措施的原理、优缺点。最终的分析结论和建议可以供潜艇研究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潜艇舱室大气环境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海军对潜艇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并将舱室大气环境控制水平作为衡量潜艇总体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为"环境质量因素"赋予仅次于武器系统的重要地位。随着潜艇在水下隐蔽航行时间的不断延长,对舱室环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调通风向节能、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舱室供氧和二氧化碳清除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再生的方向发展;有害气体的净化向高效和综合净化的方向发展;大气环境监测由分散仪器向集中在线连续监测的方向发展;大气环境质量评估由单一方法发展为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评价。根据国外潜艇舱室大气环境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即需要重点开展潜艇舱室大气环境综合控制、连续监测和量化评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我国首次提出了潜艇舱室耐火分隔。充分运用材料预制化先进工艺构成一个完整的潜艇耐火舱室系统,其耐火效果达到B-15级。通过模拟舱室的建造,证明其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潜艇舱室存在空间狭小、设备繁多等特点,因此,当潜艇潜航时,其设备运行、材料释放,以及人的活动和新陈代谢均会使舱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种类增多、浓度增大,从而危害艇员身体健康。以微型飞行时间质谱为核心检测手段,建立了基于自主设计的微缓冲区膜进样接口,使得二甲苯、甲苯和苯的信号强度比使用毛细管得到的信号强度分别高500,300和160倍。同时,提出了膜进样飞行时间质谱,使得对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响应时间分别达到了6,10和15 s。此外,基于VUV灯研发了SPI、SPI-CI和SPI-PEI新型电离源。结果显示:利用单光子电离,对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检出限分别达到了3×10-9,4×10-9和6×10-9,该技术为潜艇舱室内的污染物气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国外海军潜艇舱室环境空气脱水系统基本上包括干燥型和冷却型两种。但这两种脱水方法耗能多,噪音大,设计复杂,可靠性差。膜脱水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它没有电力消耗和电磁散射,无噪音,无污染,有利于潜艇的隐蔽和节约能源,为现代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是直接影响艇员健康和制约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改善舱室空气品质,美国等核潜艇大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组分特性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以美国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为例,综述分析了其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历程,并分别从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气溶胶等3个方面归纳总结其空气组分特性。分析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密闭人工环境中可以实现良好的空气品质,该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潜艇等密闭人工环境空气品质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影响舱室光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提出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价舱室光环境质量的方法。本评价方法涵盖了光环境的客观指标和人对光环境的主观感受两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舱室光环境的质量,提高了舱室光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在大型邮轮中,居住类舱室作为游客休闲和休息的重要场所,是游客享受邮轮生活的基础。此文对居住类舱室的分类(套房、阳台房、海景房和内舱房)及相对配比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邮轮中居住类舱室的设计要点,并对我国首制邮轮的舱室提出了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船艇机舱空气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某船艇机舱温度过高,影响到乘员的健康与动力装置的动力性能.因此,对舱内空气流场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机舱几何模型以及舱内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k-ε方程湍流模型对舱内的湍流流动进行描述,对机舱内空气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并对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测试值最大相对误差为9.2%,其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该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机舱内空气流动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依据船舶修造行业的现状,多方面考虑适应各种不同大小船舶的使用条件,提供一种可满足各种船舱除锈喷漆工艺技术要求的除锈喷漆移动机器人的设计,通过变换机器人前端手部不同工具,实现在同一台机器人上既能够进行除锈作业,也能够进行喷漆作业,尤其是能够实现在船舱中的三维空间作业面的方便转换和简单曲面的连续除锈喷漆作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