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探讨了利用GIS组件MapInfo MapX进行城市路段交通仿真系统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在功能上将路段交通仿真与GIS进行了集成,并对如何利用GIS管理交通仿真所需的道路、交通环境信息和如何提高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动态仿真演示时的动画速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GIS在城域交通微观仿真软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昕  王慧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7):99-102
针对目前交通仿真软件路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城域交通微观路网模型数据库的方法。首先,结合实际情况对GIS如何应用于交通微观仿真软件的开发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然后,着重描述如何具体地建立城域交通微观路网图形与属性数据库;最后,展望用该方法建立GIS T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交通影响评价中的交通区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忠振  王璐  陈刚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6):102-105,117
为了在交通影响分析中准确预测道路网络的宏观交通流和局部路口的微观交通流特征,开发了利用交通量分配模型和交通仿真技术组合分析交通影响的方法。首先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利用Voronoi图对交通小区进行几何分割,并借助GIS的空间聚合分析功能分割相应的属性数据,然后利用MCI(Multiplicative competitive interaction)模型推求新OD矩阵。从而使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可以直接作为交通仿真的初始数据,以便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实施关键路口的微观交通流分析。最后通过一个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GIS技术建立机动车污染仿真模拟系统,能够直观反映机动车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以ArcGIS Engine为开发工具,通过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连接,实现了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的数据查询和空间显示等功能,通过GIS和高斯扩散模型的集成,分析了武汉市交通污染分布,为机动车污染的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系统能对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域混合交通流仿真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薇  王慧  李平 《公路》2004,(5):86-91
交通仿真软件在智能交通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针对国内的混合交通状况与城市化趋势,开发了城域混合交通流仿真与分析系统。作为面向对象的微观混合交通流仿真软件,其独立设计的人机界面,为软件建立了良好的信息结构,在满足人-机友好交互的同时,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美观性和可靠性。界面设计基于交通仿真软件复杂、多元化的功能,实现用户与仿真内核全方位交互。本文在简要介绍SASUMT的功能、特点以及有关人机界面模型及交互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各个界面类型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并提出了在该类软件开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开源GIS软件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和组织进行了开源GIS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介绍了开源GIS的框架架构,OGC制定的开源GIS规范及MapWinGIS控件的功能特点。将其与PostgreSQL数据库和PostGIS空间数据库扩展模块结合共同搭建了开源GIS平台,并实现了交通数据可视化,交通规划分析等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7.
从设计层面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水毁发生的原因及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基于GIS的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计方法和流程,设计了排水GIS的系统框架。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方法建立了路域数字地形模型、水文数据模型,实现了对路域空间数据和水文数据的有效管理。研究了路域水文建模算法,建立了路域水文空间分析模型。结合依托项目,对基于GIS的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布设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排水设施进行了水力仿真与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山区高速公路排水GIS建模与仿真,可进行排水设施的综合布设及适应性评估,实现了排水设计的自动化、可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对机场及终端区系统运行进行优化是缓解交通拥挤和延误的重要措施。采用解析模型,便于实现机场及终端区系统的优化,但由于建模过程中简化过多造成众多优化模型实用性不强。计算机仿真模型可以准确表征复杂系统的各种约束,但一般的空中交通计算机仿真软件都不具备优化功能。文中采用Arena仿真平台,对机场及终端区系统飞机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和建模,同时在仿真模型中嵌入基于Memetic算法的优化模块,实现了集仿真和优化功能于一体的机场及终端区仿真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对智能车场景建模及仿真应用进行了研究,对用于智能车开发和测试的交通场景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搭建场景的框架,设计了仿真场景搭建流程以便规范和快速搭建智能车测试场景,在此基础上集成了车辆模型和控制算法,实现了场景模型、车辆模型和控制模型的联合仿真。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交通网络可视化编辑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交通网络的可视化编辑、交通专题地图的输出是国内现有交通分析软件不足之处,却是通用GUS软件的长处,因此可借助GIS软件开发交通网络的可视化编辑平台,拓展交通分析软件的功能。分析交通网络信息在GIS中的表示形式,设计可视化编辑平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以MapInfo为GIS环境,以TranStar为交通分析软件,实现可视化编辑平台的开发。软件的应用提高了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的工作效率,其开发思路对于同类软件的研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是将GIS、道路信息、交通事故信息及各类处置模型相集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该整体利用GIS的可视性、空间分析能力和交通事故信息及相关资料的连续性、系统性通过相关的处置模型实现对系统所辖区域内各小区的道路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预测,提出相应的区域道路网安全水平改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区域道路网安全水平的目的。本文研究了基于GIS的道路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对应于各功能的模块组成,提出了系统的建立程序。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系统实现了交通事故位置点的地图标注和信息采集,从而可以对北京市全市的道路交通事故状况进行动态监控。系统设计中涉及的事故信息采集和地理信息技术符合公安部的有关技术规范,模型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系统对提高道路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防治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路网是实施救援活动的基础,给出了基于模拟和航拍技术与GIS结合的2种灾后路网状态识别方法,提出了路网脆弱性评价指标,构建了路网修复的双层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优化算法,最后对成都市温江区中心城区的部分路网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个基于GIS的多模式动态网络装载程序设计流程。首先,给出了一个新的基于GIS的框架,使之能够用于动态的交通数据的融合、分析以及可视化。这个框架的主要特征是将用于显示空间地图数据与用于动态网络装载的动态交通信息融入统一的体系中。而后给出了相应的多模式动态网络装载程序流程,包括:数据输入,数据预处理以及相应的多模式动态网络装载程序。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仿真试验以及结论。  相似文献   

15.
交通分析仿真软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昕  王慧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1):144-149
以交通模型的实际应用为背景,对目前国内外交通仿真软件领域中的交通模型应用、交通分析软件包、交通仿真软件包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以开放性为主要特色的交通先进集成一体化仿真平台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6.
实时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内容,智能交通系统中多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都以其为基础。交通流具有高度非线性和不确定等特征,且与时间高度相关,可以看成是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根据交通流的这些特点,提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流量实时预测模型,并以某条道路为例,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能够比较精确、快速地对实时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网络预测值接近期望值。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s micro-simulation modelling applications for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simulation tools, the application of surrogate safety indicators under different aspects of road environments and crash considerations. General input variables used to develop the models; key parameters for crash prediction; and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approaches are explored in the paper.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used simulation packages for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are also pointed out. Moreover, recent advanc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ffic safety micro-simulation model for safety assessment are also discussed.Despite having a number of studies, there is still a significant voi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model to evaluate traffic safety of non-lane based heterogeneous traffic environments that predominate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aper assess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raffic safety micro-simulation model in heterogeneous traffic environments. Finally, a number of potentially fruitful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效率的城市道路交通信号设施管理系统对于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信号设施管理在规划、设计、建设、维护、抢修等各环节的功能需求,研究了基于GIS的城市道路交通信号设施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系统的平台设计、各模块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进行说明.结合北京市交通信号设施管理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信号设施管理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