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海晨  祁峰  郭平  胡苗 《中外公路》2011,31(6):238-240
为系统地评价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降温幅度,采用马歇尔击实、旋转压实(SGC)法成型试件,通过体积指标来评价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降温特性,并采用和易性试验仪直观地检测了温拌混合料不同温度下的工作和易性.结果表明:马歇尔击实法不适合用来评价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特性;旋转压实能较好地评价乳化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佳拌和及施工温度,和易性试验...  相似文献   

2.
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研究不同压实方式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以AC-13F为例,分析了成型方式和压实次数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并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压实法成型的试件密度大于击实法;在压实次数为50次时,试件体积参数对成型方法和沥青混合料类型均不敏感等,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对比参数.  相似文献   

3.
陈伟  王林  胡宗文 《公路》2012,(3):117-121
首先采用马歇尔设计法对温拌SBS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然后利用旋转压实仪(SGC)成型温拌混合料试件,根据体积参数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的成型温度,最后采用冻融劈裂试验与汉堡轮辙试验对温拌混合料与热拌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温拌混合料可以采用与热拌混合料相同的配合比,利用旋转压实法确定的温拌SBS沥青混合料降温幅度可达35℃,并且其水稳定性能与热拌混合料相当。  相似文献   

4.
袁庆  吴超凡  曾梦澜  张继森 《公路工程》2015,(2):155-158,162
采用旧沥青路面RAP材料掺量为25%、55%、85%的再生AC—13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定量了研究道路Evotherm DA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特性。60℃马歇尔试验与车辙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热拌相比,温拌混合料也均满足规范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及车辙试验动稳定度要求。温拌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随拌和与压实温度降低而降低,平均低19.1%;温拌混合料的马歇尔流值通常随拌和与压实温度降低而提高,平均高10.9%;热拌与温拌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均随RAP掺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温拌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高于对应热拌混合料的值,平均高20.3%。  相似文献   

5.
石灰岩集料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但不同地区石灰岩集料路用效果不同。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试不同石灰岩的矿物组成,同时采用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测试不同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石灰岩中过多的白云石含量会使石料与沥青黏附性降低,同时也使得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温度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选用有机降粘剂Sasobit制备温拌沥青,并成型马歇尔试件,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以及马歇尔试验,分别研究了掺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对比、击实温度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拌剂Sasobit能改善沥青的性能,3%掺量下的温拌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沥青的高温粘度,使拌和与击实温度下降15~25℃;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随击实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马歇尔击实法和旋转压实法(SGC)温拌沥青混合料(WMA)试件,分析在不同温度下成型的WMA试件的压实特性及试件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室内成型WMA试件宜采用SGC法;通过测试不同存储时间时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提出WMA室内性能测试宜采取成型后常温静置2d的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等技术指标的分析确定施工温度,结果显示SGC法的计算降温幅度更明显,采用该方法确定的施工温度与生产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设计了添加Thiopave温拌再生剂的AC-20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动态蠕变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评价其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低温性能,并将其与普通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hiopave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适用于大中修路面工程。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12)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温拌特性,利用马歇尔击实试验平台,通过变化击实温度,开展了沥青混合料的变温击实试验。选用3种同品牌温拌沥青(ACMP1、ACMP2、ACMP3)和2种热拌沥青(70号基质、SBS改性),制备了AC-13C型沥青混合料,测试了马歇尔试件的压实度和稳定度,分析了二者随击实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ACMP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温拌效果。结果表明,在击实温度90℃~150℃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和稳定度随着击实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长;相同击实温度时,黏度较小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大的压实度,反之亦然;相同压实度时,ACMP沥青混合料的击实温度比热拌沥青混合料低11℃~24℃,具有良好的温拌性能;马歇尔变温击实试验,可以用来评价沥青的温拌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温拌沥青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解决热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难以压实的问题。将温拌沥青混合料用于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针对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CA)温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展开研究,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研究ECA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ECA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低温性能提高约10%,水稳定性略有降低,但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结合沪渝高速公路上海段ECA-10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预养护工程,介绍ECA-10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Superpave旋转压实法与马歇尔击实法分别制作温、热拌沥青混合料试件,分析温拌和热拌混合料的指标参数变化以及变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温、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以及冻融劈裂强度等都有变化,其中温拌沥青混合料指标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这说明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好的可压实性,更适合揉搓方式进行压实。实际工程碾压时,适当地增加胶轮碾压,在碾压工艺中的比例会达到更好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Evotherm温拌SBS改性沥青,结果表明,Evotherm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不大。采用旋转压实和马歇尔击实对Evotherm温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votherm温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可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30℃左右。温拌混合料的水稳性能较热拌沥青混合料有所提升,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从93.5%提高到95.2%,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从83.8%提高到86.4%;高温稳定性能有所提升,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从7 314次/mm提高到8 023次/mm;低温抗裂性能变化不大。总体来说,击实温度145℃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普通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分别制备温拌与热拌GAC-20沥青混合料,通过标准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肯塔堡浸水飞散试验、车辙试验、GTM旋转剪切试验和单轴贯入试验,评价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温拌剂对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改善作用更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差别不大;温拌剂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影响不大,水稳定性及高温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近。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组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研究了马歇尔击实次数、沥青发泡用水量、沥青含量和击实温度对水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能的影响,得出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设计组合为双面击实75次,发泡用水量1.5%,沥青含量4.9%,击实温度130~135℃。在此最佳配合比设计组合下成型的马歇尔试件相关体积性能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差异很小,能够实现降温10~15℃,为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2)
研究了水泥水化产物中钙矾石(AFt)对水泥强度、乳化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水化产物的物相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水泥熟料强度和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呈倒V型变化,石膏掺量3%(以SO_3为标准)时性能最好;添加石膏后水泥熟料水化产物中出现AFt,而且随着石膏用量的增加,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中出现更多AFt和Ca(OH)2,适当含量AFt穿插在水化产物中促使其内部结构更加密实,有助于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侯曙光 《公路》2011,(10):188-191
为研究热拌及温拌沥青混合料降温特性,采用车辙板试件进行试验,分别在110℃和130℃初始温度条件下,测试热拌沥青混合料、“路博”温拌沥青混合料和“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降温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初始温度越高,降温速率越快,初始温度为110℃和130℃的车辙板经25 min后温度接近,分别为66℃和68℃;...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1,66(9):79-87
为探究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沥青温度和发泡用水量对沥青发泡效果的影响。并基于最佳发泡条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压实温度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变击实功马歇尔击实试验探究了压实参数随击实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发泡用水量对沥青发泡效果影响较大,当用水量为3.6%时,混合料内部残留水最少,压实效果最好;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可降低30℃,减少了约14.3%的CO_2和5.6%的苯可溶物排放;随着击实次数的不断增加,压实度和稳定度分别呈幂函数与线性增长,当连续击实次数100次时,试件变得较难以击实;基于压实系数模型计算得到,泡沫沥青混合料达到最佳密实度所需的最小击实次数为155次。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泡沫沥青温拌技术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及沥青路面设计厚度的影响,通过力学-经验路面设计指南(MEPDG)软件对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WMA Foam)路面和热拌沥青混合料(HMA)路面在相同设计条件下的车辙、疲劳开裂以及国际平整度指标(IRI)等进行预测比较,并根据MEPDG路面设计方法分别得出了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在相同情况下的路面设计厚度。结果表明:采用石灰岩碎石作集料时,WMA Foam与HMA表现出相近的性能。而对以天然砾石为集料的PG 64-22原样沥青混合料,发泡沥青温拌技术的采用使得混合料的车辙深度和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比HMA混合料有显著增加。此外,采用天然砾石和PG 64-22原样沥青的温拌发泡沥青路面设计厚度远大于对应热拌沥青路面的设计厚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由不同马歇尔击实次数成型得到的密实度比随击实次数变化所形成的密实曲线,与旋转压实一次成型得到的密实曲线作比较,以此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由马歇尔击实和旋转压实密实曲线、密实度斜率和密实度能量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用旋转压实法成型时能够体现出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更好的可压实性,而马歇尔击实成型时则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石灰岩矿粉作为碱性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从降低矿粉的表面能方面考虑,采用了钛酸酯偶联剂对石灰岩矿粉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马歇尔、浸水马歇尔试验,以及车辙试验,对改性后的矿粉进行了路用性能研究.试验表明,一定用量的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石灰岩矿粉,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水稳定性,其中,用1.5%的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石灰岩矿粉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