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买方市场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报纸广告、专业DM广告直投、展会营销、大客户营销),企业不仅要承担巨额的广告费,又难于取得竞争优势。而对于汽车维修工具制造企业,由于目标客户特殊,市场上缺乏有效宣传媒体,因此如何走出营销困局成为每一个汽修汽保制造企业思考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环境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为此,我国企业必须转变旧的营销观念,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实施品牌营销策略,不断学习国外企业营销管理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必将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知识营销也势必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营销管理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一个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就是进行专业化分工。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新形势下营销手段必须要满足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当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这种新的营销手段就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本文对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企业实施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适应性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企业CRM中的客户信息量在不断增大并且趋于复杂化,而信息和知识的获得、转化、使用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由此,知识管理(KM)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结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客户知识管理(CKM)。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期,企业实施敏捷性营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证营销工作的准确性,还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文章围绕“敏捷性营销模式的介绍”“新时期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敏捷性营销模式的重要性”“新时期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敏捷性营销模式的构建”“企业实施敏捷性营销模式的注意事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结合新时期背景,分析敏捷性营销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旨在改变企业传统的营销理念、营销模式,提升企业在新时期的市场营销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汽车修理业正处于竞争方式选择的十字路口,很多汽修厂都面临管理改进难、技术提升难、员工稳定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汇集在一起就导致企业盈利难。正如其他成熟行业走过的道路一样,汽修行业正在经历从混乱无序的价格竞争到服务、技术、管理和营销的竞争过程。当价格逐步下降到消费者趋于理性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汽修厂不适应,从而被市场边缘化。而抓住先机,储备了丰富技术、管理和先进营销理念的企业将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从“80-20”效应中我们得知,在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毫无疑问, 这20%的人才算得上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在产品, 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焦点,而创造了企业 80%效益的核心人才,更是成为企业竞争的灵魂。换句话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用好和留住核心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古训证明了这一点,“智力资本=能力×忠诚度”的公式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对核心人才的管理,提高核心人才的忠诚度,成为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为了实现人才与企业之间如胶似漆,不可分离的目标,企业可采取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04年价格战的硝烟之后,厂商和经销商都认识到汽车市场的战火将渐渐转移到汽车的售后服务上。专家预言,2005年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会“血拼”售后服务市场,以期争夺客户资源,保证盈利水平。对整个汽车产业来说,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是企业树立品牌的两大因素;而售后服务是一个长期的利润来源。而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服务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将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增加无形价值的重要环节。市场竞争向售后服务的转移体现了各个厂商营销策略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沈小雨  马亮 《时代汽车》2007,(10):70-72
沈阳得意的是通过发动机厂的建设,企业获得研发和拓展产品线的能力,同时“中中外”的合作模式使企业拥有两个独立的品牌,可以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已开始跨入网络化时代,愈来愈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推动汽车营销的重要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可以预计,汽车产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要形式之一,2011年将是汽车行业网络营销快速发展的一年,汽车网络销售将开创汽车销售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采购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主要的经营环节之一。在微利的时代,企业寻找利润源泉已经越来越难。合理的采购能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即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使销售额成倍地增长。企业的采购管理应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战略中的一个新的着[点。本文从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两方面来阐述采购的利润源作用,分析了目前企业的采购工作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使采购成为企业利润源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不受时空局限的优势逐渐在营销中凸显出来,成为企业发展和转型的新助力。对于服装行业而言,互联网的应用正在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推进服装企业营销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信息化的模式发展。文章以互联网服装个性化定制为着眼点,详细分析了互联网下服装个性化定制和营销的思路和策略,以期为服装行业提升营销业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已开始跨入网络化时代。愈来愈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推动汽车营销的重要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可以预计,汽车产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要形式之一。2011年应是汽车行业网络营销快速发展的一年,汽车网络销售将开创汽车销售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创新与拼搏,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然而,放眼世界,我国汽车工业仍然是大而不强,与主导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规模小、资本少、技术差、成本高、基础弱、效率低,特别是在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和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国外汽车巨头纷纷进驻中国,对中国汽车厂家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现形式来看,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就其内部因素而言,则是人才、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竞争。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收益,往往从扩大销售量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拓展其收益,提高其利润水平,而扩大销售量的根本措施就是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价格竞争的实质是成本竞争,有吸引力的价格背后必定是存在着成本的优势。因而,如何创造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优势,是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对我国汽车企业创造自己的成本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力能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要有高超的营销策略为基础才能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供电企业如何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实现更有效的电力营销,成为当下一个主要的课题。供电企业员工应该具有危机意识,要清醒地看到,未来电力市场必将是以买方为主导的市场,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电力营销的观念,加强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为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准备。当前的重要工作是树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意识,核心任务是创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策略。应该从认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价值入手,形成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措施,真正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提升起到认识强化、方法提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网络推动汽车销售的巨大作用,并将之视为获得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华汽摩配》2005,(5):52-53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当今,企业的竞争已经渗透到文化层面,企业文化成为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企业文化虽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前GE总裁杰克。韦尔奇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用CS战略、品牌战略等管理理论分析工程设计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营销工作;并从建立“学习型组织”、引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去简述工程设计企业如何培养技术队伍。通过下文的论述,可见对于工程设计企业来说,市场和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培养和保持技术队伍的强大,才能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建立企业的品牌,保持市场的占有率,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个企业要获取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走在别人的前面。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将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竞争力,迎接知识经济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在汽修企业中老,板们经常会发出"人才难求,人才难得,人才难留"的感叹,下面这篇文章或许能解除您心中的难题。——编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汽修与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带来的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行为、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进而心理契约管理逐步成为组织变革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