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公路》2006,26(5):36-36
2006年9月19日,世界最高桥塔———苏通大桥300.4 m高的北索塔完成封顶混凝土浇筑。苏通大桥是世界首座跨径超千米(1 088 m)的斜拉桥。桥塔塔柱为人字形,由下、中、上塔柱组成,分为68个节段浇筑。摘自:《中国交通报》2006.9.22世界最高桥塔封顶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7月7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蒙西华中铁路公安长江大桥3号墩桥塔最后一节段混凝土顺利浇筑,这是继4月26日4号墩桥塔成功封顶后公安桥建设取得的又一个阶段性胜利,至此,全国首条跨越长江的重载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公安长江大桥主桥3号、4号塔柱施工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为大桥年底钢梁合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8月21日,赤壁长江公路大桥3号、4号桥塔墩承台首层混凝土浇筑完成(见图1),为后续施工创造了积极条件。全桥路线总长11.2km,为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其中长江大桥全长3 350m。3号桥塔墩承台长64m、宽30.4m、高5.5m;4号桥塔墩承台长69.2m、宽34.6m、高5.5m。桥塔墩承台均采用2次浇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沪通长江大桥29号墩混凝土第一次沉井接高圆满完成(见图1)。2015年3月27日安装第一块井壁模板,4月10日开始浇筑,4月23日浇筑完毕。该桥塔墩沉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面积大、井孔多、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由于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过大,分3次浇筑,依次分别浇筑29号墩混凝土沉井第一节中心区、上游区、下游区,共浇筑混凝土6 893.4m3。  相似文献   

5.
南京长江五桥主桥为主跨600m的中央双索面三塔组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内外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采用工厂内分节段制造拼装、桥位现场整节段吊装并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为验证施工工艺的可行性与适应性,开展桥塔足尺模型工艺试验,重点进行钢壳吊装定位、钢筋现场连接、钢壳节段间环缝焊接和混凝土浇筑工序,并测试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温度、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壳节段制造及桥位施工所采用的工艺方案总体可行;钢壳节段现场吊装及混凝土浇筑等作业基本反映实际情况;混凝土温度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能够指导实际施工;混凝土内部变形基本均匀。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3月20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桥塔19号墩第17节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青山长江大桥桥塔浇筑至百米高度(见图1)。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主跨938m,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主梁宽48m,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梁。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桥塔设计采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0月10日,武汉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南桥塔19号墩第一节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见图1),标志着青山长江大桥进入桥塔施工阶段。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采用主跨938 m双塔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方案,中跨为钢箱梁,边跨为钢箱结合梁,桥塔为A形塔,空间索面。桥塔高283.5m,横桥向塔柱外侧斜率为1/9.317,内侧斜  相似文献   

8.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 700m的单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该桥2个桥塔均采用沉井基础,沉井下部为钢壳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锚碇采用外径98m、壁厚1.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桥塔为钢筋混凝土门式结构,1号和2号塔高分别为231.9m和243.9m,采用C60高性能混凝土浇筑;主缆采用直径6.2mm、标准抗拉强度1 960MPa的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加劲梁采用华伦式桁架全焊接结构。在该桥施工中,沉井隔舱区域硬塑黏土层采用搅吸机+高压射水取土的工艺施工,刃脚盲区采用爆破+斜向弯头吸泥机取土的工艺施工;地下连续墙采用液压成槽机和双轮铣槽机进行槽段成槽施工,内衬及填芯混凝土采用逆作法施工;桥塔采用液压爬模施工,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择高压输送泵将C60混凝土一泵到顶;主缆钢丝为国产新材料,按4个阶段组织生产;主缆采用索股混编,PPWS法架设,利用双线往复式牵引系统进行索股牵引;加劲梁采用整体节段制造、吊装技术施工,钢梁节段采用缆载吊机从跨中向桥塔方向逐段吊装。  相似文献   

9.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为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上倒Y形、下钻石形混凝土结构,高210m.根据该桥塔超高、截面大且设置双层主筋的特点,塔座及下塔柱底节8.5m采用现浇模板支架法施工,其余均采用6 m节段液压爬模施工;横梁采用钢管柱支架法、分2层与塔柱结合段同步施工;上塔柱节段采取塔梁同步技术施工.施工时,在塔柱内设置劲性骨架,改进液压爬模系统,在中塔柱两塔肢间设4道钢管横撑;合理配置机械设备,采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技术;并采取桥塔线形测量控制等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该桥塔已于2012年9月14日施工完成.  相似文献   

10.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 120+392+112) 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爬模施工;钢-混结合段高3 m,内部采用PBL键+剪力钉+高强度钢锚杆+高强度混凝土结构形式。在中塔柱设置钢管临时横撑控制塔柱线形及应力;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分层施工,与对应塔柱同步浇筑;钢-混结合段混凝土采用C60细石补偿收缩混凝土+高强度灌浆料,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工厂“2+1”立体匹配制造、“提升站+运输栈桥”钢塔节段转运等技术,并研制15 000 t·m超大型塔吊,实现了钢塔柱大节段的制造、整体滩地运输和吊装;钢塔节段间采用栓焊组合连接形式,通过设置工艺隔板、双面坡口等措施控制了钢塔焊接变形;利用定位桁架临时锁定钢塔合龙段实现了钢塔的精确合龙,定位桁架受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67 m的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H形混凝土结构.该桥桥塔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下横梁采用落地式支架施工,与下塔柱节段混凝土同步浇筑;中塔柱施工时设置2道临时横撑,以改善塔柱施工阶段的受力;上横梁采用梯形桁架施工,与塔柱混凝土异步施工,上、下横梁混凝土均分2层浇筑.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模对桥塔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下横梁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混凝土应力满足规范要求,且可有效降低现浇支架荷载;临时横撑的设置保证了施工阶段桥塔应力及位移均满足要求;上横梁梯形桁架支点处塔柱局部应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21年2月26日,坦桑尼亚新塞兰德跨海大桥中塔——P7号桥塔塔顶合龙段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见图1),P5号桥塔C101/C112号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见图2)。至此,大桥5座桥塔全部封顶,斜拉索安装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28日,沪通长江大桥28号墩中塔柱成功合龙(见图1)。中塔柱合龙段施工共浇筑1 858m~3混凝土,桥塔施工高度达到210m,巨人型中塔柱在长江中的高空"聚首",提前实现了年度重大节点目标。沪通长江大桥主跨1 092m,28号墩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为倒Y形,桥面以下塔柱内收为钻石形结构。桥塔高325m,采用液压爬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8日,湖北宜昌香溪河大桥西桥塔中上塔柱合龙段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西桥塔将全面进入上塔柱施工阶段(见图1)。香溪河大桥在刘家坝村由东向西跨越香溪河,桥梁全长1 079.6m,主跨为470m双塔双桥面组合混合梁斜拉桥(见图2)。西桥塔合龙段高出三峡库区最低水位约160m,主体结构分为2次浇筑,每次作业时长均超过20h。自10月初开始施工以来,历经1个多月,期间克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8月23日,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140号墩钢塔整体段成功吊装就位(见图1)。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为中央平行单索面三塔钢箱梁斜拉桥,桥塔为"海豚"形钢桥塔,边桥塔和中桥塔分别高108.5 m、109.756 m。桥塔塔身分主塔柱、副塔柱、装饰塔段、主副塔柱联系杆及桥塔三角撑五部分。主塔分为Z0~Z12共13个节段,除主塔柱Z0、Z1节段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外,其余节段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3月13日蒙西华中铁路洞庭湖大桥4号桥塔墩最后一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至此,洞庭湖大桥3座桥塔墩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见图1)。同时,边跨钢箱梁也即将顶推到位,标志着洞庭湖大桥即将全面进入主跨钢梁悬臂拼装施工阶段。洞庭湖大桥作为蒙西华中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是跨越湘江洞庭湖湖口的三塔斜拉双线重载铁路桥梁(见图2),是国内首条跨越内湖的重载铁路桥梁。该桥结构设计形式新颖,施工技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17.
沪通长江大桥为4线铁路、6车道公路合建桥梁,主航道桥采用跨径布置为(142+462+1 092+462+142)m的连续钢桁梁斜拉桥。该桥桥塔基础建设条件复杂,根据桥塔基础特性,从结构受力、经济性、施工便捷等方面对大直径钻孔桩基础和沉井基础方案(圆形沉井、矩形沉井)进行比选,最终推荐采用倒圆角的矩形沉井基础。矩形沉井下段采用钢沉井,上段采用混凝土沉井。28号、29号沉井总高分别为105m、115m。标准段井身平面尺寸为86.9m×58.7m(四周倒圆角半径为7.45m),考虑施工便捷,井身竖向分节,标准节段高6m。沉井为平面框架结构,平面布置为24个12.8m×12.8m井孔,封底混凝土厚14m,为确保封底混凝土与井身结构传力,钢沉井底部设置抗剪剪力键。  相似文献   

18.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是世界首例采用钢壳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双向八车道沉管隧道,钢壳制造完成后浇筑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完成管节预制,其中单个标准管节隔仓数量约2200个,混凝土用量约2.9万m3,非标准管节隔仓数量近2000个,混凝土用量最大约2.5万m3.隧道东侧(深圳侧)的4节标准管节和6节变宽非标准管节由S08合同段承担,在...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河惠莞高速公路枫树坝大桥南岸20节段近日顺利完成浇筑,按照进度计划,枫树坝大桥有望今年10月完成主桥中跨合龙,河惠莞高速河源段预计今年底可建成通车。枫树坝大桥是河惠莞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属于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60 m+320 m+160 m,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其中,大桥4号墩索塔高146.5 m,5号墩索塔高140.5 m。该  相似文献   

20.
松原市天河大桥北汊主桥为双塔空间索面自锚式钢-混组合梁悬索桥,跨径布置为(40+100+266+100+40)m,钢-混结合段长2m,位于锚跨距桥塔89m处。单重37t的结合段钢梁节段使用150t履带吊进行吊装。钢-混结合段先安装PBL键,然后安装钢筋,纵向、横向均设有预应力筋。结合段混凝土使用C55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劲性骨架锁定与预应力张拉锁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钢梁进行锁定,对钢梁在温度变化产生的膨胀与收缩都起到了良好的约束作用,控制了钢-混结合段混凝土浇筑和养生过程中内部应力的变化,有效地避免了在梁体浇筑完成后出现的裂缝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