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2012,(6):29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是交通行业公路建设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于2011年9月20日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的验算标准和贫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疲劳断裂设计标准;考虑特种车辆和专用道路结构设计增加了极重交通荷载等级;改进了接缝设计及填缝材料的选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1,(1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是公路建设强制性的行业标准,由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9月20日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的验算标准和贫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疲劳断裂设计标准;考虑特种车辆和专用道路结构设计增加了极重交通荷载等级;改进了接缝设计及填缝材料的选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2,(8):28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是交通行业公路建设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于2011年9月20日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的验算标准和贫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疲劳断裂设计标准;考虑特种车辆和专用道路结构设计增加了极重交通荷载等级;改进了接缝设计及填缝材料的选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2,(10):22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是交通行业公路建设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于2011年9月20日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的验算标准和贫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疲劳断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1,(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是交通行业公路建设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于2011年9月20日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混凝土板极限断裂的验算标准和贫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疲劳断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2,(2):178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是交通行业公路建设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于2011年9月20日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发生的不规则横向断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由于连续浇筑混凝土面板过长,或昼夜温差变化较大,以及没有及时切缝,致使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和翘曲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初期的极限抗拉强度,从而出现了横向断裂。 我省在修建新(乡)~济(源)公路焦作市改线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因而在浇筑面板时每隔20~25米即用人工预压缝的方法作一道缩缝,其余缩缝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用切缝机切缝。这样对避免上述病害的发生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有些地段面板的不规则横向断裂仍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又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分析,发现面板断裂处下的半刚性基层也有明显的对口裂缝。类似这种情况在国道107线郑州段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也有发现。因此,可以认为混凝土板出现的断裂现象,除前述因素外,还受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启友 《公路》1989,(5):3-8
近年来,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大发展,许多省、市都在铺筑,并制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有了规范可循,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打下了基础。一、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情况我省50年代末期开始在公路的沿溪淹水路段、过水路面两头及穿越城镇路段,铺筑少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些早期铺筑的水泥路面,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标号200号,路面平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秉纲 《公路》2002,(8):30-33
介绍新修订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普通混凝土面层特殊部位配筋,钢筋混凝土面层配筋和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配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文章分析了产生断裂的原因主要与基层强度、水泥质量、骨料质量以及施工操作外部环境等方面有关,同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拓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向断裂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01国道阿城(刘秀屯)至亚布力段和同三公路哈尔滨至方正段的多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向断裂试验研究,分析了拓宽旧路面各结构层,如垫层对基层及基层对板体不均匀支承的分布规律和成因特征,并据此建立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板体内最大弯拉应力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基层的近条带状不均匀支承是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向断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2,(1):22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于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受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的委托,由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公路》杂志社协办的首期新规范宣贯工作,于2011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圆满举办。新《规范》主要编写人员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刘伯莹董事长、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杨学良高级工程师、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教授、同济大学谈至明教授及赵鸿铎副教授和长安大学张洪亮副教授先  相似文献   

13.
沿海高速留守营连接线属于二级公路,2008年建成通车,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结构,路况很差。根据详细路况调查资料,分别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提出了维修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伯莹  姚祖康 《公路》2002,(8):11-15
本文介绍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面的要求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平原水网地区一般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提出了值得考虑的总体设计、路基高度及填筑材料、软土地基处理、路面结构组合、公路排水、交通量预测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10)正在征求意见当中,本规范增加了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节。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贯彻规范的内容,本文详细阐述了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抗滑安全等内容。期待将我国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它计入了路面主要结构参烽的变异性影响,初步修了设计方法与实际情况之间的不相符偏差。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普通混凝土路面结构(单层和双层)的温度应力计算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荣山 《公路》2006,(11):174-178
国道110线八达岭过境段公路,是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修建的山区二级公路,它承担着北京市与西北各省货物及人员运输的重任。近年来,随着晋煤外运车辆经由该路进入华北地区,交通量已达到超饱和状态。在超载、重载运煤车辆作用下,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在2003年完成的110国道(八达岭过境段)大修工程,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设计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进行材料设计时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已经逐渐的趋于成熟,但在其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公路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