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船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船舶市场份额逐步呈现由韩、日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船舶完工量达到创记录的1452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2007年1月,我国的新船接单更是首次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预计全年我国新船订单承接份额有望与韩国持平,甚至有可能略微超过韩国。  相似文献   

2.
周月丽 《船艇》2007,(9B):20-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长足进步,造船产量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34.2万载重吨提高到2006年的1452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4251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与韩国、日本的差距大幅缩小;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30%,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24%,与韩、日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均增速达到45%以上,大大高于日本、韩国平均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董岗  任声策 《中国港口》2009,(10):58-60
一、伦敦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发展现状 1.航运服务部门及份额 船舶经纪方面.伦敦占据全球油轮租船业务50%的市场份额、干散货租船业务30%~40%的市场份额.并参与买卖了世界上超过了一半的新船和二手船吨位.该市场价值每年超过340亿英镑,场外衍生工具市场中运费合约的总价值在2006年达到560亿英镑;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在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提高,主营业务收入、船舶出口创汇、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大幅增长。 基本情况 1、新接订单大幅增加 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160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3%;手持船舶订单509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造船完工量5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按我国和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3%、27.1%和20.3%。以手持订单计。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07,30(1):22
伦敦克拉克森船舶经纪公司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按照2006年前11个月的国际造船企业手持新订单量指标计算,韩国造船业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则超过日本,排名第二。据该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1月,韩国造船企业手持新订单共获得1990万修正总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同期,韩国  相似文献   

6.
《航海》2008,(2):18-18
2007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893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30%;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2%;手持船舶订单15889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1%。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42%和33%,比上年分别提高了4个、12个和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造船同的地位,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但与前两名的差距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7.
信息     
《船艇》2007,(4)
国内造船动态中船集团2006年造船完工602万载重吨,承接新船订单2218万载重吨2006年是国际船舶市场持续兴旺的一年,中船集团公司全年完工船舶103艘、602万载重吨,预测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三位;承接新船订单2218万载重吨,占2006年全国新船接单总量的56%,大大超过了2005年全年全国新船接单总量1721万载重吨,承接合同金额超过1000亿元。目前,集团公司手持船舶订单超过3000万载重吨,手持合同金额超过1500亿元。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舶订单拿下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年高速增长,冲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推出一系列扶持船舶工业发展措施带动下,船舶工业克服种种困难,化危机为机遇,逆势而上,成绩显著。2009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超过40%,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承接新船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手持船舶订单1921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新承接船舶订单3664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 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26%、39%和34%。目前,我国船舶出口已占造船总量的80%以上,船舶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船舶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0.
《海运情报》2005,(3):40-40
2004年世界新船订造量连续两年突破7000万总吨;赫伯罗特增加订造3艘8600TEU船;2005~2006年全世界竣工轿车卡车运输船73艘;2004年新船建造量韩国超过日本25%;日本邮船订造3艘VLCC;德国船主向现代尾浦订造5艘4300TEU船;  相似文献   

11.
连年高速增长,冲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推出一系列扶持船舶工业发展措施带动下,船舶工业克服种种困难,化危机为机遇,逆势而上,成绩显著。2009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超过40%,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承接新船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2.
《船舶工程》2007,29(4):I0004-I0005
2006年是我国船舶工业贯彻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经各船舶企业的努力奋斗,使船舶工业呈现出了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全国造船完工量达1452载重吨,同比增长20%,新承接造船订单达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与韩国、日本等先进造船大国的差距大幅缩小;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份额的32%,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4%.  相似文献   

13.
1993年,韩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头号造船大国。1994年到1995年,受日元贬值、新船需求量不足、船价下跌和世界造船能力大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韩国造船商举步维艰,名次落至第二。1996年,韩国造船商希望能再执牛耳。 1996年第一季度,韩国接船舶订单17艘63万总吨,与95年同期的33艘船119万总吨相比,下降了47%。而日本所接订单却从70艘253万总吨上升到113艘259万总吨。分析家们认为:照此下去,韩国要实现其目标,将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4.
日韩船舶工业新时期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长涛 《船艇》2005,(2):40-46
一、新时期日韩船舶工业的发展战略简介 1.韩国船舶工业2010年发展目标2002年年中,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和产业资源部召开了韩国造船产业前景及竞争力战略研讨会,会上提出了韩国造船业在2010年应实现的目标。该目标的具体内容为:将韩国的世界新船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2%提高到40%,高附加值船的比重从目前的13%提高到35%,船舶配套产品出口额从目前的3.7亿美元提高到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极为迅速。1995年中国造船产量第一次超过德国。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5%,位列韩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6.
《船艇》2004,(1)
韩国去年将获得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桂冠。业界人士认为,达成共识和作出预计的基础均为韩国去年的接单量超过日本。韩国业界人士认为,去年韩国造船业至少在以下两方面领先于日本:订单总量和世界最优秀船舶数量。根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去年1-9月,韩国接单1360万修正总吨,日本接单890万修正总吨,所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43.9%和28.7%,韩国接单量所占市场份额高出日本15.2个百分点,比日  相似文献   

17.
《船艇》2007,(3B):15-17
预测船市走向欧亚各执一词,韩国造船业去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韩国船厂2007年提高接单目标,韩国今年拟出口260亿美元的新船,德国银行合资成立船舶投资基金,俄将斥资近百亿卢布建设用于建造航母的干船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李赪 《中国船检》2008,(8):65-68
世界新船订购量与新船完工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的供求矛盾,是船舶市场的晴雨表。当世界新船订购量小于或等于新船完工量时,船市将会比较萧条。但是,当世界新船订购量严重大于新船完工量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特别是超过2倍以上时,船舶市场就会呈现兴旺景象。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程》2006,28(4):59-59
为提高客船、危险品船技术水平,保障水路运输安全,保护水域环境,中国交通部新修订的《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2006年8月1日起实施。海上油船和化学品船的进口船龄标准由15年以下提高到12年以下,同时禁止进口单壳油轮、普通货船改建成客船、危险品船和超过我国规定报废船龄的外籍船舶从事国内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20.
在定期船方面主要是集装箱船,前20位强国或地区控制了1000总吨以上船舶的88.7%,而这些船又主要控制在世界前20大公司中。截至2003年2月10日,世界前20大集装箱公司拥有集装箱船1965艘,其运力以箱位计占到世界总量的72.4%,其中前10位占51.6%。前20位的集装箱公司主要分布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希腊、英、德、法等,亚洲的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中国大陆的中远和中海合计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5.7%。对于定期船而言,规模化经营比散货船更重要,因此,近几年有大型集装箱公司合并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