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是交叉线路换乘节点,网络化运营依托便捷的换乘实现高效服务,科学合理的换乘站规划是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需要.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网络化运营现状与问题,从“综合一体化”统筹规划轨道交通网络化换乘站考虑,提出编制轨道交通网络化换乘站的专项规划,作为换乘站设计、建设、运营及改建的依据;建立有效的机制,对换乘...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苏州市的现状,提出"轨道交通枢纽整体功能定位—站点换乘设施布局—公交网络衔接优化—一体化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系统发展思路,为提高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提供指导,对国内其他大城市树立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换乘枢纽定位、设计思路、地下空间方案、换乘客流组织及与周边建筑结合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南京西路站三线换乘枢纽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提出新建车站的工程资源共享方案、换乘枢纽机电设备共享方案、换乘枢纽工程配套设计方案等复合协同发展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强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3):111-111
通过考察东京、大阪、首尔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枢纽换乘及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对这些城市在网络布局、直通运营、枢纽换乘、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心得体会;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发展实践,提出轨道交通线网及站点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武汉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协调性进行样本采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识别换乘协调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关系。根据协调度指数模型量化各因素协调度,并对因素协调性进行矩阵分类。研究发现:武汉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协调性前3位影响因素为线路设计、时刻表衔接及指示信息。线路设计是提高武汉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协调性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枢纽换乘是影响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运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现状,从运输管理层面提出了换乘枢纽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协调调度管理模式.基于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内涵、模式及换乘时空过程解析,提出了实现换乘枢纽内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运营调度协调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相同或成整数倍的发...  相似文献   

7.
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由轨道交通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车站、中环宜山路下立交、9号线控制中心、公交枢纽站、社会停车库等共同组成。介绍了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立交的交叉节点设计、公交枢纽的交通组织设计、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地下社会停车库与轨道交通及公交车的换乘等。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公交、社会车辆的快速便捷换乘,实现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目标和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上海轨道交通线网的换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上海市已投入运营的和部分在建的轨道交通线换乘条件的分析,归纳了轨道交通线间换乘以及轨道交通线与其他交通设施衔接方面的经验.对进一步搞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提出了建议,如:优化线网结构,加强线网连接,合理确定换乘方式,搞好综合研究和建设大型枢纽等.  相似文献   

9.
天津站换乘方案设计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天津地铁2、3、9号线与铁路、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集中在天津站换乘,形成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通过对天津站地区天津市近期轨道网建设规划和铁道部京津冀环渤海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的深入分析,本着尊从城市总体规划,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体现天津市政府海河岸边城市景观的规划意图,并结合轨道2、3号线的客流特点,提出地下换乘空间总体布局的初步设想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朱沪生 《中国铁路》2006,(11):30-34
在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换乘、资源共享、设备系统建设和网络运营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上海轨道交通的实际,提出轨道交通网络中两条线路以上的换乘车站要做到统一规划,基本网络中的换乘车站要做到同步实施,远期线路的车站要做到规划预留实施条件;研究并提出了网络主变电站、控制中心以及车辆基地等网络资源共享的规划原则和设计方案,达到供电系统和车辆基地布局合理、资源合理利用、综合配置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了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总体目标、网络运营管理架构、安全保障机制和维修保障方式,以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提升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融资模式、换乘的节点设计、资源共享、标准规范以及技术进步、装备国产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西站是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公路长途、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市政交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构成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此文系统阐述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设计与施工要点,以期为同类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已相对成熟,指导了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城市在空间、人口、经济、交通出行特征等方面与超大、特大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对大城市的适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通过分析大城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提出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需求。基于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编制技术流程,结合大城市的需求,从前提研究、方案研究、实施规划三个层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中服务范围分析、线网规模确定、近期建设方案制定等技术内容提出优化建议,以适应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是上海最大的公交枢纽与人员集散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该枢纽中的3条轨道交通线的站台不是一次规划建成的,因此在换乘通道、站台通行能力、收费区布局等方面均暴露出运营规模与客流总量不相适宜之处,给乘客的通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目前现状,以人民广场站为例,开展了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通过行人仿真方案模型模拟,确定了8号线站台改善方案;提出了缓解换乘客流在1号线北侧站厅和2号线站厅通往大三角区域通道上对冲的措施,为今后轨道交通枢纽大客流站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于引入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铁路枢纽站而言,研究综合换乘功能最优的线站位方案是两者衔接的前提和关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铁路枢纽站间常见的2种线站位关系和5种衔接方式,以引入4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重庆东站为案例,基于其枢纽定位、周边规划及现状、线网规划及换乘需求,研究多条城市轨道交通与规划铁路枢纽站衔接的线站位方案。结果表明,两者的衔接应首先考虑换乘便捷,流线组织简单;其次考虑尽量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多条城市轨道交通同时引入时,考虑将与国铁换乘需求较大的线路车站置于国铁站房下方,以缩减与国铁换乘走行距离,同时尽量避免国铁站房下方只设置一条城市轨道交通,以更快疏散国铁突发客流,便于客流组织。然后将其余线路车站置于广场下方,以解决周边城市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和指标需综合考虑客运效果、线网布局、线路走向、与城市总体发展的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设计了涵盖5个层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5个层面分别是城市交通服务、城市空间拓展、居民出行改善、线网自身效率和线网外部效益。同时,对票价票制、交通政策、土地开发、公交衔接和行车间隔等影响效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线路网络效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工作的顺畅与否对于枢纽乃至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以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轨道交通方式在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作为综合枢纽集疏系统的骨干,仍有上升及改善的空间;衔接方式、步行距离等衔接设计因素,收入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乘客特征,显著影响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票证服务及指引服务巩固现有主体客群,利用提高时效性及舒适性的措施争取目标客群,推广轨道交通车站与对外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与统一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肖衍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0):47-51
阐述了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当前轨道交通规模化建设、网络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指出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IP网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网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专网建设软交换网络体系的网络规划,网络演进策略和旧网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目前轨道交通呈现"十字加环,多向辐射"的网络结构,为解决交通问题,研究建设一条轨道交通外围环线,形成双环结构。首先分析轨道交通环线的功能及设置条件;其次,以已建成两条环线的东京都市圈为例,统计站点周边1 000 m范围内人口密度及客流特征,以神奈川县和埼玉县间往返客流为例,着重分析外围环线功能特征,得出环线主要承担换乘功能,且外围环线缓解了内环线换乘压力,加强了组团间联系,影响了城市空间结构;最后,将上海与东京都市圈类比,从轨道交通网络现状和客流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建设外围环线的必要性,探讨在中环附近建设外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因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较早而成为国内既有线改造领域的先行者,其既有线改造经历以及经验教训对国内其他城市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此,首先回顾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历程,主要呈现关注重点逐渐从个体向全局过渡、改造内容逐渐多元化和系统化、契合城市与网络发展目标的改造需求持续深化和拓展的发展趋势。其次,总结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既有线改造工作的要点,改造前以系统思维制定改造计划、改造中以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为前提尽量减少对乘客的影响、改造后积极开展后评估。然后从资金支持有限、内外沟通协调效率要求高、项目管理难度大、技术积累不足等方面剖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既有线改造工作的难点。最后,展望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既有线改造重点工作:探寻更多的既有线改造资金渠道、开展既有线改造项目施工计划与管理机制的改进与创新研究、深化既有线网评估工作、攻关未预留条件的地下车站不停运改扩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