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型防护网在山体危石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铁路一般采用主、被动柔性护网,用量大、投资多,产生的落石难于清理。针对山区铁路线路上的山体和边坡特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全站仪配合联测,对边坡进行三维扫描,获得地形、地貌和裂隙的分布,并分析落石运动轨迹,得到了落石的跌落速度、弹跳高度、冲击能量等主要参数,根据分析结果,选用引导型柔性防护系统,不仅能减少防护面积,节约工程造价,还能保证防护效果。该方法在铁路边坡防护工程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隧道洞身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排水问题,以叙永至毕节铁路、西安至成都高铁、改建成都至昆明铁路隧道工程为工程依托,采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洞身排水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身排水应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基于不同环境条件,提出5种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分别为盲管+沟槽排水方法、侧沟连接排水方法、集水廊道排水方法、过水涵洞排水方法及泄水洞排水方法。盲管+沟槽排水方法适用于一般地段,侧沟连接与集水廊道排水方法适用于地下水单侧集中出水地段,过水涵洞排水方法适用于隧底施工揭示岩溶过水通道地段,泄水洞排水方案适用于隧道沟槽排水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地下水强烈发育地段。5种排水方法各有优缺点,隧道排水设计应根据环境条件、投资大小、排水效果等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合适的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昆明市北厢工程西线东段K0+145-K0+300段右侧边坡成功采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挡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了研究,提出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设计计算方法与施工要点。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不仅适宜于高填方地段边坡的支挡工程,也适宜于开挖边坡的支挡工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作为一条重载铁路,设计活载采用中-活载(2005)ZH荷载(z=1.2);瓦塘至洪洞北段,地形地貌差异较大。以南吕梁山隧道为界,南吕梁山以北铁路沿线沟壑纵横;以南位于汾河阶地,地形较开阔。综合考虑气象、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等控制涵洞选型的因素,对涵洞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及工程造价等三个方面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南部铁路通道涵洞的选型原则。研究结论:(1)对全段涵洞的交角、填土高进行统计分析,沿线涵洞的分布以高填方涵洞为主,故有必要对涵洞的形式进行比选研究;(2)通过涵洞布置原则的比较得出:盖板涵适用于沟床纵坡较陡、水流量较大冲沟的路基,框架涵适用于沟床、交叉道路纵坡平缓的平原低路基上,结构整体受力好,圬工量小;(3)填土高度小于6.0 m、涵节错台小于10 cm、地形比较平坦的工点宜采用框架涵,地形山高沟深、沟床纵坡陡峭的地段推荐采用盖板涵或肋板涵;(4)本研究结论可为山岭地区的涵洞选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龙脖山隧道下穿铁路既有线及涵洞施工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脖山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5股道、铁路排水涵及行人盖板涵,施工风险较大。为评价隧道施工对铁路线和既有涵洞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转换进行了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地表沉降和既有涵洞的附加变形。在此基础上,就工程施工控制措施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陡坡地基上高填路堤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采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找出了荷载作用下陡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滑动破坏面出现的位置及形态。通过对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极限分析上限法进行研究,根据折线形滑动面形式建立机动容许速度场,推导计算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及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运用此方法对斜坡地基上不同斜坡坡度、不同填土高度、不同路堤宽度以及不同路堤边坡坡度的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各个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筑高度和顶面宽度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斜坡坡度的影响,而路堤边坡坡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建议在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斜坡坡度、填土高度、路堤宽度、路堤边坡坡度、极限承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7.
我国即将建设以川藏铁路为代表的一大批复杂艰险山区的高标准铁路。受地质条件及电力系统影响,牵引变电所的接地设计将面临地形受限、高填方、土壤电阻率高、短路电流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基于CDEGS软件建立的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分别对常规接地网、深井接地、外引接地以及提出的双层接地网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和指标考核,分析接地电阻、接触电势校核以及经济指标的对比。数据显示常规、深井及外引接地方式在地形受限的复杂环境中效果不明显,而双层接地网结构在经济、技术综合指标中最优。该方式在西成高铁的秦岭山区牵引变电所应用,效果非常明显,证明双层地网结构非常适合在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高填方地段的牵引变电所采用。  相似文献   

8.
涵洞顶填土压力的讨论及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多次对涵洞变形产生原因的分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涵顶填土的作用较为突出,涵顶填土压力的计算,直接关系到结构设计。本文对铁路与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有关填土荷载的计算作了介绍和对比,并提出相应的合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涵洞接长广泛应用于既有铁路改造及增建二线铁路中,斜交盖板涵接长是其中特殊的一类。根据已建成的增建渝怀二线21座斜交接长涵洞,首先按孔径、斜交角度、填土厚度分类汇总;然后采用MIDAS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盖板裂缝及应力;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并结合不同工程实际条件,总结出5种斜交盖板涵洞接长方案。实践证明,这5种方案对铁路运输影响小,施工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10.
介绍莘朱路下穿立交在地形复杂地段,有地铁、铁路、轻轨和小高层建筑物的影响下的施工技术,并且首次在单孔便梁下顶进三孔框架涵。  相似文献   

11.
在山区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裸露的破损山体边坡,未防护的边坡危及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品质。本文结合贵阳国际城项目实际,经过大量的山体边坡类型考察和边坡生态修复模式调研,将山体边坡类型在原有类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坡度、坡体结构材质、风化程度等作为分类指标,主要分成纯土质边坡、纯岩质边坡、风化岩质边坡、喷混凝土质边坡四类,并且针对每一种类型边坡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修复模式。可为今后类似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景观策划、破损边坡绿化及生态修复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大的中西部山区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工程修建引发的滑坡也不断增加.滑坡属不良地质,对工程影响极大.因对滑坡认识不足而在工程建成后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屡有发生,正确认识滑坡,对其稳定性做出正确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博尔博松工程滑坡经验教训,分析滑坡形成机理,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对保障铁路建设,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山区铁路选线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顺层斜坡地段不宜"大填、大挖",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在顺层斜坡地段修建工程时,临时支护措施要加强,长大顺层斜坡地段线路应以绕避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比研究黄土地区铁路涵洞和公路涵洞出现的病害特征及其差异性,以青海省境内黄土区的高等级公路408座涵洞和兰西铁路59座涵洞为调查实例,对其病害类型、发育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出现的病害类型主要有8类,分别是涵洞下沉、涵顶路面开裂、翼墙沉降开裂或倾斜错位、涵节错位或填缝脱落、基础开裂、内部积水淤塞、进出口积水淤塞、涵背填土塌陷等。相对于公路涵洞病害,青海东部黄土地区兰西铁路涵洞病害类型比较单一,出现的病害类型主要是涵洞内部积水和进出口积水等。发育程度以轻微居多,中等病害的比例很小,严重病害的比例极其少有,基本没有出现涵顶路(轨)面开裂或沉降的情况。公铁涵洞病害差异性是由涵洞结构自身特征、荷载及受力特征、地基岩土体特性、施工因素、管养模式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应对公铁涵洞病害类型及其发育程度的划分标准区别对待,同时应考虑特殊岩土体地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铁路既有线钢筋混凝土涵洞实际的受力特征,评估其对重载运输的适应性,理论分析涵洞活载储备量以及货车参数、冲击作用、疲劳荷载对涵洞受力的影响;通过某重载线路的大轴重列车试验,测试大轴重试验列车和运营列车通过时钢筋混凝土涵洞的静、动力响应。结果表明:30t轴重货车对涵洞的作用效应超过运营列车;大轴重列车通过时,理论上小跨度涵洞的活载储备量明显不足,但实测状态良好涵洞的受力水平较低,仍具备一定的承载潜力;涵洞跨中挠度、钢筋应变与大轴重货车的轴重、邻轴距直接相关,而与列车运行速度、货车长度关系较小;实测涵顶填土厚度大于1.0m的涵洞仍受到活载的竖向冲击作用,但动力系数并未随着货车轴重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且实测列车活载在涵顶填土中的扩散范围大于按现行铁路规范计算的结果。需要对铁路涵洞动力系数、荷载分布等的计算理论开展进一步研究,以使其进一步地完善;在既有线上开行大轴重列车之前,应对涵洞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合理的改造范围。  相似文献   

15.
襄渝铁路新建二线马鞍山隧道进口滑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勘察、选线时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指出隧道洞口选线时应避免的位置。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及滑坡性质,提出治理措施。研究结果: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铁路选线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结论:存在顺层或不利结构面时,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严禁对坡体下部进行大面积坡脚开挖,必要时应进行稳定性检算和分析论证,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对于路堑两侧基岩性质相差较大或路堑、隧道段存在极软岩的情况,开挖时应进行必要支挡工程并进行边坡监测;路堑两侧土层较厚时,应先进行支挡工程,并加强对两侧边坡的监测;铁路选线时应避开两侧边坡有较厚土层或两侧岩性相差较大的沟槽;隧道洞口尽量远离沟槽,并选择基岩出露良好、无不良地质处;对于路堑边坡,在勘察阶段应调查至两侧的坡顶及坡底,必要时应翻过山顶。对于路堑边坡应布置足够钻孔,必要时可离线路较远。对于两侧岩性差别较大,存在顺层地段、尤其是沟槽的情况,在设计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福建省境内既有的铁路屡遭台风、暴雨的袭击,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给低标准的山区铁路路基边坡造成了严重的水毁破坏,铁路行车多次中断。在整治、恢复铁路受损路基的过程中,土钉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土钉墙的作用机理、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要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朔黄铁路K549+014涵洞出现的混凝土腐蚀风化严重,沉降缝普遍渗水泛白,沉降缝处剥落露筋,边墙剥落露筋,中墙沉降缝周围混凝土鼓起、剥落等病害现象,提出了对应的套涵加固技术,论述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及适用性。实践证明,该方法应用于铁路涵洞加固,不影响运输,投资少,施工安全、快捷,可对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接长涵洞防护桩施工时,需在铁路营业线路基边坡上人工开挖防护桩,施工对土体扰动势必对周围土层的位移和内力产生影响,进而对营业线路基产生影响。铁路运营部门为避免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受列车振动影响,造成塌孔等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列车经过时需限速,但对于具体限速值无明确规定和参考依据。为进一步明确人工挖孔桩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开挖时各单元应力释放的过程,计算路基位移及下沉量,最终确定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列车通行该区段时可以不限速。  相似文献   

19.
既有铁路复线工程并行地段小间距的框架涵接长施工,通常采用线路加固条件下的原位现浇施工法。该方法周期长,工序多,对既有线干扰大,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本文结合宁启铁路复线电化工程斜交斜做框架涵接长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慢行点内用便梁加固线路顶进接长框架涵的快速施工方法,即先在既有线路基坡脚以外预制框架涵,在用便梁加固线路、确保行车安全的条件下,线路限速的慢行期间,拆除梯形节,顶进预制框架涵。对该方法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铁路黄土隧道洞口在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山体滑坡。本文以一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洞口山体滑坡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滑坡形态、施工影响、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总结关于黄土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经验与管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