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内河水上溢油应急反应关键技术研究》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重庆海事局、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共同完成。项目申请国家专利2项,开发软件5项(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研制内河高效溢油回收装置1套,进行国际合作10项,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以三峡库区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验相  相似文献   

2.
《航海》2010,(6):38-39
10月9日,科技部在山东省威海市组织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远洋船舶压载水净化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验收会。科技部王伟中副部长、交通运输部高宏峰副部长和山东省王随莲副省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18日,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暨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召集人、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主持会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主任徐祖远作工作报告,来自国务院应急办、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26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代表出席该会议。  相似文献   

4.
动态     
《中国海事》2014,(10):71-73
《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课题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9月12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课题专家评审会,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和来自环境保护部、中海石油环保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审阅了课题研究报告及预案送审稿。专家组认为课题报告内容全面,研究成果达到了科研项目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国重大海上溢油应急水平意义重大,将是我国完善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科学化、指挥专业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应急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远洋船舶压载水净化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三——"水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突破的关键技术,首次系统全面地建立了溢油源快速准确鉴别体系和船舶溢油事故污染损害评估技术。在构建完整溢油应急体系、履行国际公约和实施国内法规、提升溢油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航海科技动态》2011,(4):44-44
南京海事局日前披露.该市溢油防控中心暨南京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一期工程主体已竣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完成全部建设。南京溢油防控中心暨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工程位于南京化工园区内,是由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共同编制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的长江干线第一个国家级中型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  相似文献   

7.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14,(4):79-80
部际联席会议五项工作制度颁布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处置迈向“五化” 近日,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和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签发《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等五项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关于加强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行管理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强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简称国家库)运行管理,优化应急物资配置,确保在关键时刻发挥国家力量作用。国家库主要用于应对重大及以上等级、超出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应急能力以及来源不明的船舶溢油事故。"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在沿海和内河高风险水域共建成36个国家库。  相似文献   

9.
《天津航海》2015,(1):9
<正>2014年2月12日,全国推进海上搜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要求,全国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和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海上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着力提升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和装备水平,着力完善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和协调  相似文献   

10.
正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悉,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将在生态城建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实验室,该实验室建成后不仅填补国内科研空白,也意味着我国溢油应急产业将突破技术应用瓶颈,驶向发展快车道。据介绍,海洋溢油是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法国的实验室能承接海洋溢油应急处置相关检测和试验,我国每年此项花费高达2亿元人  相似文献   

11.
安飞 《中国船检》2008,(8):23-25
奥帆赛期间,保障海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6月初,交通运输部与青岛人民政府达成了“共建青岛港海上溢油应急防备示范工程”的协议,供着奥运风的推动力,海上溢油应急防备示范工程正式在青岛启动。这一工程的启动,给中国其它同样存在溢油的水域,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正4月6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福州召开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行管理现场会。来自部海事局、部环保中心、直属海事局以及中海石油环保(天津)有限公司、北京松韵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着重对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规范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行管理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3.
《船舶》2019,(6)
正近日,中国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凭借在PSV船和动力定位系统等方面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优秀的技术方案,成功中标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大型溢油回收船。该船建成后将是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内溢油回收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溢油回收装备。该船为无限航区,配备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对外消防二级,采用PSV船型,配有大型内置式专业溢油回收装备,主要用于近海开敞水域、四级海况以下溢油的应急回收、清除作业;具有一定的溢油消防灭火功能;具备大容量溢油回收舱容,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08,(4):67-67
最近,“珠江口溢油漂移与清污对策快速模拟技术课题大纲”在深圳顺利通过评审。据悉,由深圳海事局承办的这一课题是国家科技项目“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关键技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建立珠江口海域溢油漂移与清污对策快速模拟支持系统,预计2009年7月该系统可以进行验收并开始产业化运作及推广应用。系统建成后将在模拟预测精度、运算速度和支持功能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有效提高珠江口溢油预测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航海科技动态》2012,(4):42-43
6月19日~21日,国际海事组织、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溢油应急反应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讨论了国际海事组织、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三方合作开展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等问题,初步确定了合作进程以及下一步的活动方案。三方合作机制,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履行《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等国际公约,促进政府与企业界的合作,加强我国溢油事故防备和反应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我国第一个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多部门力量于一体的溢油应急能力专项规划——《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并由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为应对日益增大的海上溢油风险,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已开展了海上溢油应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1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专题调研期间,对河北海事局所属秦皇岛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中心和秦皇岛海事局东港海事处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秦皇岛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中心,杨传堂逐一了解溢油应急设备库中各类设备的用途以及在演习和实战中的表现,询问了中心实验室的运行情况。杨部长对溢油中心"立足河北、辐射渤海、驰援全国"的发展定位给予肯定,要求溢油中心进一步做好科技研发、设备升级和实践检验,不断提高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能力。随后,杨传堂视察了秦皇岛  相似文献   

18.
<正>交通运输部消息,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实施的"高可用新体制AIS船舶自主导航系统"项目日前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大连海事大学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承担实施。项目主要目标是突破高可用新体制AIS船舶自主导航系统的系列关键技术,研制新体制船舶自主导航系统船载终端设备样  相似文献   

19.
<正>2月12日,中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新闻发布会在交通运输部召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在发布会上通报了2014年度中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并简要介绍了2015年各项重点工作。2014年,我国共组织协调海上搜救行动2014次,共协调飞机297架次、各类船艇7 477艘次,在我国搜救责任区成功搜救1484艘船舶、15387名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9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赴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展暑期交通运输保障工作调研。河北省政府副省长张古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曹德胜、河北海事局及地方政府等有关负责人陪同。刘小明一行先后赴暑期秦皇岛海上安全保障前线指挥部、溢油应急反应值守点、北戴河东山客运码头视察了暑期水上安全保障、应急反应及旅游船艇监管情况。随后,刘小明在河北海事局机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