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扬川大桥(Agekawa Bridge)位于日本新潟县东蒲原郡阿贺町小花地,跨越阿贺野川,是国道49号线(福岛县磐城市至新潟县新潟市)上的一座上、下部结构一体的整体式桥梁(见图1)。该桥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方式修建,桥长343.2m,跨径布置为(111.0+127.0+103.0)m,桥面宽(1.25+2×3.50+1.25+2.00)m,平面线形R=∞,纵向坡度为0.75%,横向坡度为2.0%。工期为2008年3月5日~2013年3月29日。  相似文献   

2.
樱小桥(Sakurakobashi Footbridge,见图1)位于日本东京都中央区,横跨朝潮运河,连接晴海区的赏樱游步道和胜哄区的桥头公园,是一座人行桥。结构形式为PC 3跨连续刚构桥,桥长87.8 m,跨径布置为(20.7+45.0+20.7)m,桥面净宽4.5~5.5 m。纵向坡度为4.83%,横向坡度为1.0%。荷载为人群荷载。  相似文献   

3.
正东港临港大桥位于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小名滨港内,连接小名滨港3号码头和新建的东港国际物流中心(人工岛),是一座5跨连续PC低塔斜拉桥(见图1),桥长510m,跨径布置为75m+3×120m+75m,纵向坡度为+5.0%~-5.0%,横向坡度为3.0%~1.5%(凸形纵坡度)~2.0%,平面线形为R=280(圆曲线)~R=∞(直线)~A=160(缓和曲线)~R=480(圆曲线),设计荷载为B活荷载,上部  相似文献   

4.
桥梁资讯     
《世界桥梁》2020,(2):94-98
日本牧港高架桥牧港高架桥(Makiminato Bridge)位于日本冲绳县浦添市牧港地区,是国道58号浦添北道路上的一座2联高架桥,桥长691.9m。其中一联为4跨连续刚构混合梁桥(见图1),桥长476m,跨径布置为(73.1+190.0+130.0+81.1)m。荷载为B活荷载。桥面净宽12.27~17.974 m,纵向坡度为0.4%~4.9%,横向坡度为4.0%~5.0%。工期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  相似文献   

5.
<正>白砂川桥(Shirasunagawa Bridge,见图1)位于日本群马县吾妻郡长野原町,是修建八场水库时改建公路上的一座桥梁,横跨白砂川、国道、町道以及JR吾妻线,为长210.75 m的2跨连续PC低塔斜拉桥。该桥跨径布置为109.0m+98.75m,桥面宽度为16.0~19.0 m,荷载为B活荷载,纵向坡度6.0%,横向坡度1.5%~5.0%。工期为2013年5  相似文献   

6.
正吉野川大桥修建在东西向流经日本德岛县的吉野川河口,是一座桥长1 693.5m的15跨连续PC箱梁桥(见图1),跨径布置为(95.5+11×130.0+78.0+2×45.0)m,桥面净宽9.52m,梁高3.0~8.0m,横向坡度2.5%~3.0%,平面线形为R=  相似文献   

7.
<正>西班牙2011年3月修建了一座自锚式悬索桥,横跨埃布罗河,桥长250m,跨径布置为(69+112+69)m。桥塔高8.0m,主缆的垂跨比控制在1/15。4根主缆穿过刚性的中腹板支承主梁,没有设置吊索。主梁为抗扭性能高的钢箱梁,伸出桥面的中腹板作为中央分隔带将机动车道和人非机动车道分开。平面线形为直线,纵向坡度为曲线坡度,为确保高12m、宽60m的通航净空,桥台处的纵向坡度最大,为7.5%。  相似文献   

8.
正1961年6月,在日本兵库县连接芦屋市和有马温泉的芦有道路上修建了一座铝合金桥梁——金庆桥。该桥是日本首座采用焊接和铆接的铝合金桥梁,也是日本现存时间最长的铝合金桥梁。桥长20.6m,跨径20m,桥面宽7.12~8.16m,纵向坡度5%,横向坡度1.4%~6%。设4道主纵梁,主纵梁中心间距3×2 020mm=6 060mm,梁间设剪刀  相似文献   

9.
正豆谷大桥位于日本富山县南砺市利贺村大豆谷地区,是一座中承式钢拱桥(见图1)。桥长259.0m,跨径布置为217.8m+39.8m,桥面宽9.7m(净宽8.5m),桥面横向坡度为2.0%。全桥钢重2 951t。工期为2014年12月23日~2018年7月31日。该桥是利贺水库建设的配套工程,水库建成后,将作为国道471号支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新名神高速公路从名古屋市到神户市,全长174km,其中川西IC至高柜JCT、IC区间2017年12月通车。芥川大桥位于大阪府高柜市,是一座腹板为蝶形预制板的箱梁桥,分为两幅修建,上行线为3跨连续刚构蝶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桥长161.0m;下行线为6跨连续刚构蝶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桥长348.0m。桥面净宽10.01m。  相似文献   

11.
刘海燕 《世界桥梁》2024,(2):128-129
<正>日本九头龙川大桥(Kuzuryu-Gawa Bridge)位于北陆高速福井北JCT(互通立交)的北侧,结构形式为(3+2+3)跨连续钢板梁-RC桥面板组合梁桥,全长454.9 m, 上、下行线分幅修建,单幅桥面净宽10.51 m。4片钢梁中心间距3.0 m。该桥1975年建成,已使用40多年,受车辆大型化、交通量增加、冬季防冻剂盐害等影响,桥面老化、损伤严重,因此将既有的RC桥面板替换成预制PC桥面板。  相似文献   

12.
日本长谷桥     
正长谷桥(Nagatani Bridge,见图1)位于日本山阴近畿高速公路1区间的滨坂道路上,桥长94 m,跨径92.0m,是一座简支组合桥面板钢桁架桥,主桁架高5~10 m。荷载为B活荷载。桥面净宽10.76m,纵向坡度为0.30%,横向坡度为2.91%~3.70%。组合桥面板由夹层型复合桥面板(SW桥面板)和PC桥面板组成。该桥采用缆索吊机施工,工期为2015年3月12日~2016年12月28日。  相似文献   

13.
东港临港大桥位于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小名滨港内,连接小名滨港3号码头和新建的东港国际物流中心(人工岛),是一座5跨连续PC低塔斜拉桥(见图1),桥长510m,跨径布置为75m+3×120m+75m,纵向坡度为+5.0%~-5.0%,横向坡度为3.0%~1.5%(凸形纵坡度)~2.0%,平面线形为R=280(圆曲线)~R=∞(直线)~A=160(缓和曲线)~R=480(圆曲线),设计荷载为B活荷载,  相似文献   

14.
正道扩建,在长崎芒塚IC至长崎多良见IC间修建日见梦大桥(Himiyume Bridge)Ⅱ期线(见图1)。Ⅰ期线建成于2004年,Ⅱ期线结构形式与Ⅰ期线相同,为PC3跨连续刚构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桥长373.5m,跨径布置为(91.0+182.0+98.0)m,荷载为B活荷载。横向坡度为2.076%~2.5%,纵向坡度为2.5%。桥面净宽9.75m。主梁为单箱单室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腹板为波形钢腹板。全桥主梁等高,梁高4.0m,采用悬臂法施工。双塔双索面布置,桥面以上塔高19.8m。采用壁式桥墩,基础为12m的明挖扩大基础。  相似文献   

15.
1 概 述 箱梁模板设计,必须根据箱梁的结构、形状、尺寸等参数及其变化进行,为此先介绍大桥概况。 衡阳湘江公路大桥是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桥为55.5m+3×85m+55.5m,桥宽22.5m,其中车道宽18m。上部构造断面型式为单箱三室,箱梁顶面横向坡度1.5%,纵向坡度2.5%。 0块断面构造见图1,1至12块断面见图2。 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其腹板、底板厚变化及分块见图3。2 定型组合钢模板简介  相似文献   

16.
<正>九年桥位于日本岩手县北上市下鬼柳四地,横跨和贺川,是一座混凝土桥梁,建于1927年2月。该桥已经使用了近80年,其上交通量仍较大。为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对该桥进行维修加固,并在其一侧新建一座人行桥。人行桥桥长331.0m,跨径布置为(51.5+51.6+51.6+44.8+44.8+44.8+44.8+40.7)m。为快速、近距离施工,人行桥基础采用预  相似文献   

17.
<正>施普雷河新桥(New Spree River Bridge)位于德国柏林,由2座横向间距3.9m的东行桥和西行桥组成,桥梁结构形式均为5跨连续钢桁梁桥。施工中的施普雷河新桥如图1所示。2座桥桥长均为415m,跨径布置为(45+70+102.5+157.5+45)m,在平面和立面均呈曲线形。桥面板为混凝土桥面板,桥面宽均为12.5m,其中车道部分宽6m,自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14年底,全路共有隧道11 516座,约10 482.152 km。其中,全长3 000 m以上的隧道共有742座,约4 572.719 km(其分布情况见全路长隧道分布表);全长500~3 000 m的中隧道3 708座,4 396.430 km;全长500 m以下的短隧道7 066座,1 513.001 km。最长隧道是青藏线k296+85关角1线(关角2线)隧道,全长32 690 m。  相似文献   

19.
钱志晖 《公路》1993,(6):28-29
1 工程概况浙江省富春江富阳大桥,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要交通项目。大桥位于富阳镇城东富春江渡口处。主桥长890m、宽10m+2×1.5m;新建接线公路长4.75km,其中有大、中桥3座,总长390m;还有14.35km的旧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技术改造。主桥上部为跨径52m+3×80m+52m的单箱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南引桥为15×35m预应力混凝土T梁。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35mT梁,每孔6片,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黔桂线加必屯—拨贡区间K194+475~+625地段,堑顶以上是上陡下缓的自然山坡,缓坡带坡度为40°,坡面有0.2~1.0m厚的覆盖层,植被十分发育;陡坡带坡度在70°左右,高出路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