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世清  赵承新 《世界桥梁》2011,(6):58-60,65
外滩大桥主桥为一座独塔四索面异型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25+82+30)m,为了解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实际工作状态,对该桥进行了静、动载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桥梁实际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桥梁工作性能满足设计和安全运营要求.通过荷载试验为大桥现状做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也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结构的发展积...  相似文献   

2.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是一座公路轻轨两用城市桥梁,采用无推力式刚构、钢桁梁、钢箱系杆拱组合结构,全长800m,设六线行车道、双线城市轻轨、双侧人行道。为了全面验证菜园坝大桥桥梁结构受力情况,对大桥进行成桥试验,检验全桥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掌握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为今后大桥的营运及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施工积累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3.
南平市黄墩大桥是一座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的单塔单索面宽箱梁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组成为165+115m。为了保证大桥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大桥在桥梁通车前进行了静动力荷载试验,对静力荷载工况下的主梁挠度、应力、主塔位移和拉索索力增量,和动力荷载工况下的自振模态、冲击系数进行了实桥测试,并结合有限元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南平黄墩大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主桥结构的静动力性能良好,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98 196 504 196 98)m双塔三索面钢桁斜拉桥,主梁为3片主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上层为6车道公路,下层为双线客运专线、双线Ⅰ级铁路。其中铁路桥面采用纵横梁体系的混凝土板结合道碴桥面。介绍铁路混凝土板结合桥面系模型试验的结构设计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钢梁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伟 《桥梁建设》2008,(1):4-7,22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首次采用了3片主桁、三索面的结构形式.该桥设计中研究确定了铁路多线荷载加载等新技术.介绍该桥钢梁的设计要点、结构设计及主要专题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6.
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承载力的检测与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祥云桥主桥为独塔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为了评定其实际承载能力及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采用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及动载试验方法,对该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进行外观检测、线形测量及索力测试,并测定桥跨结构的静力效应及动力性能.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桥面线形、索力差、结构刚度、强度等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整体动力特...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2月21日,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3号墩墩顶首节间钢梁第一吊钢梁安全准确吊装到位,截至3月7日,首节间钢梁安全架设完成(见图1)。3号墩钢梁开始架设,标志着主桥斜拉钢桁梁正式开始架设,为确保钢梁在年底合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斜拉钢桁梁从1号~6号墩共5孔,桥式布置(98+182+518+182+98)m双塔钢桁斜拉桥,全长1 078m,2片主桁,桁中心宽14 m,桁高13 m,节间长4 m,共77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松浦大桥原为跨越黄浦江的双层公铁两用桥,主桥为2联(96+112)m连续铆接三角形钢桁梁结构,根据交通需要将其在原位拓宽改建。为了测试桥梁的实际受力状况,检验改建的设计、施工质量,验证结构安全性与改造的有效性,对原位改建完成后的桥梁进行了荷载试验,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及自振特性参数测试,获取了原位拓宽改建后桥梁结构关键杆件的应力、变形、自振频率等结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桥梁结构受力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2)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3)采用的的改造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芜湖长江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的钢桁结合梁桥,其主桥为主跨312 m的斜拉桥,结构新颖.施工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针对工程实践,简要介绍芜湖长江大桥的施工组织,深水基础施工工艺,主塔墩施工方法,桥面板的预制、存放、运输、架设等关键工序以及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桥和斜拉桥的架设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拉桥施工监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设计为主跨504 m的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桥,钢桁梁架设方法首次采用桁段法与杆件散拼法相组合的方法.施工监控结合钢桁梁架设方案与工序变化等工程实际情况,应用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理论编制的空间结构分析软件3Dbridge研究并确定斜拉索二次张拉到位的控制方案及相应的工程变化应对措施,实现钢桁梁架设过程的连续性与多工序同步性,并系统研究及实施三主桁、三索面合龙口多手段多向空间变形主动控制技术,实现高精度、快速合龙的工程目标.第1期静动载试验以及近1年的运营情况验证了大桥结构线形与内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德铭 《桥梁建设》2006,(Z1):52-56
天兴洲大桥跨越南汊正桥为(98 196 504 196 98)m双塔三索面斜拉桥,介绍大桥钢桁梁整节段架设的总体施工方案及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东新赣江特大桥钢桁梁架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东新赣江特大桥主桥为变截面双主桁连续钢桁梁桥,跨径布置为(126+196+126)m,主桁采用N形上弦变高桁式。为确保主桥钢桁梁准确定位,针对钢桁梁结构特点,在陆地上设置钢梁预拼场组拼杆件,在水上采用浮吊架设,采取膺架与悬臂法拼装相结合的方案,由两端边跨向主跨拼装,采用边墩顶落梁,并结合顶拉钢桁梁纵移的方法进行合龙。通过调整上下弦横向偏移、高差、纵向偏移等技术使钢桁梁中线偏位、主桁高差、钢梁竖向线形等均得到较好控制,实现钢桁梁高精度合龙。  相似文献   

13.
吴青峰  邓青儿   《上海公路》2010,(1):22-25,37
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闵浦大桥是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双层公路特大桥,主桥为主跨708m的双层双索面双塔斜拉桥。大桥主跨采用板桁结合钢桁梁,为大型双层钢结构,如果下层发生车辆火灾,将对大桥钢结构安全形成威胁,提出了双层大桥特殊的抗火安全性问题。因此,闵浦大桥双层钢结构在火灾下的安全性评估与抗火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介绍了闵浦大桥抗火研究与设计,相关结论可供国内类似大型钢结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工程主通航孔桥为一座主跨730 m的双塔双索面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桥面上除公路交通外还有轨道交通,无论结构形式还是气动外形都比较新颖和复杂.通过节段模型试验、大尺度涡振试验、气弹模型试验和拉索人工降雨试验等各种现代风洞试验方法,从静风稳定性、颤振稳定性、涡激共振性能和拉索风雨激振性能等方面检验主通航孔桥斜拉桥结构的抗风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这种主梁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的新桥型的力学性能,以中国首座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为对象开展了实桥试验。试验桥孔跨布置为24 m+40 m+24 m,结构体系为连续刚构。试验采用400 kN加载卡车3辆,共进行了3个荷载工况12个加载步的加载,对试验桥的整体力学性能、矩形钢管混凝土杆件力学性能以及桥面板有效宽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荷载效率为1.90~3.05的超载工况下各控制杆件的轴力-应变及荷载-位移实测数据线性关系显著,试验桥在加载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实测受压钢管混凝土下弦杆钢管与管内混凝土荷载的分配符合二者的轴向抗压刚度比例关系;由于矩形钢管混凝土管壁内设置了纵向PBL加劲肋(开孔钢板加劲肋),其在开孔区域形成混凝土榫,大幅提高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杆件的抗拉刚度,使其可达受压杆件刚度的80%;两主桁之间桥面板实测有效宽度与既有文献研究结果符合良好,且剪力滞效应在节点处比节间处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芜湖长江三桥主桥为主跨588 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其钢主梁采用三角形桁式的双主桁布置,上层为板桁组合结构、下层为箱桁组合结构,采用分层变幅法进行钢主梁标准节段的悬臂架设。钢梁起吊设备选择整体底盘双臂杆结构,变幅范围为5~22 m的变幅式架梁吊机,站位于上弦杆节点处。钢梁采用“3+1”分层匹配法制造,运输船分层纵列运输至桥位。每个标准节段分2次吊装,先吊装下层节段(含腹杆),再吊装上层节段。节段对接时利用架梁吊机起落和变幅精确调整空间位置,打入一定数量的冲钉后即可松钩。2层吊装完成后进行节段间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和焊接,然后架梁吊机向前走行,继续循环进行下一节段架设。分层变幅法架设技术利用变幅式架梁吊机将钢桁梁标准节段分下、上2层分别吊装,是继散拼法、桁片法、整节段法等之后钢桁梁架设方法的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092 m的钢桁梁公铁两用悬索桥,加劲梁采用板桁结合钢桁梁结构,加劲梁恒载集度大(819.1 kN/m)。其中,一期恒载集度达501 kN/m;铁路桥面和公路桥面二期恒载集度分别为233.4 kN/m和84.7 kN/m。针对该桥特点,加劲梁采用整节段吊装,架设时采用不携带铁路二期恒载的方案施工。边跨加劲梁节段利用浮吊整体吊装至滑移支架上,再滑移至设计位置,连接成整体;中跨加劲梁节段采用2台900 t缆载吊机自跨中向两侧桥塔方向架设,节段间上弦设牛腿式临时铰进行铰接,待中跨80%节段吊装后再进行刚接;中跨加劲梁架设后,对边跨加劲梁整体姿态进行调整,通过顶、落梁与中跨加劲梁合龙,合龙后铺设铁路二期恒载。  相似文献   

18.
珠机城际铁路金海特大桥位于磨刀门水道入海口,与金海高速公路大桥同层合建,主桥采用(58.5+116+3×340+116+58.5)m四塔三主跨斜拉桥。桥面宽度达49.6 m,中间布置荷载较重的双线城际列车,两侧布置荷载较轻的高速公路。为提高多塔斜拉桥的结构刚度并释放长联温度效应,采用刚构-连续体系,中塔塔梁墩固结,边塔塔梁固结、塔墩分离。主梁采用大挑臂式钢箱梁结构,由单箱三室钢箱梁加两侧挑臂组成,便于钢箱梁腹板与钢塔的壁板连接,实现塔梁固结。桥塔采用空间四柱式钢塔,其下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双肢薄壁结构。斜拉索采用LPES7-199~LPES7-379型Ⅱ级松弛平行钢丝拉索,按两平行索面扇形布置。钢塔及钢梁在工厂制造,再浮运至桥位安装。结构静动力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北盘江大桥主桥为(192+636+192)m单跨双铰简支钢桁梁悬索桥,钢桁梁及桥面板采用缆索吊装系统施工.由于桥址地形陡峭、风环境复杂,一般缆索吊机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对缆吊系统的承重索计算、走线设计及跑车系统进行了优化.由于钢桁梁横向宽28m,远大于路基宽度,且缆吊系统承重索的净间距仅19.0m,故钢桁梁节段采取顺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