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改善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交通是城市成长发展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1933年《雅典宪章》将城市活动归结为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四大活动,并认为传统的为徒步与行驶马车而设计的道路不适合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同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倡导按照道路功能合理组织交通。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进行了反思,强调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对发展的过程和不同要素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它指出,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础,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城区交通的政策应当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两个文件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认识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胡晶  黄珂  王昊 《城市交通》2015,(5):36-42
伴随高铁时代的来临和城市快速扩张,铁路客运枢纽地区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节点-场所模型进行扩展,描述交通流重构、场所功能重组,以及三类地区的发展趋势.应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新建铁路客运枢纽与既有铁路客运枢纽、既有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探讨铁路客运枢纽和城市中心实现节点与场所平衡的路径.提出通过客流培育与长途功能疏解提升既有铁路客运枢纽的场所功能,通过耦合与直达提升既有城市中心的节点功能,同时完善新建铁路客运枢纽的节点与场所功能,从而实现铁路客运枢纽和城市中心的节点-场所平衡.  相似文献   

3.
伴随高铁时代的来临和城市快速扩张,铁路客运枢纽地区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节点-场所模型进行扩展,描述交通流重构、场所功能重组,以及三类地区的发展趋势。应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新建铁路客运枢纽与既有铁路客运枢纽、既有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探讨铁路客运枢纽和城市中心实现节点与场所平衡的路径。提出通过客流培育与长途功能疏解提升既有铁路客运枢纽的场所功能,通过耦合与直达提升既有城市中心的节点功能,同时完善新建铁路客运枢纽的节点与场所功能,从而实现铁路客运枢纽和城市中心的节点-场所平衡。  相似文献   

4.
发挥交通先导功能推进上海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交通,交通是人和物的位移,有其独特主体性、持续过程性和潜在风险性的特征,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难题.交通与城市功能、城市形态、城市效率、投资环境、资源配置导向、经济增长动力、居住质量息息相关,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上海颁布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明确提出了交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上海正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功能性发展要求,进行城市交通独到的功能定位、功能提升、功能完善和功能空缺填补,已进入确立城市交通在上海发展中的先导地位和作用的新阶段.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贯彻科教振兴公交战略,充分重视和发挥城市交通的先导功能,有效增强交通的布局科学化、功能集成化、运营效能化、管理系统化,对于处理好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完善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推动公交行业的产业化进程,实现上海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层次分析法在常岳高速公路选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岳阳市的城市规模和交通区位、城市的地理和经济特征、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特点和城市功能布局、区域和城市内外交通系统、区域和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应性分析,并结合城市现状及规划公路网,找出常岳高速公路最优过境方案,在保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高运行效率的同时,又能适应岳阳市经济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网形态和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合理性、线网服务有效性、线路设施配置科学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对城市的功能布局、发展和形态演变也较为重要。就对城市道路网与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有效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布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铁和客运专线的日趋发展和成熟,中、小城市铁路枢纽站已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交往空间。铁路枢纽已由传统的交通节点逐渐转变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承载越来越多的城市功能。本文结合在高铁、客专日趋发展的形势下,中小城市铁路枢纽站的功能、运营特征、客流特征变化,分别对铁路枢纽选址、站前广场,以及公交站场、出租车站场、社会停车场、长途汽车站等交通配套设施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城市住区河流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市市民居住区域的河流和河流段,也包括历史上虽属人工开挖,但经多年演化已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运河和渠系。在人类城市和住区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城市河流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载体,关乎着城市居民的生存,影响着城市特别是住区的发展。流经城市住区的河流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发挥着航运等功能,同时还承担着岸堤绿地、河道生态环境、旅游娱乐、文化教育等城市生态发展和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
读书     
《城市交通》2011,(5):100-100
城市作者:[英]约翰.里德译者:赫笑丛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本书讨论了城市存在的原因、形式和功能以及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问题,并对城市性质、城市生活及其结构、发展和居住者,进行了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通过对最初的城市毁灭到现在城市状况的系列研究,阐述了城市如何联合、发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空间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建筑退线空间设置临时泊位来缓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停车难问题,通过梳理国内部分城市建筑退线空间设置的有关依据,总结建筑退线设置的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对其设置功能进行明确,并依据建筑退线空间规划功能的不同,对其是否适合设置泊位进行探讨,进而通过分析建筑退线空间的权属,对政府和用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规划和建设物流中心,但忽视了对城市公共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类似城市道路、下水道、电力、公交等系统,公共型物流中心已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论文在分析公共型物流中心的特点以及现有物流中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公共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陈莎  全波  叶峰 《城市交通》2014,(3):52-58
2011年,武汉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建设交通枢纽城市是其核心职能之一。首先从交通的角度,审视近现代100多年间武汉城市地位和功能的演变,提出在特定的经济组织模式下,交通“源流”的变化和交通方式的变革是影响武汉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然后,对经济转型和内需导向背景下,武汉地理中心性的区位特征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交通条件进行分析,从“中部对外门户、物流成本洼地、国家运输中枢”等方面解读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内涵。最后,从国际、国家、区域三个层次提出交通发展策略,对重大交通设施布局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城市物流的内涵,结合以往研究提出研究城市物流评价体系必须考虑它与物流辐射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城市物流发展评价体系,并构建了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以大连、天津、上海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城市物流的内涵,结合以往研究提出研究城市物流评价体系必须考虑它与物流辐射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城市物流发展评价体系,并构建了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以大连、天津、上海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物流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持续城市物流发展因素已成为了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研究首要问题之一。综合可持续城市物流发展的15个因素,运用模糊ISM方法将可持续城市物流发展因素体系构成1个多级递阶模型,并以南昌市可持续城市物流发展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南昌市可持续城市物流发展因素之间关系符合实际情况,所建立的因素结构分析模式可为具有南昌特色的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对铁路货场与铁路物流中心的定义、功能服务和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对比。肯定铁路货场向物流中心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指出铁路货场向物流中心转型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我国铁路货场现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州港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广州港发展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阐述了广州港发展物流的战略定位、功能设计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广州港发展物流的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物流园区整合战略、全程物流链构建战略、港区特色业务战略、竞争合作共赢战略、物流企业形象战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区域物流的发展特点分析,选用经济指标、物流指标以及其他定性指标,提出一种改进的灰色聚类对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分级决策,并对各类物流枢纽城市相互作用机理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方面分析,依据增长级理论与梯度发展提出3类城市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发展策略,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对目前我国区域内制定物流发展战略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公路货运枢纽正在向物流中心转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要求建立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文章研究了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中心的建设运营模式,并对其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以期推进物流中心的快速发展,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极大地推动现代物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定义城市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功能与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层次结构以及软硬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