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二元地基基坑降水过程中极易引发的渗透破坏和周边建筑物沉降问题,利用实验室渗流试验装置对基坑降水过程中悬挂式防渗墙和回灌井在控渗和减小坑外沉降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基坑直接降水、设置防渗墙下的基坑降水以及设置防渗墙和回灌井时的基坑降水3种情况下的土体内沿程水位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对防渗墙和回灌井对水位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防渗墙和回灌井的存在可以减小二元地基降水过程中土体内部水力梯度,有效控制渗透破坏的发生条件,同时改善了坑外水位的下降幅度,起到抬升水头控制坑外沉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地铁7号线某站为工程实例,基于该站的基坑规模、地质条件及围护方案,研究悬挂降水过程中地铁车站周边建筑物沉降的控制。通过三维降水模拟及理论公式推导得出悬挂降水施工沉降理论值和基坑降水沉降规律,同时,比选了狭长基坑单基坑悬挂降水与分基坑悬挂降水的沉降值,发现前者引起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比后者大15%~20%。另外,对现场降水试验及施工回灌后各建筑物沉降监测点记录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江漫滩地区基坑内施工降水会引起基坑外各含水层的水位显著下降,而采用回灌对坑外各含水层水头进行补偿是控制周边环境影响的关键。综上研究,针对位于长江漫滩地区,具有周边环境复杂、基坑体量大、岩面深等情况的工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能对周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结合广东一底部为裂隙发育地层的超深大直径工作井建设工程,通过现场监测、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三种方法,清晰的展现了工作井周边地下水水位随基坑开挖的变化过程,由此揭示了该特殊地质条件下工作井开挖对周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规律:基坑的开挖降水破坏了区域原有的水力平衡,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随其施工进程变化;透水层会使水位变化范围变...  相似文献   

4.
某超深圆形盾构始发井基坑因考虑抗浮及盾构始发安全而进行了坑外降水,但引起周边地层较大沉降,按照要求停止降水并恢复原地下水位.在现场监测基础上,采用理论及数值手段,对高水位下该基坑的抗浮及地层渗透系数对围护结构的影响开展研究.研究表明:在不考虑围护结构与地层间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基坑可以依靠围护结构自重抵抗地下水产生的浮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富强路2#框架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顶进法施工过程当中对现场各种项目的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桩轴力监测、涵顶挠度监测、水位监测和地表沉降监测。其中,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是通过典型断面的实测数据来观测其沉降情况;其它的监测项目是选取典型的测点进行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目的监测有效控制了顶进过程中的线路方向和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的控制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讨长江一级阶地承压水位降深设计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原理和地基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对深基坑附属结构进行降水设计和地下水位降深引起的地基沉降评价,研究表明:长江一级阶地层依据承压水理论计算的降水井数量及降水构造符合工程建设要求,降水1.5 d可满足现场作业条件,地下水位降深8 m引起地层沉降为38.4 mm,满足基坑控制值<40 mm的控制要求,但远大于降深6 m引起的地层沉降18.3 mm,所以在实际工程中需精确开启对应的降水井数量,不宜大面积降水,降深取较小为宜,并且降水后应注重地层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按隔水层考虑的粘土层及粉质粘土层,由于其内部存在微结构决定的特殊地下水,在工程中需作降水处理.弱含水层的降水设计计算与富水层不同,弱含水层渗透系数远小于富水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影响半径也远小于富水层,故在弱含水层降水过程中出现井内动水位与基坑底面静水位相差较大的现象.在弱含水层干扰井群降水计算时,不能按各单井等涌水量考虑,且不一定所有井都对计算点水位降深产生干扰.以长春站南北广场地下通道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弱含水层干扰井群降水计算方法,即在确定对计算点产生干扰的井数基础上,考虑各井涌水量不等,推导了弱含水层干扰井群水位降深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具体工程实例中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基坑降水控制系统存在降水不及时,难满足现场土方开挖及施工要求;易导致降水过度、抽水量过大,引起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形位变化;无法实时把控降水,受人为影响因素大,等问题。现将物联网和自动化控制管理与数据分析等功能的DSC控制单元两大技术应用于基坑降水,研发一套基坑智能降水井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据地下水位降幅情况,自动控制降水井开启或关闭;可视化、直观判断临近降水井抽排水是否引起基坑周边道路、建(构)筑物、管线等形位变化,同时显示每口井异常与否,为工人维修降水井提供便捷;以无线网络形式,将现场降水井实际抽水情况及相关参数信息数字化传送到电脑显示界面,达到实时把控基坑降水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基坑降水开挖与交通荷载耦合作用对周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引入考虑渗流及应力场直接耦合作用的有效应力分析法,并结合连续半波正弦曲线作为动力加载函数来对实际汽车动荷载进行模拟,重点就富水砂卵石地层基坑降水开挖及交通荷载作用下地表沉降的时空演化规律展开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降水过程中,降水及动荷载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动荷载对基坑周边浅层沉降的影响大于深层的沉降,这可为临近地铁的施工提供参考,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水位较高、降水困难的垃圾填埋区进行暗挖区间泵房施工技术。通过合理改迁泵房位置,运用深孔注浆进行加固,并在开挖过程中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顺利完成了泵房的施工。竖井周边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稳定,主体施工过程中竖井井壁沉降、裂缝、收敛变形均在容许范围内,废水泵房主体施工安全可控,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整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桥梁水下承台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水的侵扰,造成基坑不稳定,因此如何避免水对基坑的影响一直是桥梁工程中的一个难点。结合工程实践,对水下承台施工中轻型井点降水法的施工方法、应用效果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在桥梁水下承台施工过程中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法将具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长沙地铁1号线省政府车站基坑长464.6m,深20m,宽20.7m.坑址范围分布超过40m深厚层砂卵石,富水性强,基坑内、外水头大,渗透系数大,地下连续墙难以穿越该地层,开挖过程中突水风险高,极易基坑底突涌.提出了多道防线预防基坑突水理念,采用三道防线综合技术(即合理增加地下连续墙深度、袖阀管法加固基坑地层和疏降水技术),预防基坑突水,加强施工监测.监测结果和工程实践表明:综合方法防基坑突水是有效的,该工程基坑突水综合预防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铁工程大多采用明挖法施工,而且基础埋深往往都很大,这就对基坑开挖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郑州市某地铁站为例,从基坑降水、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确保基坑稳定的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介绍了合理的现场抽水试验及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地铁沙柳路车站深基坑开挖所采用的管井井点降水方案的设计情况。按该方案顺利地完成了基坑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年在沈阳施工的几个基坑降水工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软弱的淤泥质土层、粉砂性土层采用土钉墙支护存在地下渗水、基坑降水和边坡稳定难以保证的难题,在南京地铁奥体中心站施工中采用由超前支护、土钉、土体、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复合型土钉支护结构,配合坑外止水帷幕、坑内降水等辅助工法,既实现了土钉墙的功能,又解决了土体的隔水性、自立性,取得一定的工程经验和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某项目基坑基底位于承压水层中,由于受承压水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因隔水层厚度不足导致基底出现涌水涌砂现象,需进行注浆止水,选用多孔同步深孔注浆施工技术。即多孔同步向承压水层中注入水泥水玻璃+速凝剂混合液体,瞬间形成固结体,达到改良土层的目的;通过多孔同步注浆,使注浆混合液体达到互相补充咬合的效果,同时将承压水挤排,形成止水帷幕,能有效的解决承压水层下基坑涌水涌砂现象,并对基底进行了加固处理,在节约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今后类似地层承压水的治理及基底的加固处理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弱胶结富水粉细砂岩极易突水涌砂导致的隧道掌子面坍塌和初期支护开裂变形, 研究了深埋隧道内超前深孔降水方法, 建立了模拟隧道内超前降水的实体模型, 分析了3种降水管和3种抽水泵功率下各时刻模型的水位面变化, 采用三轴试验分析了粉细砂岩在高含水率下的破坏状态。研究结果表明: 降水试验模型切向断面上同一标高测点处中间水头低, 两侧水头逐渐升高, 呈抛物线形式, 反映了超前深孔降水规律; 粉细砂岩在高、低含水率下均呈塑性破坏, 破坏时的轴向应变小于5%;降水过程中地层含水率从20%下降到11%时, 粉细砂岩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达到最优稳定状态, 实现了开挖面无水状态; 隧道内超前降水参数应采用管径为65 mm的真空降水管和抽水功率为7.5 kW的真空泵, 且降水管应布置在超前掌子面20 m的隧道两侧边墙处; 在富水粉细砂岩深埋隧道内超前深孔预先降水并辅以注浆加固, 能够实现开挖期间粉细砂岩稳定, 为隧道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 也避免了大埋深隧道从地表进行深井降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真空轻型井点降水在基坑和浅埋隧道施工中应用较多,但很少在深埋隧道中应用,对其降水效果也难以判断。依托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洞内降水工程,通过降水管如何设计与施工对真空轻型井点在洞内降水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轻型井点降水在深埋隧道能够达到无水施工的效果,保证了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砂层自稳,并对后续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戴忠学 《交通标准化》2011,(16):107-109
通过分析桥梁基础施工的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对基坑开挖安全进行论述,并探讨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监测技术,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