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状况、城市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考虑了资源分布、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行政界限等条件,提出了针对重庆市主城区的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方法。研究表明:"大力发展区"和"鼓励发展区"两个部分占总规划区的68.33%,规划区内大部分地区具备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适合发展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的特征和目前的开发利用状况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评价模型,确定了分区评价的指标因素及相应的权重值;利用综合指数法通过MAPGIS 6.7软件对研究区域内网格点进行分区总分计算,绘制了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4级分区结果图。为浅层地温能在重庆主城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评价模型,确定了分区评价的指标因素及相应的权重值;利用综合指数法通过MAPGIS 6.7软件对研究区域内网格点进行分区总分计算,绘制了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4级分区结果图.为浅层地温能在重庆主城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主要根据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近年来开展的浅层地温能相关研究成果,以重庆地勘局南江地质队监测站为例,分析并总结了近6年的地温监测数据,得到监测区内平均原始地温、恒温层以及不同区域恒温层平均地温有所不同,与监测点地形地貌、地下水活动、地层岩性的关系。并阐述了重庆市浅层地温能的工作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在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城市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综合类比与充分论证基础上,研究确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总目标、分目标与指标,以此为基础指导“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   

6.
重庆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目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城市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综合类比与充分论证基础上,研究确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总目标、分目标与指标,以此为基础指导“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近几年对重庆地区浅层地温能的调查研究及相关科研工作,结合已施工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项目,建立浅层地温能资源监测网,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动态监测。采集典型地源热泵工程2011年3月28日~2014年10月28日的地温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系统运行前后地温变化,认为地温会随着系统的运行产生周期性的变化,运行孔的地温变化幅度会明显高于周围钻孔。绘制系统运行后恢复期的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发现土壤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产生轻微热堆积情况,目前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地温变化未对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城市交通基本情况,包括城市道路、车辆保有量、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主城区交通的主要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国际上先进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经验,对重庆市未来的交通发展提出了一些交通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主城区立交节点布局和立交形式与平原城市相比存在密度大、形式复杂等方面的特征差异。通过重庆市主城区城市交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城市交通运行情况与国内外相关城市的对比,探索存在这种特征差异的原因,分析立交节点特性与重庆市特殊的山地城市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用地规划、路网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关于重庆城市立交节点规划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涛  程坦 《城市交通》2012,10(6):47-52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探索自行车交通在重庆市的发展途径,对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规划。首先,针对主城区的山地城市特征,从城市及交通发展特点出发,研究分析发展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然后,提出"服务特定区域,满足中短距离出行;接驳公共交通,完善出行网络"的功能定位,以及"两个网络"(公共交通接驳网络、局部区域自行车出行网络)"、一个特色"(特色景观自行车线路)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并进行实践,为同类山地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主城区与郊区、郊区与郊区之间的运输需求大大增加,市郊铁路对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状况,界定市郊铁路概念,总结市郊铁路的一般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重庆市铁路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利用重庆市现有铁路干线开行市郊列车的可行性,并根据重庆市的目前规划、在建市郊铁路基本情况给出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重庆市主城区纯电动公交车发展现状、成本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重庆市主城区全面推广纯电动公交车进行研究分析,针对重庆市纯电动公交车全面推广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重庆市主城区纯电动公交车发展现状、成本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重庆市主城区全面推广纯电动公交车进行研究分析,针对重庆市纯电动公交车全面推广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刚  任其亮 《交通标准化》2010,(20):115-117
居民出行方式是影响城市客运结构的关键因素,在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出行方式的现状结构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重庆市2007年、2010年、2020年主城区居民出行结构比率进行调查和预测,能为研究重庆主城区客运结构乃至城市交通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独立环线的概况,总结国内外城市独立环线的基本特征,分析重庆市主城区空间结构特征,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探讨多中心组团式城市设置轨道独立环线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以路网广义容量计算理论为前提,通过对规划年路网容量的计算,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和对未来路网机动车运行状况的估计,确定规划年机动车限制保有量的预测值,从而为城市机动车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最后根据文中提出的计算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未来机动车发展状况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在重庆市主城区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这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主城区的停车现状,介绍国外停车理念以及发展趋势,从智能停车系统应用以及停车位配建标准的完善方面,提出了针对停车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单向交通组织是一种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提高道路网运行效率且经济有效的交通组织措施.首先总结国内外单向交通组织发展历程和实施经验,得出高密度路网是实施单向交通组织的必要条件,然后分析重庆市主城区不同形式的单向交通组织运行状况截然不同的原因,得出路网密度以及路网结构是决定单向交通组织实施效果好坏的根本原因,最后分别对主城区新规划区域、旧城改造区域和已建成区域提出单向交通组织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路网广义容量计算理论为前提,通过对规划年路网容量的计算,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和对未来路网机动车运行状况的估计,确定规划年机动车限制保有量的预测值,从而为城市机动车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最后根据文中提出的计算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未来机动车发展状况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公交通勤人群是公交客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通勤出行特征是制定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交规划、优化与运营管理的数据基础.针对传统以"车"为研究对象的碎片化公交通勤出行特征分析方法,基于公交IC卡与GPS数据,从公交乘客"人"角度出发,系统分析提出了公交出行链特征、区间客流不均衡系数、职住平衡水平及线路黏性系数4个维度指标参数计算方法.以重庆市主城区连续5个工作日47条代表性线路的公交乘客为例,对通勤出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通勤客流换乘次数较少、长线公交客流需求较大、职住平衡水平较高、约1/4的通勤出行者对线路选择具有较强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