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移动电站电子调速器配机考核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脱机检测电子调速器性能的方法。通过研究电子调速器工作原理,提出了对控制器、执行器进行脱机检测的思路,实现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信号源、示波器、传感器搭建的电子调速器脱机检测平台,介绍了平台构架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ECU— 2A电子调速器的组成及控制过程 ,着重讨论了ECU— 2A电子调速器的数学模型和调节原理。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电子调速器的技术现状及其广泛应用于内燃发电机组的需求因数和技术背景,并对电子调速器在选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经验性介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GF-W7电站电子调速器工作原理,分析了由电子调速器引发的电站故障机理并给出了检查和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子调速器在油泵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已达十年之久,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科尔曼公司电子调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用途。  相似文献   

6.
卢伟东 《重发科技》1996,(3):1-7,29
本文从康明斯电子调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入手,通过对国产调速器样件与进口标准件对比试验,探索了调速器性能试验的方法。通过对调速器实际作用过程中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试验,分析了如何设置调速器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7.
<正> 罗伯特·波许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子空转调速器。这种调速器使汽车发动机获得持续稳定的空转转速。在换挡时不会因降低转速而导致发动机熄火,这种新型电子空转调速器的优点是:噪音小、油耗低、少维修。  相似文献   

8.
CU673C电子调速器性能,原理,使用及调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将电子调速器的控制机理分为频率反馈控制和相位反馈控制,着重介绍以相位反馈控制为控制机理的美国Bosch公司CU673C电子调速器性能、原理、使用及调整。以便与现在广泛采用的以频率反馈控制为控制机理的国产电子调速器作出对比。  相似文献   

9.
张凤山 《汽车电器》2005,(10):45-49,53
2柴油机电子调速器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G)型燃油系统中,使用E FC电子调速器。调速器可以调成同步运行或调成有转速降的方式运行。调速器控制电路如图9所示。2.1工作原理该机自动化程度高,控制比较复杂。电磁转速传感器装在飞轮壳上,通过飞轮齿圈感应发动机的转速。油门执行器装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柴油机电子调速器测控系统的设计。硬件方面设计了电机驱动、转速采集和信号倍频等电路;软件方面运用Visual Basic 6.0设计了PCI—1716数据采集卡与工控机的接口程序,编写了电机控制算法,开发了人机控制界面。通过对Heinzmann电子调速器的试验,从调速器的静态、动态指标以及测控系统的模拟性等方面,验证该测控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电子控制器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开发了防抱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器,包括电源、CPU、轮速传感器信号处理以及电磁阀控制电路。在轮速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面,增加了关键的频率/电压转换电路。试验证明,该电子控制器工作可靠,在车轮转速较低情况下可保证测量准确,解决了轮速较低时采用计数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振 《客车技术》2007,(4):33-35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传统冷却系统的不足,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实现散热风扇的无级变速,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温度,使之更经济、更环保,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仿真结果以.及模拟情况下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的电子调速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编程方法。着重分析了调速过程中采用的PID自适应控制算法,采用此算法可以根据转速变化情况确定节气门开度的变化量,因而,优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4.
详细分析切诺基(Cherokee)汽车发动机不能起动、仅在点火开关起动位置运转、高速断火或运转不稳等低压电路、高压电路的故障,阐述电子点火控制器以及其它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列出了低压电路故障诊断程序。  相似文献   

15.
Adaptive Throttle Control for Speed Tracking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lectronic throttle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 advance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an adaptive control scheme for electronic throttle that achieves good tracking of arbitrary constant speed commands in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disturbances. The design is based on a simplified linear vehicle model which is derived from a validated nonlinear one. The designed control scheme is simulated using the validated full order nonlinear vehicle model and tested on an actual vehicle. The simulation and vehicle test results are included in this paper to sh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Due to th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the adaptive control scheme, changes in the vehicle dynamics do no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in any significant manner.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静音电站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效率,节能降耗,降低噪声,引入变速集成柴油发电机组(Variable-Speed-Integrated-Generating set,VSIG)并设计了相应的电子调速控制器。调速控制器具有调速、监控及远程监控等综合控制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调速控制器能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实现柴油机供油量的有效调节,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开发周期短,适宜于对现有静音电站柴油发电机组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空调电路控制系统中,电子温控器在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以及经济性、可靠性方面有着波纹管式温控器所不可比拟的特点。本文从这个着眼点出发,进行了电子温控器取代波纹管式温控器空调系统压缩机的控制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18.
樊印峰 《天津汽车》2012,(10):47-49
电动轮驱动的汽车取消了机械式差速器后,在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车轮半径不等3种工况下,会出现差速问题。文章进行了实车转向行驶试验和车轮半径不等时的差速试验,验证了对电动轮电机控制按转矩模式控制而转速随动以实现自适应差速的控制策略。电动轮控制器可以实现很好的差速性能,说明采用转矩控制和转速随动的策略是解决汽车电子差速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Electronic throttle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 advance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an adaptive control scheme for electronic throttle that achieves good tracking of arbitrary constant speed commands in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disturbances. The design is based on a simplified linear vehicle model which is derived from a validated nonlinear one. The designed control scheme is simulated using the validated full order nonlinear vehicle model and tested on an actual vehicle. The simulation and vehicle test results are included in this paper to sh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Due to th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the adaptive control scheme, changes in the vehicle dynamics do no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in any significant manner.  相似文献   

20.
电控汽油机怠速控制方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樊林  裴普成  杨武  申琳  叶正茂 《汽车工程》2002,24(6):490-493,506
针对怠速工况分别设计了变参数PID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车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怠速工况下,模糊控制方式比PID控制方式转速波动小,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