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舰船科学技术》2013,(4):16-19
潜艇专项试验对于武器装备的正式装备至关重要,试验过程中临时设备的上艇势必对原有电磁兼容性能构成影响,为有效降低试验过程中出现试验设备和装艇设备之间发生电磁干扰的概率,本文结合潜艇某专项试验的电磁兼容工程实践经验,以总体电磁兼容设计及试验过程监控为重点,总结提出了潜艇专项试验中电磁兼容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2.
在海军装备中,潜艇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潜艇性能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决定整个舰队的战斗能力。潜艇的悬停控制系统是整个潜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本文对悬停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技术的试验平台,能够真实模拟出潜艇的悬停控制过程,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研发效率,也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设计漏洞,文中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
技术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是潜艇作战系统试验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试验的整个过程。通过对潜艇作战系统试验项目技术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潜艇作战系统试验项目技术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计算示例,对潜艇作战系统试验项目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RANS方法,以全附体SUBOFF潜艇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叠网格嵌套滑移网格技术处理潜艇-舵相对运动,对不同螺旋桨转速下的潜艇空间旋回运动时的横倾控制开展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分离舵的横倾控制效果较好,潜艇横倾角能迅速和平稳地过渡到静横倾角,实现了潜艇无横倾状态下的高速空间旋回运动,保障了潜艇姿态安全。分离舵的横倾控制对潜艇初期回转性能存在不利影响,但对定常回转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潜艇排水量大小与其总体性能密切相关,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存在潜艇排水量不断增加而导致其总体性能降低的问题。为提升潜艇的综合作战能力,需有效控制排水量。德国212A型和俄罗斯"拉达"级等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排水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当今具代表性的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正常排水量约为1 500~1 700 t;通过对组成常规潜艇排水量的载荷进行分解分类,分析了各类载荷占常规潜艇排水量的比例(载荷系数),得出常规潜艇排水量的载荷权重(结构重量约占40%,动力装置约占20%~30%)。通过对影响潜艇排水量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以总体优化设计技术为手段,以动力装置和船体结构为重点的排水量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比例潜艇模型进行试验测试可有效评估、预测潜艇战技性能,从而推进潜艇研制工作。与实艇试验相比,大比例潜艇模型试验具有低成本、无人员安全风险等突出优点。本文将研究国外大比例潜艇模型试验情况,分析未来潜艇大比例模型试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比例潜艇模型进行试验测试可有效评估、预测潜艇战技性能,从而推进潜艇研制工作.与实艇试验相比,大比例潜艇模型试验具有低成本、无人员安全风险等突出优点.本文将研究国外大比例潜艇模型试验情况,分析未来潜艇大比例模型试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潜艇控制的特点以及潜艇操纵控制的数学模型与舵的控制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潜艇操纵方式,结果认为采用遗传算法的操纵性能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由线性运动方程和Routh-Hurwitz判别法导得的操舵比例函数求解,获得潜艇运动控制新方法,将控制增稳所需的修正舵角与原舵角组合成新指令舵角,可改善潜艇的航行品质。以具有十字舵的某型潜艇为对象求解6自由度运动方程,其中典型的潜艇水下定深回转工况仿真模拟表明:操舵比例系数与水动力导数和等效动稳定系数有关,控制增稳效果受到运动特征量和潜艇操舵角度等因素的影响。潜艇运动控制新方法改善了潜艇航行过程中的运动响应,提高了那些由于自动稳定性不足而难以操控的潜艇的控制稳定性。潜艇运动控制新方法为未来潜艇通过减小操纵面来优化自身综合水动力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从“海浪”潜艇控制系统性能监控(PM)和故障定位(FL)功能的开发和试验中总结出的经验。讨论性能监控和故障定位功能与开发费用之间的适当平衡、性能监控和故障定位验证中有关的困难以及未来性能监控和故障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发“海浪”潜艇性能监控软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性工作,因为潜艇控制多个传感器或控制几百个信号,每一个信号与不同形式的四个、两个和单个冗余部件相连。硬件结构的设计和冗余的水平是由性能监控和故障定位方法的需要决定的。它的功能校验是通过完成纯软件试验和模拟全系统故障条件试验而获得的。在全系统水平上,引进了一千多个模拟故障条件,系统要显示出正确操作的能力,并提供正确的维修报告。在甲板集成期间,性能监控系统在发现和纠正舰船控制安装问题上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胡俊鹏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26-28,136
文章叙述了潜艇总体安全性研究的有关内容:潜艇动力抗沉、潜艇结构、平台保障、核动力装置、武器系统等安全性技术研究和安全性综合信息技术研究,介绍了国外潜艇动力抗沉安全性技术的现状,并对潜艇在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提出了潜艇总体安全性研究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反潜巡逻机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反潜巡逻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反潜巡逻机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反潜巡逻机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反潜巡逻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静电场防护已经成为当今舰船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直接影响舰船在作战时的隐身性能。本文重点介绍舰船静电场产生的原因及其现状,分析影响舰船静电场的主要因素,给出了降低舰船静电场的方法,并论述目前针对舰船静电场防护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舰船自身的设计工艺、舰船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优化、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优化、外加补偿电流法等方面出发,探讨对舰船静电场防护的方法,最终得出外加补偿电流法是对舰船静电场防护效果最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Air regeneration, harmful gas purification and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monitoring ar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submarin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such systems, which have developed from ensuring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of submariner and equipment operation to ensuring the health of submariner and reliability of system for long-term underwater oper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ubmarin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introduces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e developers of integrat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should learn from foreign submarine and aerosphere equipment technologies, which aim to support long-term submerged operation and comfort demands, and better adapt to future submari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volving mission, in order to constantly enhance the level of submarine cabin air quality of the Chinese navy. © 2022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5.
潜艇作战系统战位复用设计是潜艇作战系统在操控一体化方面的重要体现。战位复用技术有以下一些优点:减少艇员配置;提高潜艇作战系统可靠性;动态扩展作战系统功能;有利于整个潜艇作战系统的维护。描述潜艇作战系统战位复用的内涵,分析潜艇作战系统采用战位复用的必要性。根据潜艇作战系统的典型战位设置,提出未来新型潜艇作战系统战位设置的设想及实现思路。最后分析潜艇作战系统战位复用技术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详细介绍了潜艇诞生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潜艇本身的战术特性指出了潜艇武器系统的发展方向及重点研究领域。随着有关技术的发展,潜艇的各项性能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与之相应的作战使用也要随之进行适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机动航态下水中航行器边界层特征参数计算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华  沈泓萃  张楠  田于逵 《船舶力学》2018,22(4):417-424
文章基于边界层积分求解理论,进行了机动航态下水中航行器厚边界层计算建模,发展了求解动量积分方程组的数值计算方法。编写了相关计算程序。针对SUBOFF潜艇,利用编写的程序,计算得到了边界层特征参数沿艇体分布的曲线,分析研究了机动航态下边界层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编制的计算程序可用于机动航态下水中航行器边界层特征参数计算分析,为水中航行器水动力性能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结构有限元耦合流体边界元的附加质量附加阻尼算法,对SUBOFF潜艇模型的一个舱段在考虑不同声反射边界条件下的水下辐射噪声进行了数值计算,并讨论了以舱段模型代替整艇模型进行噪声估算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声反射边界条件下辐射噪声的指向性比较一致,但不同边界条件下辐射噪声的最大声压级误差较大,声反射边界条件对舱段模型辐射噪声的影响不可以简单忽略,为对不同潜艇结构进行噪声估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志华  翟朔  骆飞洋 《船舶力学》2021,25(6):726-738
共翼型舵是一种新型的潜艇组合舵翼操纵面.文章首先通过水洞试验和CFD计算对共翼型舵的敞水水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翼型舵的舵效随弦长比和展弦比增大,封堵舵翼之间的间隙可以显著提高舵的水动力性能.随后通过CFD计算对比了分别安装有普通舵、共翼型舵和封堵缝隙的共翼型舵的潜艇的潜浮运动,结果显示,5°舵角时,安装共翼型舵和封堵缝隙的共翼型舵的潜艇模型潜浮角分别比安装普通舵的模型提高65%和105%左右.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三维湍流边界层及尾流的动量积分方程,通过算例将计算结果与Gadd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在潜艇的粘性边界层计算过程中,应用了在势流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艇体表面流线坐标系,对潜艇周围的三维厚边界层进行研究,得到了潜艇边界层及尾流的特征参数,给出了附体(围壳和尾翼)对特征参数的影响.在考虑排挤影响后,艇体采用等价源方法而尾流采用等价假想体法,通过势流计算得到潜艇表面的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