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铁路设计中,制存梁场属于临时工程,其设计合理与否对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投资控制至关重要。此文以巴新线地方铁路为例,介绍如何采用公式方法确定制、存梁台座的数量,从而对大型制存梁场进行设计和投资控制。实践证明,采用公式法设计制存梁场非常有效,能为超长铁路制存梁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杭州解放路隧道穿越沪杭铁路段的结构计算与设计以及铁路加固设计,对超浅埋大跨近距双洞城市隧道穿越铁路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及铁路加固设计进了探讨,对今后超浅埋大跨近距双洞城市道路隧道穿越铁路采用暗挖法施工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大铁路线路横跨多个区域,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提出铁路遥感探测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提出铁路专用遥感探测卫星的设计方案,包括成熟的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其中,有效载荷为铁路专用智能探测载荷,根据铁路具体情况优化了SAR观测分系统波段、极化方式和智能处理分系统;卫星平台采用成熟的卫星平台方案,针对重轨干涉SAR的需求,加强了姿态轨道控制分系统的设计。针对铁路的高频次重访需求,对卫星轨道的倾角和高度进行设计。基于当前设计,经STK仿真对过境时间进行模拟,结果证实,该设计可实现对待观测铁路的高频次重访。铁路专用遥感探测卫星设计可用于铁路的遥感探测,并应用于铁路的勘测、建设和运营监测。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铁路的现状,提出铁路客票采用条码技术,同时提出利用条码技术设计客票条码的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铁路设计项目中土地外业调查工作量,提高征地数量统计准确性,提出利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基本农田数据库,采用空间相交分析和空间擦除分析计算征地数量的方法,实现快捷、准确的铁路设计项目用地数量计算统计。与依赖人工外业调查作业完成铁路征地数量计算统计的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内业统计效率与征地数量准确度,为铁路设计项目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陈刚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4):43-46,52
研究目的:在繁忙的铁路线上修建上跨立交桥,根据既要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营,又要考虑施工的顺利进行的特点,研究桥梁的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提出在适用不同线路条件下的桥梁结构形式,对日渐增多的跨线桥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研究方法:结合上跨铁路立交桥的设计工点和设计经验,采用综合经济技术分析的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从保证铁路安全运营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跨线桥的施工方法和结构设计,分别提出了适合于铁路区间和枢纽的常用桥跨方案。 研究结论:位于铁路区间的桥跨结构采用预制架设法施工,适宜采用箱梁、T梁和空心板梁,位于铁路枢纽的桥跨结构采用转体、悬臂或顶推法施工,适宜采用斜拉桥、大跨刚构桥和钢混结合梁桥。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铁路货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特大型货场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上海铁路枢纽数据为例,说明在特大型贷场设计中采用的运量预测方法,并对特大型贷场设计中的重要方面如平面布置、铺面设计、接触网设计、排水设计、综合管线等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从天津站设计谈结构创新对站房整体设计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天津站是京津城际铁路的终点站,也是一个大型的现代化铁路新客站,设计中采用了诸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本文详细论述了结构设计中的创新与站房整体设计水平的关系,以期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累经验,使结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新时期铁路客站的高标准、新要求。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天津站结构设计中采用的各类新技术与站房整体设计水平问的关系,表明结构设计的创新,无论从体系、控制标准、构造以及施工工法等任何一方面来讲,都对项目的推进及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具有控制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在社会对铁路客站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结构设计只有创新才是与之适应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建 《铁道工程学报》2006,(5):14-18,24
研究目的:铁路系统设计因素可以预测拟建铁路系统能否满足决策者的预期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拟建铁路系统设计因素开展评价。本文试图探讨铁路系统设计因素的评价办法,对渝怀铁路技术设计状态的主要设计因素做出初步评价。 研究方法:铁路是复杂系统,铁路系统设计因素评价方法很多。本文按照系统思路研究拟建铁路系统设计因素的评价方法。 研究结果:对渝怀铁路设计因素的初步评价表明,在当时已给定条件下,渝怀铁路设计因素是满意的。 研究结论:拟建铁路主要设计因素分析方法是实现预测拟建铁路系统能否满足决策者预期目标的方法之一,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单线客运专线铁路作为一种新型铁路,相关设计规范尚未发布,关于其速度目标值的研究也少有开展。以西青茶铁路、银巴支线为研究背景,首先,论证建设单线客运专线铁路的合理性;其次,结合设计实践、运营经验以及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发展水平和趋势等,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该类型铁路适宜的速度目标值为160~200 km/h;再次,为改善理论达速比及平均旅行速度等运营指标,结合客流特征提出适用的“追踪+成对”运输组织方案;最后,通过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进行技术特征及参数对比分析,对单线客运专线铁路的适应性进行阐述。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项目决策和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制订相关设计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铁路局大修预算管理,发挥信息系统在铁路大修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铁路局大修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并依据铁路大修相关规程,采用开源数据库PostgreSQL+PostGIS、开源GIS平台GeoServer以及开源WebGIS客户端框架Openlayers,设计并实现了铁路大修预算管理系统。通过应用表明,系统所采用的开源GIS架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展示效果。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煤煤工业铁路设计统一技术口径修订过程,结合矿区的特点,对专用线设计采用的几个技术标准、设计参数加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铁路单线支线与双线干线在干线车站接轨,如果采用简单的平面衔接方式,由于支线与接轨站之间的行车作业不可避免要穿越干线铁路的正线,势必会大幅度降低接轨站的通过能力。为此,线路设计常采用修建疏解线的方式,与干线铁路立体交叉,将支线的列车分上下行接入接轨站。例如在万安一义棠联络线疏解工程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联络线与接轨站平面衔接,疏解线与双线干线立体交叉后引入接轨站。  相似文献   

14.
铁路旅客车站作为连接铁路与城市的桥梁,为满足新时期铁路客站设计和建设的要求,论述了新时期铁路客站的设计理念,对贯彻铁路客站设计“五性”原则提出了如何落实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货车列检作业工作效率低、检车员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设计开发铁路货车列检作业手持机系统。货车列检手持机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方式,前台采用Java开发,后台采用Oracle,现场采用有线和无线局域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5T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列检HMIS服务器及列检手持机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6.
从概率设计法谈我国铁路列车荷载标准(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概率设计法谈我国铁路列车荷载标准(二)铁道部建设司标准科情所曹起凤4制订我国新的铁路列车荷载标准的建议(1)应适当提高列车荷载标准,不再采用“中一活载:铁路列车荷载的设计标准代表了我国铁路各类工程结构,包括线路、桥梁等的通过能力,它和整个铁路系统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靖江-江阴铁路轮流的概况,以及对靖江-江阴铁路轮渡设计中采用超高压提升方案的技术参数和关键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铁路发展看我国铁路技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世界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现状和线路设备标准。特别强调在设计阶段即采用较高的线路设计和轨道结构标准,可以保证长远的运营质量。提出我国铁路工务部门的有关技术政策。切实执行《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将有力推动我国铁路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京开往天津的城际高速铁路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最高运营时速设计为350km,在前期实验时曾创下速度为394.6km/h的纪录。实际运营的最小行车间隔设计为5min,而技术上已经达到3min。在建设上,京津城际铁路大量采用国际领先的铁路建设技术,开创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系统在勘测设计一体化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我国铁路勘测设计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铁路勘测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基于WebGIS的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讨论了基于WebGIS的铁路勘测设计系统体系结构、应用前景和对铁路勘测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