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埃塞俄比亚AA高速是该国首条高速公路,也是埃塞俄比亚首次采用中国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的公路项目。该文总结归纳了中国路基、路面设计规范在该项目的运用情况,并通过研究分析对中国路基设计规范在埃塞俄比亚的推广提出了建议,为从事海外工程企业提供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冬冬  黄猛  彭庭佳 《公路》2024,(2):1-10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是黑山共和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在东欧里程碑式的重要基建项目。从项目特点、技术指标选取、平纵面设计、路基路面、桥涵及隧道工程等方面对项目所遵循的设计原则进行总体介绍,并以路线平纵面为例,从规范指标确定、中黑指标差异和技术指标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为黑山后续项目及中国在东欧地区的公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埃塞俄比亚AA高速公路桥涵结构物的设计特点,并根据该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了DB总承包模式下桥涵结构物设计的主要原则和特点,为今后该国类似的DB项目桥涵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埃塞俄比亚的公路工程设计实践,结合中国规范,笔者对该国规范进行了梳理,并对照实际的应用情况,对几何设计规范进行了描述与对比,以期对埃塞俄比亚后期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桥涵的地基基础设计中,墩台基础的沉降计算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多年来我国桥涵设计中使用的计算方法(见《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不尽合理,因此,交通部在新颁发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中对此做了较大的改进。为了配合新规范的使用,并结合我国目前微机的普遍应用,笔者拟就墩台基础沉降计算的电算问题做一讨论,供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7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是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修订和完善.论述了其中有关的更新点及创新点.同时,对新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看法,目的是更好地完善新规范.  相似文献   

7.
刘晓娣  李会驰  赵君黎 《公路》2021,(1):162-16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现已发布,并于2020年4月1日实施。该规范是对《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的修订,此次修订着重在贯彻"绿色发展"、体现质量安全和完善计算参数等几个主要方面。对规范修订背景、工作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及相关测试验证情况进行介绍,供广大使用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书介绍     
《公路》2005,(4):85-85
书名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条文应用算例《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已经交通部批准 ,于2 0 0 4年 1 0月 1日实施。为了便于应用该规范条文 ,特编著此书供作设计参考。本书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条文应用算例。在设计中较为常用的需要进行计算的条文 ,本书均作了算例。本书可供公路桥涵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公路桥涵时参考。本算例中凡涉及作用 (或荷载 )部分 ,以最新颁布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对新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桥涵承台的计算和构造内容的比较和解读,对日常采用的桥涵承台的计算和构造要求做出了分类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对计算和构造的一些日常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对分别采用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和JTJ 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设计的顶推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可靠度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选取的典型截面的可靠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依据JTG D62-2004规范计算得到的施工阶段可靠指标值比JTJ 023-85规范的结果大,而依据JTG D62-2004规范计算得到的成桥阶段的可靠指标值比JTJ 023-85规范的结果小。  相似文献   

11.
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和(JTGD62-200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99年版和2005年版、ASSHTO-1994规范中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加载龄期、不同的环境相对湿度等其中一个参数变化时对各规范收缩应变、徐变系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结论为:混凝土收缩应变主要与环境的相对湿度有关;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各规范相差较大,铁路规范中徐变系数仅与加载龄期有关,与混凝土的所处相对湿度无关,且其徐变系数相差不大;公路规范中加载龄期及湿度均对其有影响,但湿度对混凝土徐变系数影响更为敏感;在设计和施工中尤其是混凝土前期养护时的湿度应重点关注。综合分析表明,JTGD62-2004考虑参数较多、较为合理,建议铁路规范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的梯度温度荷载进行了重新定义。为研究新旧规范中不同梯度温度荷载对结构受力的影响,以1座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为例,采用QJX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新规范定义的梯度温度荷载对结构使用阶段受力影响较大,使结构受力更偏于安全;旧规范设计的结构可以通过增加梁高来改善结构的受力,使其能够满足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邓科  刘磊  张家锋  张鹏 《公路》2012,(8):65-69
阐述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AASHTO规范中关于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能力的相关条文,指出了三本规范中关于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能力采用轴力近似公式法的异同,并提出了目前《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分别采用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和JTJ 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设计的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连续梁桥进行可靠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靠近边支座1/2跨径范围内截面的可靠指标而言,按JTJ 023—85规范进行计算的结果略大于按JTG D62—2004规范进行计算的结果,其余截面则相反。该结果可为类似桥梁设计和旧桥加固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袁光宇 《公路》1992,(4):34-39
1986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第三章“挡土墙”,系遵照交通部1972年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的原则及参照1975年交通部公布试行的《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老桥规”)的规定编写的。由于在本规范出版过程中更新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正式颁发了)及《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桥规”),因此,路基设计规范中有关挡土墙的章节需待增补与调整,现将修改意见及规范编制中的有关问题简作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标志设计的核心是保证标志能被驾驶员正确的识别和认知,在非中国国家公路项目的交通标志设计时,由于采用文字不同,标志设计尤其是标志版面设计和中国公路标志设计有较大差别。该文通过埃塞俄比亚AA高速公路标志设计,探讨了海外项目交通标志设计的一些思路,可为类似的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1,66(8):152-157
圆形地连墙在基坑开挖期间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是悬索桥锚碇基坑常用的支护形式。目前软土中圆形基坑围护计算相对成熟,而岩质地基中对于圆形基坑土压力的计算则存在较多争议。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中推荐计算模型分别对岩质地基中龙门大桥东锚碇基坑土压力和内力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计算得到的坑内土压力以及坑外土压力均大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计算结果;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两种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的土压力大小差异也在逐渐增大。同时,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计算得到的圆形地连墙最大弯矩值较大,为9 034kN·m;对于较深的锚碇基坑,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弯矩将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项目阐述了运用法国规范进行路线设计的方法;介绍了法国规范路线设计的相应指标;同时对ARP设计规范与中国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了比较,以加深对法国路线设计规范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对非洲援助与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深化,采用中国标准进行设计的国外公路越来越多,中国公路设计规范逐渐步入国际化发展进程。该文结合中国公路设计规范在非洲某公路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中国公路设计规范在非洲应用时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有利于在非洲推广中国标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覆土波纹钢板桥涵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目前各国相关设计规范中针对覆土波纹钢板桥涵的设计方法及其力学原理,针对国道G207内蒙古桑宝公路段K199+480小桥结构,分别应用各国规范进行了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各国现行相关规范在设计方法上均采用相对成熟的环向压力理论,并对施工过程的稳定验算给出了具体规定;根据实桥设计结果,各国规范对该埋置结构的设计结果十分接近,相对于压应力、屈曲应力、连接强度的验算,施工过程要求的板厚较大.建议中国相关规范的制定中对结构计算采用相对成熟的环向压力理论,在施工过程的检算中借鉴加拿大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方法,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检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