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区国省道由于受到地形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道路平纵指标相对较低,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原有道路已无法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对山区国省道进行升级改造,以更好地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道路支持。为此,文章阐述山区国省道改扩建的相关理念及设计要点,并结合实例对山区国省道改造扩建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山区国省道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稳中提质近日,从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客运结构持续优化,货运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前三季度公路水路完成投资1.65万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91.8%。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7026亿元,同比增长12%;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4717亿元和354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4%和1.3%;水运建设完成投资812亿元,同比下降7.9%。  相似文献   

3.
秦淮河及下坝船闸建成时间较早,受当时技术和经济条件所限,船闸主体及附属设施存在一些缺陷和隐患。针对在管理过程所发现的问题,列出船闸的闸门、靠船墩、阀门、照明等船闸设施结构的设计和建造弊病,研究分析成因和技术革新,为船闸大中修、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特点.从实行事企分开、实现预防性养护和合理时机科学决策和编制养护中、长期规划.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和路面质量检测评价制度,以及对大、中修项目实行定额管理,引进养护质量咨询机制,完善合同管理.建立养护质量评价制度及处罚办法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驰 《珠江水运》2007,(3):19-2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市场经济观念不断增强,遵循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的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大胆的改革,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借鉴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菲蒂克”合同条款,对新建、改建、改善等大中修工程项目普遍采用公开竞争性招投标办法,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以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项目投资的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增加和等级的提高,公路养护任务会越来越重,对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公路养护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路养护的需要,公路机械化养护愈加显的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内容及养护机械,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养护机械的差距。初步探讨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机械化养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低碳绿色公路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公路,为推进低碳绿色公路建设,镇江公路部门积极探索低碳生态理念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主动实践低碳公路、绿色交通。文中结合镇江公路低碳生态建设实际,对目前低碳生态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公路低碳生态建设的价值与重要意义,并对实施公路低碳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明 《中国水运》2009,(7):90-91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企业的壮大,公路部门的财务状况也需要不断完善,本文就公路财务管理的目标,原则,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山区公路选线是公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山区公路时常发生边坡坍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是在建设中选线和边坡防护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贵州省铜仁地区迓驾至大兴公路改扩建工程浅谈地质选线在山区公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建设中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烟台公路生态路网建设为模板,构建区域生态公路建设的指标体系,对生态公路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结合襄阳市2010年国省干线公路大修工程实践,对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方案选定、设计方法、设计参数选用等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施工控制过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孙彩虹 《中国水运》2007,7(1):82-83
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一些旧桥陈旧老化,破损现象日趋严重,难以适应日趋增长的交通量需要。本文针对目前桥梁养护状况、管理方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养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雨 《中国水运》2007,5(1):50-51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目前国内外普通存在的路面破坏形式,成为困扰公路工程质量的世界性难题。文中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主要现象及原因,提出了预防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齐 《中国水运》2007,5(7):102-103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并从施工控制方面提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的一些对策,为今后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与常规的路面维修养护技术相比,冷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消除各种路面病害,再生利用旧路面材料,节约资源,减轻环保压力,降低养护成本。文中通过吐乌大(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幸福路口至甘河子段路基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对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大、中修方案。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环保、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投资等优点,在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维修中等到了很多的实践应用,被证实为有效的路面维修方法。本文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类型,介绍了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17.
马运朝 《中国水运》2007,7(2):108-109
高速公路通车后,随即发生路(桥)面泛白粉唧水,沥青路面纵横向开裂,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与断板、桥(涵)墩台开裂等常见性的工程病害。该类病害数量不多,但发生在刚竣工不久,由于高速公路不宜轻易断交通,为其修复造成困难,于是原位无损修复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宣大(宣化-大同)高速公路改建项目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原则、指标及方法。采用人工方法调查路面的损坏状况,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测定路面平整度,摆式仪测定路面的摩擦系数,得出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进而得到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并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值,得到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综合评定宣大高速公路现有路面使用性能,并提出相应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类型及成因,根据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路面破坏形式,包括裂缝、变形、表面损坏和水损坏几种破坏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道路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对指导路面的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大量国外文献,分别从交通量等级、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表处路面及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津巴布韦沥青路面的材料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并与我国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等类似非洲国家的道路交通量非常小,所采用的路面结构主要以低等级路面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