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山东省水资源的实际情况,采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受经济、人口、水资源供需等因子的影响;并且根据2000年到2008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对2015年山东省水资源需水量进行了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不容乐观,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采取节水措施,使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隶属函数的性质确定了综合评判矩阵的计算方法。根据40多年的历史数据,研究了兰州市未来政策实施后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地基相对密度对土工格室加筋性能的影响,对五种不同相对密度(30%、40%、50%、60%和70%)的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地基和未加筋砂土地基的模型进行载荷试验,研究不同相对密度土体地基的承载力沉降曲线、承载力提高系数、路基变形与基底沉降以及加筋拉应变的分布规律,并对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以永陇矿区为例,对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供需平衡法进行了推广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永陇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能够满足矿区开发需要,矿区废水回用对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表明该方法对于矿区水资源承载力定量化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并提出在后续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大小对于促进沿海经济产业转型、推进沿海城乡一体化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充分考虑资料可得性及客观性的基础上,选取6个一级指标,分解为24个二级指标作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采用熵值法,建立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计算出2005-2009年江苏沿海城市综合承载力得分,进而对南通、连云港、盐城3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综合承载力得分的高低提出如何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力分别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确定桩承载力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与桩端承载力两部分组成,在摩擦桩中,侧摩阻力对桩的承载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室内模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中型剪切实验确定桩侧表面与各地层之间的粘聚力c、摩擦角φ值,由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桩侧法向应力:从而计算桩侧摩阻力。由室内三轴实验确定桩端承载力。最终求出桩基承载力。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广义剪切位移法,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测数据,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发挥性状做了分析.另外,还通过考虑桩土相对滑移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桩端持力层刚度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承载力发挥性状的影响.分析表明,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大小可认为与承台底土极限承载力和群桩极限承载力之和大小相当;桩端持力层刚度对复合桩基的承载力发挥起显著影响作用,桩端持力层刚度越高,桩的极限承载力越难以完全发挥,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将小于群桩极限承载力与承台底土极限承载力之和.  相似文献   

8.
确定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显著,其承载力的确定关系到路基的长期变形稳定性。在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现场载荷试验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及规范,采用相对变形法和回弹法确定承载力,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交通环境承载力及其定量化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环境科学中有关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结合发展可持续交通的要求,提出交通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组成体系,认为交通环境承载力是由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和交通环境经济承载力组成,提出各个组成分量的基本概念和具有很强操纵性的定量化计算公式。此外,探讨了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演化阶段。在各阶段中,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侧重点、计算内容和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量模型不仅可以用于交通系统规划和交通结构优化,还可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木-混凝土组合梁是将木梁和混凝土梁通过剪力连接件组合到一起从而共同承担外力作用的结构体系。根据剪力连接件的抗滑移性能,木和混组合梁的连接可分为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当组合梁采用刚性连接时,木梁和混凝土梁之间的相对滑移可以忽略,此时剪力连接件的连接可视为完全组合作用。根据弹性理论方法,采用应力表达的极限状态方程计算完全组合作用下木-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与抗剪承载力,以期指导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1.
粘贴加固材料厚度与钢筋混凝土T梁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粘贴法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极限承载力,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分别建立了粘贴钢板和粘贴碳纤维两种T梁常用加固方法的模型,分析了不同粘贴厚度下T梁的极限承载力,并对两种加固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梁的极限承载力不随加固材料粘贴厚度的增厚而线性增大,当加固材料厚度达到某值时,极限承载力便不再提高:当粘贴钢板厚度超过8mm,碳纤维厚度超过0.334mm时,梁的破坏形式由塑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相对粘贴钢板而言.使用碳纤维加固T梁极限承载力提高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出发,选用潭邵高速公路工程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工点作为软土地基钻探取样与原位的试验点,利用灰色系统的理论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动力触探击数对承载力大小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软土的天然密度、压缩模量、粘聚力和塑性指数,而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相对较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斜拉桥钢箱开口加劲板件的初始变形和残余应力等初始缺陷对加劲板件的稳定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合加劲板件材料本构关系,对不同相对宽厚比系数的开口加劲板件进行了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分析,研究了初始变形和残余应力对开口加劲板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相对宽厚比系数R=1时,开口加劲板件的设计对缺陷最为敏感;其整体初...  相似文献   

14.
公路高填方地基承载力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填方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和评价是公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技术问题。从勘察工作中地基基本允许承载力的确定入手,对高填方地基承载力是否需要进行修正及如何修正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高填方承载力检算应考虑的因素并明确了高填方承载力检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践,比较各种桩端压力注浆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提出推荐的计算方法.在上海长江大桥工程设计中应用后注浆技术提高设计容许承载力,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与复合地基有关的各种技术标准中,有一些规定存在着争议。建议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宽修正后不小于相对应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值;建议在使用承载力比法确定复合压缩模量后再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量时,对目前使用的天然地基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建议荷载试验时,试验结果应考虑荷载试验垫层的影响;建议在载荷试验确定各种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沉降比指标统一且与相应的天然地基的指标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弦-全塑性模型来描述嵌岩桩的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之间的传递关系,导出了无限长桩桩侧阻力与桩顶相对位移之间的解析解;同时桩端阻力与桩端位移之间采用负指数-全塑性模型描述,进而得出了桩顶沉降量与竖向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某一嵌岩桩静载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方法简单实用,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桩-土体系、桩-岩体系的荷载传递规律;总结了成孔时间、泥皮厚度、孔壁粗糙度、桩底沉渣厚度等因素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机制;结合现场实际经验,提出了几种提高桩基承载力的措施,并在项目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种方案的设计及结构受力分析,介绍热源厂煤库采用分层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设计的方法来替代传统分离式框架结构体系和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方案,充分发挥砌体结构仅有的抗弯承载力及抗剪承载力,使分层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方案达到节约资源、降低造价、缩短施工周期的目标。该结构方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且施工方便,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已在多个项目中得到验证,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冻土地区桩基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以高温、高含冰量冻土桩基为例,利用室内冻土桩基模型试验开展了不同加载方式下冻土桩基极限承载力的研究,各加载方式分别为现行规范中已在采用的快速维持荷载法、慢速维持荷载法及稳定维持荷载法这一新方法。提出充分考虑冻土流变性的S-P-T曲面,相对传统的以S-P曲线为基础判断桩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当考虑桩土流变效应时,宜考虑时间效应而采用S-P-T曲线来确定冻土桩基的极限承载力,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确定极限承载力时桩基破坏的新形式判断准则,并对各种加载方式下冻土桩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土流变效应能够有效地影响桩基的承载力,现有规范中的快速维持荷载法和慢速维持荷载法由于没能考虑或充分考虑桩土流变效应,导致所得出的桩基极限承载力均不同程度地偏大;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建议用修正系数使现有冻土地区桩基承载力检测规范满足桩土流变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