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OD矩阵(Origin—Destination Matrix)是路网规划与评价的基础数据。以往OD矩阵数据是通过交通调查的方法获得,这往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运用贝叶斯定理的先验分布原理,构造贝叶斯智能学习的网络拓扑结构,提出由各路段交通流量的观测值来推算估计以及预测OD矩阵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准确估计出OD矩阵数据,同时在优化网络拓扑中,能对未来交通量的分配进行预测。对比分析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交通运输规划的效率以及交通评价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宇德忠  杨洪生  程培峰 《公路》2015,(3):120-125
随着车辆大型化的发展,重载交通对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高等级公路路面的早期损坏都与运输车辆的轴载超限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针对黑龙江省内几条典型高等级公路的交通流进行了调查,统计出了客、货车的交通量,明确了交通流特征;使用轴载测试设备对所调查路段的车辆进行了轴载测定,在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等级公路典型路段的轴载谱;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分析了交通流增长对路表位移的影响。交通量调查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2013年货车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16%,客车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66%;2013年的换算累计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比2012年增加了1.1倍,相对应的路表位移增大1.8倍。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晏杉  南爱强 《中外公路》2011,31(6):273-276
以云南省沧源县沧源至孟定二级公路为例,简要说明了基于TransCAD软件的“四阶段”法在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中的应用,同时解决了OD反推后区内交通量不被分配的问题,可为广大高等级公路建设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初期损坏的现场调查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早期损坏现象出现了损坏期提前等一些新的变化。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了六种不同于传统道路病害的新型损坏现象,本将其定义为初期损坏。跟踪观测和取样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初期损坏的发展规律和损坏机理,同时确定了一些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2007年公路交通量不均匀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交通量不均匀系数作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公路网规划中样本OD资料扩大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基年OD产生的精度。文章收集了广东地区2007年详细的交通量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按不同等级、不同地区对各种车型的周和月不均匀系数进行分析,找出不均匀系数的分布规律,作为公路可行性研究和公路网规划工作中参数取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路交通量不均匀系数作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公路网规划中样本OD资料扩大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基年OD产生的精度。文章收集了广东地区2007年详细的交通量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按不同等级、不同地区对各种车型的周和月不均匀系数进行分析,找出不均匀系数的分布规律,作为公路可行性研究和公路网规划工作中参数取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起迄点调查和交通量观测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了解项目区公路网交通运行实际情况。在遵循OD调查点和交通量观测站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扩大样本基数,生成基年OD数据,全面把握现有区域公路交通流向特性、交通运载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和出行分布特征。经验证发现,调查点覆盖全面,调查的数据能够全面掌握和分析项目影响区内的交通流量、流向、交通组成等公路交通特性。研究结果为交通量的分布、分配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本文以楚雄至大姚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点,将观测统计结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道路经济评价参数和工程建设指标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OD出行矩阵的容量限制推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琪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2):101-104
现有OD矩阵反推算法大多不适用于拥挤路网,本文提出的容量限制OD矩阵推算方法考虑了交通量和通行能力间的相互关系,示例表明对于拥挤路网,容量限制算法得推算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收费公路交通量转移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高等级公路收费后影响交通量转移的诸因素,提出了选择函数的概念,并就选择函数模型的建立,标定与验证等提出设想,在此基础上,建立交通量转移模型,计算收费后转移交通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一批相关调查点的OD数据和观测交通量为基础,在宏观层次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广东省交通出行特征和交通量构成情况,反映了其作为华南地区经济发达省份通过交通辐射和联系推动与周边省区的经济合作,并在某种意义上论证了广东省高速公路规划提出的“九纵五横两环”布局方案对交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路水下隧道地质勘察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红 《隧道建设》2016,36(10):1190-1195
通过总结我国公路水下隧道地质勘察设计经验,结合钻爆隧道、盾构隧道、沉管隧道及堰筑隧道4种水下隧道建设工法的设计与施工特点,提出水下隧道地质勘察成果不仅应满足各设计阶段的要求,而且还应满足工法的需要。强调地质勘察质量取决于勘察方案的合理性、勘察手段的针对性以及勘察成果的完整性。制订切合实际的地质勘察方案,投入与各阶段设计深度相适应的地质勘探工作量,对提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和保证工程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综合分析,给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类水下隧道的合理勘探方法与应达到的勘察深度,对提高水下隧道工程质量与安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海事调查科技手段的分析。阐述建立现代化海事调查实验室的必要性,并就实验室业务组成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BRT乘客特性和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济南市BRT所服务的主要人群、出行目的、是否缩短行程时间、是否吸引私家车主乘坐和人们的满意度等问题,对济南市BRT沿线车站的乘客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调查分析表明,乘客对BRT的满意度比较高,认为BRT的最大优势为速度快,基本达到设计目的,但车上比较拥挤,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过境交通研究中通常采用的交通调查方法,并以记录车辆牌照法调查为重点,提出城市过境交通调查中调查地点和调查时段的选取原则。并通过对外交通小区的划分与数据库的建立,研究了一种城市出入口交通流特性分析的方法.并解决了过境交通初始OD矩阵、相应时间OD矩阵的建立方法,OD矩阵的扩充以及过境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最后以兰州市为实例对过境交通流量调查与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钢管约束下轻集料混凝土的紧箍效应及强度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钢管约束下核心轻集料混凝土的紧箍效应试验,得到核心混凝土在轴压作用下应力~变形关系曲线及试件破坏形态,重点对轻集料混凝土的紧箍效应及强度准则进行分析研究。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钢管的约束作用下,轻集料混凝土的延性和强度显著提高,但紧箍效应比普通混凝土小。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三向受压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16.
在一台发动机上利用光纤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对火花点火发动机爆震燃烧进行控制研究,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探索了光纤传感技术在爆震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纤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在爆震预测与识别上基本等效,但光纤传感器灵敏度与准确度较高,而且光纤传感器还有利于实现其它多项燃烧特性的测试,光纤传感器将成为电控技术中燃烧过程测控信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的统计调查是基于属地概念下的一项新颖的货运统计调查,它是以属地车辆所发生的道路货运作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目的就是要调查清楚一个区域内通过道路运输而产生的货运到达量和货物发送量分别有多少。本文分析当前我国货运行业的特点和现有货运统计调查的不足,探讨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属地概念下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希望能够推动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管网排查和诊断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协作性较强的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多个专业内容,各项工作内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排水管网调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调查诊断项目结论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工程案例,阐明排水管网测量在管网排查和诊断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及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汽车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与再现技术成为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已运用到汽车交通事故现场勘测与再现中的摄影测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事故现场勘查与再现的新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结合大连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建立了一套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模型。并将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引入到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中,研究和探讨GIS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模型的结合,为解决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提供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