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尾气污染问题,人们对于出行健康愈发关注。为了倡导健康出行,构建城市绿色道路交通,本文探究了西安城区各出行方式颗粒污染物吸入量的变化规律,并为居民健康绿色出行提供路线规划。本研究基于西安市13个国家空气监测点,分别对公交车、地铁出行颗粒物浓度数据进行采集,通过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各出行方式颗粒污染物吸入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研究结论应用到微信小程序开发中,通过地图实时定位、规划路线以及环保部实时更新的西安市各区PM_(2.5)、PM_(10)背景浓度值,在获得用户出行起讫点基础上,可实现预测用户不同出行方式及路径下吸入颗粒污染物总量,并结合实时路况信息推荐最优出行路线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排放模型 MOVES和道路扩散模型 CAL3QHC的有机结合,通过比选插值方法,实现了敏感点污染物浓度到全域污染物状况的分析,搭建了交通污染物排放扩散可视分析一体化体系,可开展道路周边污染物扩散全域分析.在该框架下,以中国珠海南湾大道为案例,对比分析了分流前后,南湾大道的重排路段所占比例减少了 13.64%,说明改变道路等级、增加分流道路的方式实现了排放的有效分散;确定分流方案后,对南湾大道分段进行排放讨论,发现 17、18路段排放最严重,确定了其道路限界,具体值为,横向最宽处 192 m,纵向最高处20 m.此外,以交叉口为对象进行扩散分析,综合不同污染物扩散范围后确定交叉口限界.  相似文献   

3.
基于排放模型 MOVES和道路扩散模型 CAL3QHC的有机结合,通过比选插值方法,实现了敏感点污染物浓度到全域污染物状况的分析,搭建了交通污染物排放扩散可视分析一体化体系,可开展道路周边污染物扩散全域分析.在该框架下,以中国珠海南湾大道为案例,对比分析了分流前后,南湾大道的重排路段所占比例减少了 13.64%,说明改变道路等级、增加分流道路的方式实现了排放的有效分散;确定分流方案后,对南湾大道分段进行排放讨论,发现 17、18路段排放最严重,确定了其道路限界,具体值为,横向最宽处 192 m,纵向最高处20 m.此外,以交叉口为对象进行扩散分析,综合不同污染物扩散范围后确定交叉口限界.  相似文献   

4.
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176-178
在几条能代表城市交通状况的主干道进行了污染物检测实验,考虑的参数作为计算道路交通车辆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COPERT模型的输入量。根据大量计算,提出了一个以道路上车辆尾气排放量为评价指标的道路分类图表。  相似文献   

6.
王海英 《城市交通》2008,6(6):54-56
城市机动车道的宽阔程度、机动车数量的多少,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经济之上还有环境、宜居、和谐的要求。西方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人日常出行开始选择自行车,以取代小汽车。自行车作为对人类本身和环境都有益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已越来越被城市政府所重视;步行不仅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出行方式,还是宜居城市的标志。人行道不仅仅是步行的载体,还是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倡导步行交通,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使居民享受步行的乐趣,还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激活社区生活,促进街区商务,保持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各等级道路的交通方式出行距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的出行距离分布规律是交通需求研究的基础,也是各等级道路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在分析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三种长度进行了划分,然后根据各等级道路承担不同出行距离的交通功能的特点,探讨了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规律.最后利用已有的交通方式分担率模型,建立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8.
9.
关于机动车运行状况的评价研究已有很多,相比之下,针对处于弱势的非机动交通方式使用者的研究非常有限,例如行人和骑车者,特别是老人、小孩和残疾人。鉴于此,通过综述道路运行评价方面既有研究,识别出表征非机动交通方式出行状况的主要指标为自行车服务水平和步行服务水平。现有研究中已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评价服务水平,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行人和骑车者被等同于机动车一样看待;其次,大多数方法较复杂且耗时长,利用其构建道路设计流程也相当困难;此外,这些方法仅适用于有限数量的步行和自行车设施使用者,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能的更广泛人群来说不一定有效。针对该现状,主要讨论步行和自行车服务水平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尝试为今后的研究引入新的目标与途径,以完善上述不足。  相似文献   

10.
9月22日是中国第六个城市无车日,此次无车日的主题是“关爱城市,绿色出行”。长治公交发挥自身优势,以实际行动将“无车日”打造成绿色交通、和谐公交的载体。使广大市民在“无车日”里,既享受到热情的服务,又得到了绿色交通、城市环保方面的理念教育,自觉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从而降低城市空气污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行的安全、有效是道路交通系统面临的一对挑战,其核心是速度问题。车速是交通参与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路线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机动车驾驶人根据道路和交通条件,总希望以高速换取高运输效率。超速行驶是一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是旅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导致了交通事故次数的增加,同时也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公路收费站区域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根据收费站的实际规模,建立全尺寸CFD三维仿真模型.以Navicr-Stok~s方程为基础,采用标准k-ε占湍流模型,综合考虑风速、风向、气温、地形、交通量和收费模式等因素,对收费站区域内污染物扩散进行数值模拟.论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交通仿真模型,模拟车辆到达、排队、缴费、离开等运行特征,可计算出不同交通量和收费模式下车辆经过收费站的平均停留时间,据此计算收费站污染物的排放源强.论文以渝黔高速公路某收费站为例,运用该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收费亭附近的CO浓度,并与实地监测数据相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绿色出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后,据有关资料显示,这几年在北京人的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份额由过去的35%下降到26.3%。城区道路在早晚高峰期间,90%以上道路交通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道路基本处于拥堵状态,特别是二、三、四环等几条环路和环路之间的联络线,情况尤为严重。如再遇到降雨,积水点段相对集中的地区,交通堵塞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交通拥堵进行反思,认为交通拥堵是充满活力的成功城市的伴生品,应从不同角度考虑拥堵问题.提出了十项有别于传统观点的提议,主要包括:机动性至关重要,交通拥堵是社会、经济活力的象征;道路扩容效果短暂,并会诱发潜在需求,但仍可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土地使用对出行行为的改变需要长期的努力;紧凑型发展会加剧交通拥堵;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2011年每季度围绕上海乃至全国交通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第四季度专家恳谈会的主题是“倡导慢行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具体议题有四个:如何协调人的出行与机动车出行的关系,提升慢行交通地位?如何在道路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扩展慢行交通的空间?如何营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吸引市民出行向慢行交通方式转移?如何加强助动车管理,改善慢行交通安全和秩序?现将专家们的见解和建议整理如下,亦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对上述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沈玮 《交通与运输》2013,29(3):31-31
公交优先落到实处,既需要公交专用道、路口优先放行等道路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公交经营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市民乘坐,扩大公交出行在市民出行方式中的比重,改善城市交通结构。而且,还需要政府对公交政策性亏损进行财政补贴的同时,对公交服务质量进行监管,突显公益性行业的特征。本期发表5篇文章,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