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分析了美国解体消能标志的设计指标及其标准,考虑中国公路及车辆的实际情况,结合解体消能标志和普通交通标志的异同,提出了适合中国的路侧解体消能标志防护车型与重量、碰撞速度和速度变化值、碰撞点高度及解体后底座高度等指标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2.
国际区域性经济合作促进了中国国际通道的建设,但中国与周边邻国交通标志设计规范的差异使得国际通道交通标志的设置面临许多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中国、越南和泰国的交通标志设计规范,研究三国在标志分类、标志样式和颜色、标志尺寸、标志图案与意义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国际通道的特点和各国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认知习惯,为中越和中泰国际通道交通标志的设计提供建议,并为其他国际通道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盐中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计优化的做法,从标志设置的根本目的出发,对指路标志信息选取、公益标志设置、限速标志的功能划分等方面进行了标志设计的优化,标志防盗设计和节能考虑(太阳能标志)方面也进行了优化设计,体现了安全、以人为本、环保、舒适的公路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4.
公路标志与铁路和航道标志一样,对于保证交通运输安全有着要重的作用。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设计准则”曾明确规定,为保征行车安全及指示行车方向,在公路沿线应设置交通标志和指路标志。实际经验证明,在公路沿线设置标志,对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便利旅客、美化路容都有良好的效果。过去所使用的公路标志多是用木料制作,容易损坏,  相似文献   

5.
美国州际公路交通标志的设计与使用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美国MUTCD及SHS相关标志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综述了美国州际公路交通标志的设计要点及部分使用现状,通过与中国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使用状况进行对比,指出了中国高速公路交通标志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美国交通标志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刘丽 《华东公路》2011,(6):80-81
通过对河北省沿海公路北戴河至秦唐界段改建工程项目的分析,介绍了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的方法,并针对"点"的层面进行重点分析论述,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和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道路交通标志的服务功能和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文章选择具有行为约束性的限速标志和警告标志,研究这两类交通标志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限速标志影响下的速度选择模型,建立了警告交通标志影响下的驾驶行为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驾驶员在限速和警告交通标志影响下的驾驶行为特性,为交通标志的合理设计设置和交通安全行为的管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结合国内外对于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的成果,通过标志的视认几何模型推导,探讨了高速公路交通标志在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安装角度,如何选择标志面上的反光材料,从而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性,确保交通安全。对交通标志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G213线川主寺至汶川公路灾后复建工程交通标志设计的论证分析,期望能为四川省国省干线公路的交通标志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路交通标志是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公路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本文通过交通标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引导,使公路使用者顺利快捷的抵达目的地,促进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的需要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出具技术评价报告。本文针对非公路标志设置的关键指标参数展开研究,从交通安全、结构安全两方面入手,基于人机工程学与结构学理论,提出了柱式结构非公路标志指引方法以及与交通标志的设置间距;高耸式结构非公路标志的版面要求、结构设计要求等关键指标的控制技术要求。本研究成果可为非公路标志的技术评价及公路管理机构行政审批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标志信息过载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信息论和驾驶员视认心理角度,提出交通标志信息量的度量标准,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交通标志信息过载阈值;根据信息过载的属性,分为信息数量过载和信息质量过载,建立路段交通标志信息量过载阈值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速度对应的路段交通标志信息量数量过载阈值及其建议阈值;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的标志设计为实例,为设计、管理人员提供可参考的道路交通标志信息过载阈值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度量的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曹鹏  吴文静  隽志才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9):118-120,130
将信息理论运用于解释交通标志信息的传递过程,建立了交通标志的信息传输模型。运用信息熵方法将驾驶员接受的标志信息进行量化,并以长春市区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该方法评价现有交通标志的信息传递质量。结果表明,利用信息度量方法对交通标志视认性进行评价可以有效衡量标志的设计质量,有助于标志设计者从驾驶员认知角度出发,提高交通标志的工效性。也为筛选标志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交通标志反光膜逆反射性能与视认性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标志反光膜的逆反射性能是影响交通标志视认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人眼视觉生理学,对交通标志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字膜底膜对比度与驾驶员视认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理分析,得出了交通标志反光膜最佳逆反射系数区间、最佳亮度范围和字膜底膜最佳对比度。该研究成果为通标志反光膜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确保满足驾驶员安全视认的前提下,使公路设施的建设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李洋 《公路》2013,(1):265-268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交通标志作为面向驾车人员提供信息的载体,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分析了塔中山区公路交通标志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参考国内外关于山区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山区公路的特点,从人-车-路(环境)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出发,研究了驾驶人、车辆以及山区公路的交通环境(重点分析了山区公路小半径弯道、长大坡以及异常天气)对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驾驶人信息需求的交通标志设置的要求。即提供整体性和预警性信息;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区别限速;长大坡路段交通标志的设置思路。并结合实际,论证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04,(5):108-108
近日,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规范》通过交通部公路司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认为,《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规范》的制定,克服了目前公路标志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指示不清、指示中断、缺乏连贯性,易使道路使用者迷失方向以及对道路使用者的服务不周等方面的弊端。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编写组在对全国范围内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制定出了符合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交通标志设置规范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规范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17.
交通标志信息管理系统中标志版面拓扑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标志信息管理系统中标志版面的拓扑结构设计方法,将交通标志分解并给出参数,提出了描述交通标志版面的3层拓扑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通标志版面信息的表达方法;建立了交通标志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并应用在基于交通标志信息的路径查询中,结合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进行交通标志布置。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标志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它必须具有良好的视认性。该文从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视认过程与要求出发,探讨了交通标志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为驾驶员迅速视认交通标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浅析道路交通标志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所述项目是交通部对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进行修定的试验段工程。项目实施中,对集镇段入口、平面交叉口的常用交通标志的适用范围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增强了标志的适应性和关联性。对在同一地点的小型标志进行了组合设计,其设置更为美观、经济。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相关理念已吸收到安徽省地方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技术规范》(DB 34/T812-2008)中。  相似文献   

20.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作为公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配套设施,是提升公路交通运输效益的重要手段。包括隔离护栏、防冲撞设施、交通标志标线、隔离封闭设施、防眩设施等在内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水平与实施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整体工程质量,其设计水平的提高能提升行车舒适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公路安全、快速、高效使用。对新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理念加以探讨,并研究了隔离护栏、标志标线、防撞护栏、道路照明和防眩设施等的实施要点,在贯彻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新理念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