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龙山路雨污合建泵站的改造工程设计。首先,分析了泵站现状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等"四新技术"的采用,解决了泵站改造中的难题。其成果可供其他泵站改造项目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上海市张华浜排水系统的张华浜合流泵站为例,对合流泵站改造的设计要点进行归纳,从而可供其他泵站改造项目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3.
旧城区等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排水系统改造往往面临用地紧张、道路狭窄等问题,泵站的布置模式至关重要。以我国东部某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旧城区排水系统改造为研究对象,提出4种综合改造方案,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认为,采用适度分散布局模式,并采用一体化预制泵站形式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两座排水泵站的改造实践为例,说明泵站改造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市政排水设施功能,而应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可根据泵站功能类型设定不同的提升获得感目标。雨水泵站运行时间有限,可结合周边地块需求及泵站实际情况,将封闭的市政设施改造成开放共享的泵站公园。污水泵站一般需全年运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危险性(如臭气等),可不考虑开放,但应从周边居民嗅觉、视觉等感官度提升方面着手,尽可能消除邻避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泵站技术供水泵因水质等原因造成易堵的问题,针对嘉兴市城市防洪工程4座泵站技术供水泵故障分析原因,采用实施反冲洗、调整取水口位置、拦污栅改造及进行预处理等方法,实现取水畅通的效果,保证了4座排涝泵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国家高度重视水污染工作,面对城市排水泵站的放江水质差的问题,上海规划新建设一批初雨调蓄池。泵站及调蓄池的设计应在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充分对调蓄池内雨水处理和回用、最大程度综合利用土地等方面思考。以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全地下排水泵站及初雨调蓄池为例,通过泵站海绵化改造、调蓄雨水就地处理、回水全面利用(喷泉景观补水、绿化浇灌、道路清洁)、景观提升开放等全方位改造,探索城市排水系统末端设施提质增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大中型泵站机电设备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家对大中型泵站扩建改造方面的研究和潜水电泵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根据笔者的经验,用潜水电泵与传统轴流泵作个详细的比较,并阐述了在扩建设计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对初次选使潜水电泵的工程技术人员可起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如果沿海城市新建污水泵站的设计出现规划资料缺乏、用地紧张、周边环境要求高的情况,应该如何确定新建污水泵站的设计规模、设计扬程,是否增加预处理设施注高程单位为设备选型等这些都是技术的焦点问题。以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某处新建污水泵站为例,该污水泵站采用全地下污水泵站,设计规模为8万m3/d,设计扬程为17 m,工艺流程为预处理+提升设施,干式设备注意除湿设计。通过对该沿海地区现状已有污水泵站的运行情况和新建污水泵站重点设计思路的说明,总结出沿海城市污水泵站的设计注意要点,为沿海地区新建污水泵站的设计与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郑庄子泵站是天津市积水片改造重点工程,郑庄子泵站改扩建工程填补了棉三区域的地块排水空白。郑庄子泵站位于海东东路与国泰道交口,泵站功能包括:收集地块内的雨水排入海河(设计规模8 m3/s);汛期强排护仓河河水入海河(规模6.25 m3/s);非汛期能够引用海河的河水补充护仓河(设计规模3 m3/s)。该工程将对原河道泵房进行改造,同时新建一座雨水泵房。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泵站设计的要点和运行模式,对老城区泵站改扩建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立交排水系统运行流程入手,逐一分析可能引起立交桥下积水的因素,如降雨强度q、径流系数Ψ,汇流面积F,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及下游河道水位,从而判定立交桥下积水的原因;在明确积水原因的基础上,考虑到北京市严重缺水的现实,提出了既能提高泵站系统标准,又能兼顾雨洪利用的"泵站改造+新建调蓄池"的改造思路,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提出了泵站和调蓄池联合的运行方式。五路桥排水系统改造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上海市西干线改造工程的实施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总管及泵站、支管改造、老管处置等工程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市政雨污水工程建设中,泵站工程数量越来越多。防渗作为泵站施工建设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防渗达不到要求,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应用高喷防渗墙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泵站的防渗问题。通过天津市南港工业区南堤路2#雨污水泵站工程施工对高喷防渗墙技术在泵站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蒲铁路立交雨水泵站建于1989年,承担永定门东滨河路下穿铁路桥部分路段的雨水抽升任务。通过分析现况西蒲铁路立交积水原因,总结了下凹式立交雨水泵站及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的技术特点,并提出在设计运行中需关注的相关问题。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第一批升级改造的下凹式立交桥排水系统,设计中对桥区低水收集系统及立交泵站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新建调蓄池进行削峰调蓄,将整体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由设计重现期P=2 a提高至P=10 a。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南区污水输送干线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建成的第一条污水干线,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已陆续发生结构性损坏,亟需改造。南干线改造工程通过对现状箱涵进行非开挖修复、局部管道改建、泵站迁建及改造等方式,恢复并提升干线污水输送能力,提高片区污水输送安全。设计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和方法,为今后特大管涵的改造及提升运行维护管理积累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市中央商务区排水系统的江西中泵站为例,对建成已近60年之久的防汛泵站现状及地区排水系统规划进行介绍,分析该泵站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大修的必要性。对大修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归纳,从而对其他老泵站大修项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既有旧公铁立交桥下不能将地下水顺利排到泵站等问题,介绍了增设U形槽封闭地下水后排明水的维修改造方法,通过计算验证了U形槽结构的厚度、排水系统泄水的合理性,分析了施工注意要点.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维修改造方法既能减少投资,又能为后期的养护管理带来方便,同时节约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已经被逐渐认识与应用,但在排涝泵站工程的建设中尚处于初级阶段,而排涝泵站的特点非常适合于BIM的应用,能给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带来便利。阐述排涝泵站工程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从目前开展的排涝泵站工程BIM应用状况分析项目组织、牵头单位、经费来源、人员配备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BIM在排涝泵站建设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杨浦区松潘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泵站基坑开挖面积约1336m~2,周长约160m,开挖深度14.45m,局部15.70m,基坑安全等级一级,环境保护等级二级。泵站基坑工程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四道水平支撑的支护体系,有效、准确、及时的自动化监测是信息化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某泵站旱流污水截流改造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SMW工法作为围护结构的基坑工程的施工,以及对施工周边的环境和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凿岩台车被广泛地应用于隧道施工中,如何使凿岩台车更好地适用于隧道施工是机械管理人员研究的重点。为提高凿岩台车的设备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对凿岩台车进行了改造与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凿岩台车改造过程中电气方面的技术改造,对凿岩台车泵站起动系统和显示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凿岩台车通过了工业性试验,并成功地应用于青岛烟台LPG项目。实践证明:改造后的凿岩台车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故障率低,故障显示的可读性高,满足施工使用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