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三峡升船机闸首共有3台桥机,其中上闸首有两台桥机分别是500t和300t两台桥机,500t桥机主要用来提放工作大门和工作叠梁门,300t桥机主要用来提放挡水门和检修叠梁门,下游是160t桥机主要用来提放检修叠梁门。300t和160t桥机在提放叠梁门时需要进行水下穿退销动作,目前桥机抓梁水下下穿退销系统存在设备容易进水、缺乏应急穿退销手段和设备维护保养更换难度较大等问题,通过重新设计研究抓梁穿退销系统,提高三峡升船机闸首桥机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设备维护保养难度。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船闸大修期间的施工条件要求,结合考虑船闸周边施工条件,设计闸口处的检修门结构。通过分析各种门型的优缺点,并根据安装、维护方便性的要求,选择浮箱式叠梁门作为检修闸门门型。设计合适的空箱尺寸,使浮箱式叠梁门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重,以确保门体可以自动浮起。在门体上安装导向滑块及节间定位装置,使各节在安装过程中自动拼接,并利用ANSYS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结构强度计算。最终为船闸大修设计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的浮箱式叠梁门。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和提高岷江航道的通行能力,以犍为船闸为依托工程,研究分析了船闸检修中采用浮式检修叠梁门+起重船方案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岷江大件船舶货运量,科学选择船闸的停航检修时机,为岷江航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德国博隆 福斯公司的新型护卫舰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体现了未来护卫舰的发展趋势,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四脚空心块中空的特点提出新型四脚空心方块吊具设计施工方案,并对抗剪切强度及抗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验算,验证设计方案,从而为新吊具的制作提供理论依据。新型吊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时频分析的新型调频引信模拟器的硬件设计方案,以DSP系统为核心构建了时频分析算法实现的硬件平台,重点就调制电路,滤波电路进行了设计仿真。  相似文献   

7.
据防务专家网2010年3月16日报道,BMT防务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BMT Nigel Gee有限公司公布了高性能快速登陆艇的新型设计方案,并经过模型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摆线桨工作原理,研究了一种新型水下滚翼推进器,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关键机构设计方案,并制作了原理样机。开发了基于滚翼推进器的微型水下航行器,并进行了水池试验,试验表明,该新型航行器具有很高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新型客滚船的需要,设计一种新型船用客梯车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该新型船用客梯的设计方案,船用客梯的结构特点、液压系统和工作原理。并介绍了该船用客梯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海龙  张国庆 《中国造船》2005,46(B11):434-438
介绍了一种“无填充材料”新型海底管道现场接点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浮箱和背拉杆是中低水头船闸人字门提高抗扭能力的有效措施,但是考虑二者共同预应力的研究工作较少。基于江苏某在建船闸人字门,建立人字门空间薄壁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比设置不同浮箱的人字门抗扭能力,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浮箱设置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背拉杆布置方式下人字门的抗扭能力,提出一种背拉杆预应力的改进优化模型,使施加预应力后闸门的整体抗扭能力得到更大提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形浮箱及预应力背拉杆进行人字门组合抗扭的方案,可有效提高闸门的整体抗扭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为中低水头船闸人字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株洲二线船闸人字门为超大型闸门,控制闸门的变形量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船闸启闭机集中布置在闸首上部,需充分考虑吊装及检修方便。闸门门体结构进行多方案布置,分别进行结构计算,研究结构本身抵抗变形的能力,对闸门的附件进行优化设计。启闭机布置采用两种方案,并进行优缺点比选,重点考虑吊装、检修、通行、美观等因素。结果表明,闸门采用多主横梁+八隔板+水平次梁的方案刚度最好,防护系统及人行桥优化设计后更趋合理,启闭机布置采用空箱+吊物孔电动盖板方案,实现了吊装检修和通行方便。  相似文献   

13.
船舶压载水取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涛  李华 《船海工程》2007,36(3):80-82
介绍前南斯拉夫学者Matej David等提出的一种新型船舶压载水取样方法,尝试通过消防系统的取样方法,对压载水取样点的选取、取样设备和取样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抽样管系的设计提出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不影响周公堤水道颜家台闸的正常使用,已建的周天河段航道整治控导工程在颜家台一带方案布置存在空档,使得河道局部放宽,泥沙落淤,形成浅埂。因此,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门溪—熊家洲段工程(周天河段)中,在空档处布置了一道潜丁坝。为了在增加工程效果与减小对颜家台闸的影响之间找到平衡点,对张家湾透水坝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进行研究,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内河新型单船标的材料性能、结构设计、平衡机理、受力分析。该新型单船标已通过现场试验与专家鉴定.是一种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专利产品。  相似文献   

16.
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受大坝底孔泄流和泄水闸调峰等影响,易破坏原河道所在区域导流效应,对下游口门区船舶通航不利。提出一种新型导流结构——桩基透空式导流屏,并以五强溪枢纽船闸为例,设计初始及优化两种方案进行水流特性试验和船模试验以测试其工程效果。试验表明该结构形式可较好地改善下游口门区水流条件,且相比于初始方案,优化方案对五强溪枢纽船闸下游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更利于船舶通航。  相似文献   

17.
彭伟  詹锐彪  王斐 《水运工程》2017,(12):169-173
针对沙溪口水电站坝下河段存在的枯水期船闸门槛水深及航道水深不足、流速大流态紊乱的碍航问题,采取筑坝、新建明渠及炸礁相结合的整治思路,调节左右汊分流比,抬高枯水期船闸出口水位,增加航道水深,调整流态,改善船舶航行条件。采用1∶50正态物理模型对航道整治方案进行试验研究,并根据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案研究分析,优化后方案船闸门槛水深、航道水深、流速及流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葫芦湾枢纽泄水闸泄流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相关资料,通过断面模型试验研究了葫芦湾枢纽设计中的单孔泄水闸泄流能力问题,发现枢纽原设计方案试验中,在洪水期水闸单孔泄流能力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分析该水闸泄洪时的水力特性,采取降低闸底板高程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问题,优化了泄水闸结构设计,并通过试验描绘出单孔水闸的泄流曲线,为枢纽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邹秋宝  杨波  汤建宏 《水运工程》2019,(12):103-110
以界牌枢纽鱼道工程为例,结合鱼类生态水力特性和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界牌枢纽下游河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电站机组、泄水闸控泄等多重复杂调度方式下的鱼道进口水力特性,并进行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在原设计方案下,新、老电站组合工况下的鱼道进口流速过大,超过鱼类顺利上溯的水力限值;当鱼道进口段附近的电站出水渠进行适当扩宽后,鱼道进口附近水流流速均满足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原设计尾水出口左侧的高程开挖使得鱼道进口上移,以此实现鱼道进口良好的上溯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雨琴  周强 《水运工程》2012,(4):139-142
合理规划港区闸口通道数量和道路宽度是保证整个港区集疏运顺畅的关键因素。首先对码头闸口系统的作业特点和道路通行能力进行研究,定性分析并给出了闸口通道数量和道路通行能力相关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离散事件动态理论、排队论及交通流理论,建立了港区码头闸口通道数量及道路宽度仿真复合模型,并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仿真试验研究。研究方法对提高港区规划设计水平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