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市场化经营与发展是世界铁路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政企分开后我国铁路的必然选择。国外铁路实践表明,市场机制只有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克服铁路的自然垄断属性,并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系统总结国外政府部门对铁路行业的市场监管职责和监管方式,深入分析国外铁路市场监管经验,并从完善法制建设、放松运价管制、防范路网资源垄断、强化监管决策支持等,对我国加强铁路市场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过解放以来的大力发展,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路网已基本形成。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路网加密。西部边疆地区,面积很大但铁路却极小。因此,笔者认为今后全国铁路路网建设战略决策是:“以西部边疆铁路和东部及南部沿海铁路建设为重点,兼顾中部及东部地区路网加密”。并建议早日建成西部边疆铁路路网骨架,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腾飞和巩固边防,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铁路基础设施收费定价管理规则》及相关问题研究”是在现阶段中国铁路能力供给总体短缺的前提下 ,对与定价相关的经济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并对路网供给能力以及近十年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利用灰色理论初步预测未来年度需求水平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给出了定价结果。其宗旨是为《铁路基础设施收费定价管理规则》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并就路网供给能力、有关定价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该项目在 2 0 0 3年 11月 7日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获得好评。铁路基础设施是以路网为主、为上部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固定设施。具有自然垄断特征…  相似文献   

4.
认为铁路不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已失去过去的垄断地位,分析了对铁路垄断特性产生误解的原因和垄断概念混乱带来的危害,认为正确认识铁路的经济特性是对铁路实行正确宏微观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罗庆中 《中国铁路》2002,(6):27-29,43
现代竞争与监管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铁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和放松监管的改革。鉴于铁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固有的自然垄断性,各国政府依然十分重视对铁路的监管,以促进公平竞争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中国铁路实施政企分开、打破垄断和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过程中,近期在铁道部内构建独立于铁路企业,并与政府宏观政策部门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对铁路企业在垄断、竞争、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方面实施监管,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宏 《铁道知识》2001,(4):18-19
荷兰是欧洲较早对铁路进行改革的国家之一,荷兰铁路原为国营企业,既负责铁路基础设施的管理,又垄断了铁路运输0,民政府间的管理和财务关系非常复杂,1993年荷兰政府对铁路行业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使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与运输经营分离,向社会开放铁路运输市场,公平分配铁路运输能力,改革证明,在铁路运输中引入市场压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垄断,使铁路运输业的竞争能力比公路更强,1998年荷兰铁路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3%,货物周转量增长11%,铁路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线路,机车和车辆等运营指标效率均位居欧洲之首。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铁路产业理想型发展趋势包括产业初创期、产业成长期、产业成熟期和衰退期4部分组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1949—2009年的铁路统计数据,对我国铁路产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验证我国铁路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基本符合理论上的产业生命周期变化趋势。指出目前我国铁路产业已跃进到下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的产业发展期;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大规模路网建设以及科技和管理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不断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可以实现铁路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铁路运输业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我国铁路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物流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形式、多所有制的运输方式迅速发展,导致铁路外部的垄断日益淡化.铁路货运市场严重丢失。传统的铁路货运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铁路货物运输必须主动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加快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资源整合,逐步使铁路从传统的、以运输为主的企业转变为规模经营、系统服务、现代化的物流企业.成为我国综合物流系统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0.
资讯     
《中国铁路》2007,(10):76-77
亚洲铁路发展空间巨大为适应运输业的竞争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亚洲一些国家已经或准备修补路网不衔接的地段,全力以赴地开展泛亚铁路网的建设。国际铁盟正在制定  相似文献   

11.
南宁枢纽总图与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布局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南宁市及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布局的综合研究,提出适合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南宁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和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布局。 研究方法:根据南宁市及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枢纽现状和路网规划,综合分析研究南宁铁路枢纽总图与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布局。 研究结论: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布局与南宁枢纽综合研究是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城市群建设和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必然要求,最终确定枢纽衔接3条干线、3条城际铁路,6个行车方向,客运形成环型通道,货运形成以南环为主的“T型”通道,客货分线的“环+T型”枢纽格局。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液化天然气(LNG)铁路运输较为成熟的国家,借鉴日本LNG铁路运输经验对研究我国LNG铁路运输具有启示和参考作用。在阐述日本LNG铁路运输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从载运工具、铁路运输组织、场站设施设备、运输安全风险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对日本LNG铁路运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发展LNG铁路运输应重点研究确定LNG罐式箱技术,研究电气化区段运输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探索应用在途监控,建立专业应急救援机制。  相似文献   

13.
铁路运输是一个服务型行业,运输市场的竞争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客运是铁路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客运服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的旅行需要.让旅客享受到车站及列车上的有关服务,以便安全、快速、便利、准时地运送旅客。铁路客运服务的内容包含了承运服务、生活服务、安全服务、文化服务和延伸服务等。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交通中,物联网技术为解决城市拥堵、降低能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铁路交通中,物联网技术在设备安全系统和客货运输服务系统领域也已经得到初步应用。随着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系统推广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其在铁路交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论: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具备的充分条件,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系统的自动售检票系统、列车跟踪与定位系统、站车信息共享系统、综合安防预警系统、货物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可能性,阐明了铁路交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基于各交通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交通信息"一张图"的系统信息联通架构,以及多式联运"一张票"的内涵。根据大型枢纽节点、空铁联运和铁公水联运的发展情况,分别提出大型枢纽节点城市接驳、空铁联运、铁公水联运的旅客智能出行技术方案,这些方案可为提高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和提升各交通行业的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铁路运营和检修设备的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单车试风系统也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基于CAN总线的货车单车试风系统的设计,包括CAN总线的简介,系统的整体设计原理框图,上位机和下位CAN节点硬件设计与实现,下位CAN节点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流程,上位工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在现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铁路货运工作的不断发展,以及不断提升的保价服务质量要求,在分析既有货运事故理赔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和应用北京铁路局货运保价信息管理系统。阐述货运保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开发技术环境和功能模块,并对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现状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形势要求,提出铁路物流化发展目标应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拓展铁路物流化结点功能,同时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有效融入城市物流体系,形成一条铁路服务地方经济的运输产业链,并探讨了构筑铁路运输产业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铁路保价运输与运输保险之间竞合关系,建立保价运输市场份额模型和利润模型。其中,市场份额模型包括自然增长模型、合作模型、竞争模型与竞合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铁路保价运输在与运输保险竞合关系基础上的最优保价费率模型,分析二者的竞合关系对保价运输费率和保价运输市场份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娟  黎明  王有为 《中国铁路》2021,(2):107-116
作为国家空间政策的重要抓手,高铁枢纽选址应遵循“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烟台中心城区为例,建立高铁枢纽选址的“交通、产业、空间”主要指标体系和选址模型,分析“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及时序特征、空间特征,厘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句法和重力模型组合的方法,研判烟台市区未来“交通、产业、空间”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从发展关系来看,2006—2016年“交通、产业、空间”未实现同步发展,总体呈现“核心区最高、东西两翼次之、南部最低”的空间分布;(2)从未来发展来看,烟台南站北部地区适于建设新的城市中心,能推动空间优化和产业升级;(3)选址潍烟高铁烟台南站能促进未来烟台城市空间拓展,据此提出基于“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的高铁选址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