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正>9月19日,由中国海事局和韩国国民安全处海洋警备安全本部联合主办的"2015年中韩(烟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在烟台北部海域成功举行,这对加强中韩搜救机构间的合作、提高海上搜救效率、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区域海上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演习模拟1艘中国船只在中韩交界附近水域起火,4名船员落水。接到求救信号后,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协调下,中韩双方立即组织事发水域附近巡航的中、韩两国执法舰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同灭火和搜寻救助落水人员,最终遇险  相似文献   

2.
寒星 《中国船检》2008,(9):52-52
9月2日上午.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共同保护海洋环境”为主题的2008中国(山东)海上搜救及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在青岛团岛附近水域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行国际性海上溢油应急反应联合演习。  相似文献   

3.
9月2日上午,2008中国(山东)海上搜救及NOWPAP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在青岛举行,演习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演习由中国交通运输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韩国海洋警察厅协办,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国际性海上搜救溢油应急反应联合演习,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共同保护海洋环境”主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军民共同担任演习总指挥,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担任演习常务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4.
3月23日,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韩国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山东烟台举行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该《备忘录》旨在加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海上搜救业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做好中韩水域间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提高海上搜寻救助行动效率。  相似文献   

5.
李志亮  刘虎  艾万政 《水运管理》2018,(3):28-29,33
为提高海上搜救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针对目前舟山市海上搜救现状进行调研,指出目前舟山海上搜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公务搜救能力不足;辖区渔船数量多、作业较分散;船员整体素质低、互救意识不强;船舶安全性能差;海上搜救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优化海上搜救能力对策有:加强公务搜救力量队伍建设;加强对船舶的管理,提倡船舶间的互救精神;建立海上搜救补偿机制;保持既有优势,继续发展民间搜救力量。  相似文献   

6.
8月28日上午,日照海事局与连云港海事局在日照海事局共同签署了两市海上搜救与防污染区域性合作协议,建立了区域性合作机制。双方同意共同利用海上搜寻救助的现代技术设备和通信网络等资源为对方海上搜救工作提供谘要的支持和配合,实施资源共享,以便迅速确定和救助海上遇险人员、船舶和设施,提高遇险人员的生存几率与搜救成功率。同时,双方要对对方关注的重要搜救信息进行通报,确保搜救应急联动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到位。  相似文献   

7.
动态     
<正>2015中韩联合海上搜救通信演习成功举行10月28日,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韩国中部海洋警备安全本部成功举行了"2015中韩联合海上搜救通信演习"。本次通信演习是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首次与韩国中部海洋警备安全本部联合开展,演习双方高度重视此次演习,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精心组织,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地与韩方沟通联系,有力地保证了演习的顺利进行。通过本次演习,中、韩双方海上搜救部门进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上搜救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雯梅 《水运管理》2009,31(8):35-38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与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海上搜救体制历史沿革及相关海上搜救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现状和特点,提出改善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的建议:修改相关海上搜救法律,制定全国性的海上搜救条例;明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性质;强化海事管理机构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救助力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滨州市港航经济快速发展,船舶运力不断增加,涉海安全风险同步升高,新的形势任务对海上搜救和应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滨州市海上搜救能力现状,提出建立海上搜救大协同大应急工作机制。此机制对弥补辖区搜救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创新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方式、提升辖区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5月31日至6月1日,中韩第13次海上安全定期会议在扬州举行。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陈爱平和韩国海上安全政策局局长宣元杓出席会议,来自中韩两国海事主管机关、船级社、航运公司以及行业协会的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2月26日,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联络员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就2007年全国海上搜救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在继续深化完善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加强推进地方的搜救工作发展、继续完善部际间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建立补偿机制、扩大国际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2.
陈正稀 《中国水运》2005,(12):26-27
海上救助,任重道远;快速有效,人命关天。为了更好地集合社会船舶积极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快速及时有效地就近调动社会搜救资源参与海上搜救,对海上搜救基点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弥补台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力量配置严重不足的现状。台州海事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于今年7月份组建了社会力量应急待命船舶和数据库,建立了搜救贴补机制,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海上搜救的积极性,较好地利用了社会搜救资源为台州海上搜救行动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上搜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10月初,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将在湛江举行。进一步推动建立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合作机制。8月22至23日,"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第二次协调会在湛江举行。来自中国及柬埔寨、老挝、缅甸和泰国等东盟国家搜救机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国与东盟国家搜救机构的代表专家就"2017年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活动安排、实施方案、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14日,华南四省(区)海上搜救工作联席会议在汕头南澳召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省(区)海上搜救中心及南海救助局等单位参加。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局局长梁建伟,副主任、副局长庄则平出席。梁建伟表示,华南四省(区)海上搜救合作机制运转  相似文献   

15.
<正>为巩固三地海上搜救合作成果,进一步整合三地搜救力量,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共同主办,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负责承办了今年的三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10月27日,"2015年粤港澳三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在广东珠江口海域成功举行。本次演习由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澳门海事及水务局主办,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承办。据了解,本次演习由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海事、救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调研海上搜救知识库,搜集了海上搜救方法其中包括搜寻海域确定方法、人员搜寻方法等;搜集了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及他们的责任区;搜集大量海上搜救案例,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出各种海上搜救事件的辅助决策方案,为我国的海上搜救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吕航 《中国船检》2001,(10):13-14
9月26日上午,代号为"海救一号"的联合搜救演习在青岛附近黄海海面成功举行.由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和交通部山东海事局担纲承办的海上搜救演习,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是对我国海上联合搜救的应急反应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救援清污能力等的一次实战考验,是对中国海域内遇险船员和失事船只实施海空营救的新探索;标志着我国军地海上搜救迈出了新的一步,为完善海上军地联合搜救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准备、锻炼应急队伍、磨合机制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家及各省海上搜救中心先后举办了一系列海上搜救演练活动,同时还与周边邻国密切协作,举办国际性、地区性的海上搜救演练。但是,海上搜救应急演练评估还存在评估指标不系统、没有行业或地域特点等问题,没有更好地发挥演练的作用。本文以海上搜救应急桌面演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级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及演练全过程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各类应急演练评估的研究成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三级指标的评估标准内容。为各级海上搜救应急演练评估指标提供指导,最终提高海上搜救应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高耀 《中国海事》2010,(10):18-19
<正>9月16日,"2010年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在台湾海峡厦金海域举行。此次演练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在两岸"大三通"后,首次围绕台湾海峡海上运输和人命财产安全,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完成的大规模海上联合搜救演练。两岸搜救机构从1995年开始交流接触到信任协作,个案的搜救协作时有出现。2008年10月,两岸首度在厦金海域联手举行海上搜救演习。2010年1月,两岸搜救专家和学者在厦门进行"海上搜救交流研讨会"。通过交流  相似文献   

20.
5月30日,天津市召开海上搜救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7年海上搜救工作情况,部署了2008年海上搜救工作,并对2007年搜救工作中的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颁发奖状、奖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