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交通技术》2009,6(4):33-33
日前,西部项目“大跨度斜连续梁桥顶推新技术及施工控制研究”通过鉴定。该项目系统研究了大跨度斜连续梁桥顶推仿真计算与分析方法,编制的ILMAP程序在依托工程中应用,计算结果准确可靠且操作方便。提出了钢导梁的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导梁的长度、刚度和重量与主梁的最优匹配问题;提出了斜、弯桥预应力柬的设计方法及减少预应力摩阻损失的措施,提高了主梁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交通技术》2012,9(3):85-85
日前,西部科技项目"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主梁下挠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目从预应力梁桥下挠特征、桥用高强混凝土材料特性、反复荷载效应、长期挠度计算与设计方法、施工方法与工艺、防控主梁过度下挠措施和已下挠预应力梁桥处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系统全面地解析了持续下挠原因,对新建桥梁提出了长期挠度计算方法、防控主梁过度下挠的设计、施工措施,对服役旧桥提出了已下挠桥梁的加固成套技术,并编制了相关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群  李锋  关志超 《城市交通》2007,5(5):22-27
城市交通仿真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它不仅是符合中国交通发展特征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选择,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首先介绍了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的研发重点与建设内容,从团队建设、招投标和项目实施三方面阐述了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详细介绍了系统开发及成果概况,主要包括系统框架、关键技术、系统成果与功能特点、开发创新点和系统建设效益.最后,针对现有系统提出相应的推进与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析体外预应力变截面箱形连续梁桥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江铁岭河桥是黑龙江省第一座体外预应力变截面箱形连续梁桥,位于鹤大公路鸡西至牡丹江段一级公路通往牡丹江支线二级公路上,跨越牡丹江支流铁岭河的一座公路桥.此桥原设计为5孔20m,上部为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为钻孔桩基础;后来经过设计审查,征得鸡牡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同意,报请黑龙江省交通厅科技处批准,将原设计改为跨径25 m+40 m+25 m的体外预应力变截面箱形连续梁桥,作为试验桥考虑,由指挥部主要工程技术人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桥梁研究所组成科研攻关小组开展工作.该桥设计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桥梁研究所设计;施工由宁安市公路管理站路桥公司组织施工,于2001年5月初开始,到2001年10月末主体工程完成,共计用6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黑沟特大桥为主跨150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保证桥梁成桥线性和应力与设计保持一致,施工中采用了施工控制.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其仿真分析模型,模拟桥梁的施工及成桥状态,研究悬臂浇筑施工各工况,分析各工况下桥梁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应力,并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施工控制仿真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为桥梁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和财政厅联合组织了交通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的申报工作,以财政专项资金补助的形式,支持交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为探究江苏交通科技与成果转化发展水平,选取了2017~2021年立项的257个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项目资助和政策支持情况等开展分析。研究发现,江苏交通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平均资助强度得到增长,项目的示范性和应用性更加突出,行业科技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江苏交通科技领域仍存在产学研协同发展不足、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成果转化应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交通科技组织实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交通科技产业化规模化、加强技术交流及人才培养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沿江通道工程(江杨北路—牡丹江路)是上海市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将给大流量高负荷城市主通道交通运行带来较大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高速公路快速通行能力,兼顾施工推进以及宝山区市民、企业出行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施工期间采取全过程多维度多方案的交通疏导措施,从项目规划阶段、工程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建设阶段全过程融入交通组织研究,通过改进施工流程和作业方法、优化货车出行路径和时序、改建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等手段提高施工区域交通通行效率,并运用交通分析仿真软件辅助研究工作,使交通组织方案更合理、更高效.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交通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针对高铁路基工程,结合多年经验和施工伴随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其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情况,特别是最近几年较为重视的施工技术措施,希望能够为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认识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措施,从而彻底的控制高铁路基施工中伴随的诸多问题,使得施工的水平能够得以更好的提高,进而将充足的保障提供给现代化交通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智能的已有成果,将工程设计知识应用于连续梁预应力束布置ICAD系统的开发中。探讨系统开发中涉及的关键问题,钢束布置模型的构造,知识及其分类,并结合预应力束布置参数初始解的确定,详细讨论了工程我类知识的表达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边坡动态监测与动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进行了成果分析,阐述了动态监测的目的与作用,并按照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原则,优化了设计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日益增多的城市道路施工,现有的交通组织设计缺乏科学、定量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大规模同时进行的道路施工.基于交通仿真模型平台,以定量的交通分析为依据,探讨区域大规模道路施工交通组织、优化的方法;为合理、有效地进行大规模道路施工交通组织提供依据,同时对一般道路施工交通组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一联五跨变宽度连续箱梁为工程背景,在综合现有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出该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测控制方案。通过对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工程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发现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参数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为此类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的施工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ڽ�ͨӰ������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SIS软件卫仿真平台、以中关村西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国内外交通那个特点的基础上,利用TSIS对中关村西区交通改进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利用交通仿真方法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可行性分析;并通过仿真环境的动画演示功能,直接从交通流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了项目周边路网的交通改进方案,获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小鸿  杨超  林航飞 《城市交通》2007,5(5):28-32,27
依托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规划过程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是当前中国大城市ITS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面向规划决策的交通信息平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长期、全面的数据采集和信息提炼,实现交通规划建设决策的科学化.首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面向规划决策系统的用户--管理决策者、交通技术人员、公众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系统软件和硬件架构;对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介绍了如何应用上述设计方法实现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城市交通仿真系统的设计理念、系统构架、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将成为提高交通部门决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新的途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15.
市政桥梁是我国交通建设中的关键项目,市政桥梁直接关系到交通系统的运营质量,市政桥梁的施工建设中采用了预应力施工的方法,目的是完善桥梁的施工过程,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中可以缩短工程周期,还能提供大跨度施工的条件,维护市政桥梁的结构质量。预应力施工技术改善了市政桥梁的施工建设,由此主要探讨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由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屏幕集装箱装卸桥仿真训练器研究》近日通过了江苏省交通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操纵联动台为基础,将虚拟现实技术和复杂系统仿真相结合,能逼真地模拟集装箱装卸桥工作时的场景和状况,是一种安全、高效、低能耗的仿真训练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亚运交通组织方案决策的科学性,对亚运交通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包括亚运交通模型体系的设计、亚运交通数据采集与基础信息平台的构建、亚运交通仿真子系统平台的构建与集成三个环节。系统仿真结果与亚运期间交通运行状况的对比结果表明,不论是交通政策实施产生的影响,还是亚运专用道系统的使用,亚运会及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和重点赛区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最大预测误差均为10%左右,最小预测误差为2.5%。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在后亚运时代将继续为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际,首先阐述当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悬臂桥梁的工程特性,同时就悬拼、悬浇两种施工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施工的主要要求、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探讨。此外,还从工期、设计以及工程质量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两种施工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可以保证预应力桥梁施工可以顺利进行,为交通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124-125
将以笋溪河特大桥工程为例,对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进行分析。将对锚固系统施工要点和施工设计进行论述,并比对锚固系统施工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锚固系统定位支架的设计,最后探讨预应力锚固系统的安装。通过为桥梁工程进行锚固系统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我国桥梁施工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收费系统项目用户满意度的模糊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运输系统项目用户满意度的测度问题在国内至今尚属一个无人问津的课题.本文以电子收费系统(ETC)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感知质量的ETC项目用户满意度模糊测评模型,并通过基于交通仿真软件模拟设计的评价方案,测算出了在不同ETC装备车辆占有率情况下相应的用户满意度指数.该模型方法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交通运输部门深入了解ETC项目可能给用户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提供定量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