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地煤层,鼓引风机风量的调节,合理配风,把过量空气系数调节到一个合适的水平,能够减少燃料消耗,有效地降低锅炉烟尘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我们对某局4台锅炉燃烧的工况进行了调节,烟尘排放浓度降低了15%,烟尘排放量降低了30%以上,燃料消耗减少了10%左右,表明这是一种实用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锅炉烟气 S O2 排放浓度,需对目前众多中小型燃煤锅炉的除尘器增加脱硫功能。对既有多管除尘器,可在其后串联一湿式脱硫装置,组成干湿组合式除尘脱硫系统;对既有麻石水膜除尘器,可在除尘器筒体内增设一旋流板,在污水循环系统中加装灰水分离器,并利用各种碱性废水,提高脱硫效率。改造后,烟尘浓度、 S O2 浓度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已证实,在乙烯和乙炔与空气的层流扩散火焰中添加氢气(H2)可以大大减少碳烟的生成。将H2雾化喷入单缸自然吸气直喷式柴油机,对燃烧和碳烟排放进行研究。随着H2的加入,特别是H2能量分数增加到15%以上时,发现与以往报道相反,滞燃期明显缩短,压力升高率峰值很高,烟度增加,燃料效率下降。当H2能量分数占30%左右时,滞燃期降到0~1℃A,最大压力升高半上升到2.5~3.0MPa/℃A。当H2比例较低时,碳烟排放稍有减少,但在H2能量分数高于15%~20%时,碳烟急剧增加。H2与空气混合,有效地参与燃前反应,导致滞燃期缩短,随之对燃烧压力一时间历程、碳烟排放和效率产生影响。有必要通过进气加入H2或往发动机气缸内直喷H2进行燃烧控制,以评估H2减少碳烟排放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1 概述丰台机车车辆配件厂铸造车间砂型烘干窑,体积为50m~3,工艺温度为450℃。主要用于烘干铸造用的砂型,每炉烘干的砂型重量约为15t。改造前该炉是一般的人工烧的反射炉,使用时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烟尘浓度高达1500mg/m~3,林格曼黑度在5级以上。受到环保部门的批评,1990年被列为北京市环境保护限期治理项目。从1988年我们就开始着手研究治理方案,对大连、福州等地的工业炉窑进行了调研,经过综合分析最后决定采用明火反烧法进行改造。并委托机械电子部天津第五设计院按此方案进行施工设计。于  相似文献   

5.
长隧道无轨运输施工通风参数与环境状况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产88-1型双级对旋式轴流风机配1.2m直径柔性风管,单机压入式送风1500m进行试验,结果风管出口风量达864m^3/min工作面风速达0.47m/s,管网平均百米漏风率<1%,工人呼吸带粉尘浓度3.4mg/m^3m,CO浓度从未改造前555mg/m^3降低至40mg/m^3,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均接近国家卫生标准和国际标隧道作业通风标准所规定的容许浓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二甲醚均质充量压燃(HCCI)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测试了废气再循环(EGR)条件下不同喷射量及喷射定时的燃油喷射策略。缸内直喷和EGR导致缸内温度及混合均匀性的改变,也改变了HCCI燃烧相位。随着空燃当量比的提高,总平均指示压力(IMEPgross)升高,碳氢(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降低。由于二甲醚具有更高的十六烷值和更好的自燃性,大部分燃烧在上止点前完成。缸内直啧二甲醚的潜热作用导致滞燃期延长,所以缸内直喷的IMERgross比气道喷射的高。但是,2种喷射的HC和CO排放很接近。直喷时,IMEPgross持续升高,直到喷射定时达到260°CA之后下降。气道喷射时,喷射时刻对IMEPgross的影响较小,因为随着直喷定时的推迟,IMEPgross随缸内气体均匀性而改变。局部较浓的燃烧会产生较高的燃烧温度,导致在较晚喷射时生成氮氢化物(NOx)。研究表明,HCCI燃烧最佳的喷射定时约在260°CA。喷射定时延迟到260°CA之后会使NOx增多。EGR可以提高IMEPgross因为燃烧推迟使燃烧相位从上止点前改变到上止点后,同时,更低的燃烧温度使HC和CO排放增加。缸内直喷和更高的空燃当量比使燃烧效率提高,从而导致更高的燃烧温度。随着EGR率的增大和喷射定时的推迟,燃烧推迟,从而提高了热效率。此外.较大的空燃当量比会导致过早自燃,降低热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泡沫除尘器的脱硫性能,将所用水喷淋液改为碱液,对液气比、塔速、碱吸收液及二氧化硫的浓度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碱液采用烧碱时,其质量分数应大于1%,在塔速为2.0m/s、液气比为1∶5~1∶4(kg/kg)时脱硫效率可达70%左右,从而为泡沫除尘器实现脱硫除尘一体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直喷式柴油机上很难实现高均质压燃。其主要原因是很难实现燃油充分气化和存在燃油喷雾撞壁问题。这种燃烧状况还会因压力升高率增加而限制最大运转负荷。与常规的燃烧过程相比,均质压燃的碳氢(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会明显升高,且排放值很高。在一台直喷式柴油机上研究了2种实现高均质压燃的方法:采用日产公司MK型喷油系统和提早喷油。利用一台普通2L4缸共轨柴油机,以18.4和14.4的压缩比分别研究了喷油压力、喷油定时、废气再循环(EGR)率、EGR冷却器效率和压缩比的影响。鉴于目前人们对生物燃料的兴趣,结合高均质压燃方式,采用柴油和生物柴油,研究了燃料氧化特性对HC、CO、碳烟和氮氧化物(NO:)排放的影响。通过测量气态排放物、滤纸烟度值和压力进行研究。并用缸内压力计算出放热率和缸内压力升高率。减小压缩比能扩大高均质压燃充量的运行范围。在低负荷时,柴油和生物柴油的NOx和碳烟排放均可忽略不计。燃用生物柴油能使HC和CO排放减少。在高负荷时,碳烟排放变得较高,而燃用生物柴油则能使碳烟排放减少。简要介绍了实现低排放的几种柴油直喷方式,并分析了含氧生物柴油对这些燃烧方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国外内燃机》2009,(4):58-58
为使排气后处理系统设计得尽可能小,必须通过发动机内部措施来降低排放。研究了通过降低增压空气温度使发动机原始排放降低的可能性。在选定的全负荷和部分负荷工作点,通过把气门处的新鲜气体温度从50℃降到O℃,研究其对工作过程和有害物排放的影响。全负荷运转时,在通过增压压力修正使燃烧比恒定和不采用废气再循环(EGR)的状态下,且在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得出NOx排放下降40%。此时,黑烟只是略微有些变化,从0.2FSN提高至0.25FSN。不过,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EGR也不会使排放进一步下降。在恒定的增压压力时,温度下降同样能促使NOx排放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状况下会使EGR率上升。将2种措施相结合,视工作点的不同可使NOx排放量从11g/(kW.h)下降至3g/(kW.h),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西安西站充电间通风及净化效果,在工作及通风设备运转前后,测定车间内硫酸雾浓度和管道参数及管道里硫酸雾浓度。结果显示西侧一组管道罩口和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11176m3/h、11417m3/h、10965m3/h,净化效率为95%。东侧一组管道罩口和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12672m3/h、13509m3/h、13177m3/h,净化效率为92%。车间内酸雾浓度治理前、后分别为3.03mg/m3、0.80mg/m3。从本次测定结果提示,两组通风管道密闭性良好,净化效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以硅胶管采集空气中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甲醇浓度为25mg/m~3(相对湿度>90%)时穿透量0.03mg/100mg硅胶;解吸效率100%。含20μg甲醇的硅胶管,室温放置实验第15日的平均回收率85.4%。采气体积0.5L,热解成100ML,进样量1.0ML条件下,最低检出尝试3.0mg/m~3。本法与大注射器采样法的测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现场测定峰型与标准峰型一致。方法具有穿透量适宜,解吸效率高,采样后硅胶管稳定时间长,精密度,灵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经检测,3种含氯消毒剂在同样作用时间下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差别较大。菌悬液中加入10%人血清时,有效氯浓度需增加5~10倍,作用时间也需相应延长。56℃保存5天,3种消毒液有效氯下降率均超过50%。提示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消毒剂存放时间及餐具油腻程度等  相似文献   

13.
1实施工程材料责任成本管理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计划不科学导致工程材料积压 技术、物资部提报进料计划时,层层加大消耗数,造成工程材料积压。解决的办法是技术部门在审核设计图纸、加强现场实测、核准工程材料数量的基础上,在提报物资需用计划时不考虑工程材料的消耗系数。确系无法确定实际需要数量的工程材料,先提报 70%,待不确定因素消除后立即补报。物资部门在提报申请计划时,除易损件考虑消耗系数外,其他材料均按工程实际需用数提报。 1.2管理不科学导致工程材料剩余 施工现场采购的随意性大,失去了计划管理应有的作用,造成…  相似文献   

14.
对无砟轨道吸声板降噪措施效果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框架型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铺设吸声板前后进行了列车辐射噪声测试,结果表明:在距线路中心线3.75m、于轨面1.5m处,框架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噪声降低约2dB(A),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降低约1dB(A),该吸声板的吸声系数在315~3150Hz的中高频段有较好的吸声效果,能够有效吸收列车通过时主要分布在500~4000Hz中高频段的辐射噪声能量,具有一定的吸声效果。并对产生不同吸声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该测试结果可供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所谓“干燥式”即采用干燥剂或除湿剂的意思。当室内引入外气时,以前是采用制冷剂冷却盘管,使空气中的水分在盘管上结露进行除湿或减湿,这种方法必须进行再加热处理。而干燥式空调机却是利用干燥剂直接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可减少所需要的显热量。即以前采用的方法,为了除湿,对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要同时进行处理,而干燥式空调机,对空气的显热和潜热进行分别处理,具有节能等很多优点。 干燥剂有氯化锂及二氧化硅胶等,最近采用除湿性能优良的沸石作为干燥剂,其除湿机理是利用除湿剂表面微孔吸收水分,这种干燥式空调机也叫做干式吸收除湿空调机。 空调机由除湿回转器、显热交换回转器、再生用的温水加热器及盘管、再生侧蒸发式冷却器(或蒸发器)、处理侧温水盘管(采暖用)、处理侧及再生侧风扇、处理侧和室内换气侧过滤器等组成。该装置分为处理侧和再生侧,回转器横跨两侧并使之分开,两侧的空气对向流动,回转器被密封,使对向空气流不能向相反侧泄漏。 空气处理是将外界空气(室内回风或外气与回风之混合空气),通过除湿回转器进行去湿,但除湿时,向处理空气流放出吸收热。将通过除湿回转器后温度上升的干燥空气,利用显热交换回转器与从室内来的回风(通过蒸发式冷却器温度下降的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进行常温送风。冷却也可采用冷水盘管(约12 ℃~13 ℃)。 作为再生空气流的室内回风(外气或外气与回风之混合空气)由蒸发器冷却后,为使除湿回转器重复使用,用内部的温水加热器向盘管供给温水加热再生空气流(风温93 ℃以下),进行除湿回转器的再生,使之具有连续使用的功能。 除湿运行中,在处理侧产生的吸收热时,利用显热交换回转器,以85%的效率回收,以便再生用。温水加热器一般是燃烧煤气,也可利用各种排热,由于潜热已处理完,所以室内的显热可以取高设定值,这就是节能有效的原因。 王书傲译自《冷冻》1999,№7,91 马兆玉校  相似文献   

16.
铁路新型快餐饭盒降解性能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国内首次对新型快餐饭盒的光、生物降解性能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以光辐射累积能量(自然光源为300MJ/m2,氙灯光源为16.800MJ/m2)取代目前以时间(h、d)为光降解试验控制参数,及以重均分子量下降率(70%)作为光降解性能的定量评价参数。从而改善了原试验结果准确性、可比性、重现性差的不足;明显缩短了试验周期,降低了成本。还证实光降解到一定阶段时可加速生物降解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铸铁制动闸瓦在台架试验和现场条件下的溜放试验结果相一致的问题。溜放试验是指当被牵引的车辆达到一定的运行速度后摘钩进行闸瓦的制动试验。 作者通过试验确定,在装备了由不同生产厂家制造的①型铸铁制动闸瓦(按FOCT28186俄罗斯标准含磷量为1.0%~1.5%)的试验电气列车运行时,与完全符合实际动力因素(差值不超过10%)条件下的设计值相比,记录到制动装置的效率减小20%~40%。在此情况下,有2家生产厂家的制动闸瓦具有合格证。这意味着,至少它们此前通过了规定的台架试验(在轴负载为146kN和压紧力30kN作用下)和实验室试验(硬度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为了最终确定台架试验所需的周期,又对2家生产厂商的闸瓦进行了补充试验。 虽然正如实验室所测定的结果那样,所有选取的闸瓦试件均符合俄罗斯I'OCT28186标准所规定的硬度和化学成分的要求。但以制动距离和耐磨性为标准进行评价时,它们之间的制动效果是有明显差别的,而且制动效果(制动距离)的差别,不论是在试验台试验时,还是在走行试验(环形线试验)时都可以观察到。所以本文作者提出了关于改进所采用的试验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减速器出口速度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驼峰溜放作业的效率和安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驼峰车辆溜放速度控制模型主要是基于车辆走行阻力的统计特性。但车辆走行阻力是随机、离散的复杂变量,难以准确测定;而且,基于这个统计模型的出口速度计算法比较机械,没有自适应能力,使得某些溜放环境变化后,溜放作业的安全连桂率有所下降,安全善恶化。为此,本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NN)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车辆减速器出口速度的智能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五层的前向神经网络来构造模糊系统,以模拟熟练的调速作业员给定出口速度的模糊和自适应策略,并在相关的先验知识的基础上,使用了改进的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在驼峰溜放环境变化时,控制系统能通过自学习,自动校正减速器计算出口速度模型,改善控制品质,使系统保持设计的安全连挂率。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模型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