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缆锚固区是自锚式悬索桥的关键传力区域,主缆锚固区结构型式的合理选择和设计是自锚式悬索桥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以几座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区设计为工程实例,对混凝土结构锚固、钢结构锚固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锚固3种主缆锚固区常见的锚固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的对比分析,得出3种锚固方式的优缺点及合理选择主缆锚固区结构型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戴伟  万杰龙  贺欣怡 《上海公路》2023,(4):53-57+112+209
自锚式悬索桥通过主缆与加劲梁锚固结合的方式,形成闭合传力路径。主缆的水平分力通过锚固区,逐渐传递到主跨加劲梁;竖向分力则主要通过边跨自重平衡。现以太原市通达街跨汾河的四跨单塔自锚式悬索桥为背景工程,针对其锚固区梁段宽度大、锚固构造复杂等特点,建立主缆锚固区的板壳实体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分析了主缆力作用下,宽箱梁段支座间的荷载分配关系、锚固区局部受力情况、主缆力在锚固区的传递机理等,为今后同类型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成都清水河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是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通过钢锚箱锚固在混凝土加劲梁梁端,主缆轴力主要通过钢锚箱传递给整个加劲梁,并介绍了清水河大桥锚固区1:2.5的大比例模型试验的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4.
锚固段是自锚式悬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结合某336 m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的锚固段总体布置设计,对自锚式悬索桥的锚跨设置、散索鞍/套设置、锚固段重心调整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建议主梁竖向刚度不控制设计时取消锚跨,边跨主缆入射角适中时优先采用散索套,提出了锚固段合理重心的调整思路。上述结论可为今后同类型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锚箱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锚式悬索桥不同于常规的地锚式悬索桥,它是把主缆直接锚固在加劲梁的两端,加劲梁不仅要承受较大的弯矩,而且还要承受相当大的轴力。如何在合理的构造布置下将主缆的水平分力平顺地传递到加劲梁上,同时保证主缆与加劲梁连接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这是自锚式悬索桥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长沙市三汊矶湘江大桥是一座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通过钢锚箱锚固,并且主要由腹板将主缆轴力传递给整个加劲梁。该文介绍了大桥钢锚箱1∶3.2大比例模型试验,并且对作为主要传力构件的腹板和锚固体做了详细对比分析,验证了大桥锚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三汊矶大桥锚固结构的设计提供直接指导。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8,(12)
自锚式悬索桥最明显的受力特点是加劲梁承受主缆水平分力,巨大的水平分力通过锚固区构造转换逐渐传递到加劲梁全截面。主缆锚固区构造通常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环形索三种锚固方式,目前钢结构锚固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夹河大桥组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钢结构锚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锚固区受力特点与传力特性,并制作1∶4缩尺局部模型,进行1.0倍和1.5倍设计荷载静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桥主缆钢结构锚固区板件试验模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吻合,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主梁通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强大的索力和预应力、支反力的共同作用下,主缆锚固区的受力状况十分复杂。针对主缆锚固区的受力状况进行研究,对优化锚固区的细部构造和预应力钢束布置均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张家港镇山大桥为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主缆锚固区进行空间应力分析,总结了此类桥梁主缆锚固区的受力特点。  相似文献   

8.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新桥的主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旧金山--奥克兰海湾(San Francisco-Oakland Bay)自锚式悬索桥的主缆设计中,有一些因素造成设计上的难度.这些因素包括:桥梁达150年的使用寿命,主缆三维几何尺寸的制定,受限的主缆锚固空间,主缆的构造法以及主缆的防腐系统等.描述旧金山-奥克兰海湾自锚式悬索桥的独特主缆几何外形设计,阐述有关主缆构造及防腐的可行工艺,并对主缆的最终设计提出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成都市二环路清水河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部位应力状态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主缆锚固区的受力情况,了解锚固区的应力状况及受力机理,总结出实际的受力规律,确保了设计的可靠,并为今后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桃花峪黄河大桥主桥为主跨406m的自锚式悬索桥,其总体设计计算、主缆锚固区设计、吊杆张拉方案、全桥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是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阐明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关键技术,可为同类桥梁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