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区布设是否合理,关系着服务区占地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占地效率,是否便于司乘人员在服务区内活动。然而,服务区的布局又受到地形、地貌的制约。因此,服务区的布局应在遵循驶入的交通量和活动规律,便于为司乘人员服务,尽可能地提高服务设施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大部分服务区布局多采用大面积集中布置停车场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重要度和贡献度,现提出采用多次灰色聚类方法定位服务区。将同一高速沿线的服务区作为聚类对象集,评价服务区的代表因子,如服务区的占地面积、驶入交通量及加油机台数等作为聚类因子集,计算各聚类界限及各因子在各类中所占权重,便可求得各聚类对象对各聚类标准的聚类系数,将聚类系数大小作为参数对服务区进行聚类排序分析。对于一次聚类运算结果中包含对象较多的类别,再以这一类服务区作为聚类对象集,重复运用灰色聚类,对服务区进行聚类排序分析。与常规灰色聚类法相比,多次聚类方法聚类层类别更多,定位更精准,能同时实现服务区的聚类及排序。  相似文献   

3.
驶入率常用方法简介 目前有关驶入率的研究,没有准确的定论,季锦章、陈浩在<服务区规模计算模型实证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中做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4.
驶入率常用方法简介 目前有关驶入率的研究.没有准确的定论,季锦章、陈浩在《服务区规模计算模型实证研究》(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中做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一般高速公路,以第304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参考具有合理性和适应性,而对旅游公路,交通流季节性变动很强.若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进行计算,则会导致在高峰小时期间交通严重阻塞。结合交通量、平均服务时间、平均服务水平可合理确定收费车道数。  相似文献   

6.
王冀 《交通标准化》2014,(18):40-44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系统的辅助设施,承担着保证人流、物流等高速、安全、舒适行驶的重任。服务区既为司乘人员提供加油、休息、食宿等服务,又能够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展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将场所精神理论与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相结合,从空间使用者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充分尊重并支持人们在服务区中功能上以及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促进空间使用者与场所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服务区各功能空间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以及各大城市的机场高速等公路,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小客车,随着城市中的小客车的数量迅速增加,交通量的需求与有限的道路宽度的矛盾愈加明显.研究小客车行车道的合理宽度,用以压缩车道宽度,增加车道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我国现有道路的行车道既供大型车辆使用,同时也服务于小客车.所以行车道宽度的拟定也是综合考虑各种车辆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以及各城市的机场高速的服务的对象从原来的混合交通,越来越趋向于小客车.高速公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保证小客车的行驶安全,规定超车道专门服务于小客车,禁止大货车驶入.从上述方面来看,研究适用于小客车行驶的行车道宽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时一般高速公路,以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参考具有合理性和适应性,而时旅游公路,交通流季节性变动很强,若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进行计算,则会导致在高峰小时期间交通严重阻塞.结合交通量、平均服务时间、平均服务水平可合理确定收费车道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设置对角匝道时须满足的交通量条件,分析了合流区主路外车道的车头时距分布,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和分段积分法,建立了对角匝道驶入主路的适应交通量模型。然后考虑驶入对角匝道的右转交通量及其车头时距分布,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建立了驶入对角匝道的左转车流的适应交通量模型,并得到了驶入对角匝道的左右转车流的约束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对角匝道设置的交通量条件与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加速车道长度、合流区外侧车道车头时距的区间分布状况、汇合车辆的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以及驶入对角匝道的左右转交通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山区旅游公路服务设施规模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设施是改善疲劳驾驶、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既要通过合理的功能布设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吸引驾驶员多停车,又要保证一定的经济性,避免出现过多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服务设施规模设置至关重要。结合山区旅游公路交通和安全特点,从设计交通量和驶入率两方面对服务设施规模计算模型进行改进,并根据内蒙古S203线林区旅游公路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五路环形交叉口交通量卡片调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系统而简便地获取5路环形交叉口分流向的交通量,在分析传统的记录车牌号法和交织断面调查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5路环形交叉口交通量的卡片调查法。调查方法为利用不同颜色的卡片标记从某一进口流向其他出口的抽样车辆,计算右转交通量的理论比例;记录所有进出口交通量和右转交通量,得到右转交通量的实际比例。根据调查量求解约束方程,可得到各进口分流向的交通量。以南京市新庄立交为例,运用该方法调查,计算底层平面环形交叉口各进口分流向的交通量。结果表明,在抽样率为5%时,右转交通量理论比例与实际比例的最大误差为9.16%。  相似文献   

12.
浅议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栋 《北方交通》2006,(7):22-25
在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明确定义和分类后,提出服务区的布置方式和合适的用地规模,然后经过分析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服务区的设置间距,并提出服务区在高速公路沿线布局的相关技术准则。  相似文献   

13.
效益计算是进行道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效益计算一般涉及正常交通量、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通过分析给出了确定道路建设项目影响区分析方法,并在分析各种类型交通量对道路建设项目效益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路网的道路建设项目效益计算模型,为更加合理进行经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通常采用驶入率参数来计算公路服务设施规模,但驶入率参数值难以准确确定。本文提出一种无须驶入率参数、更加贴近实际停车需求的服务设施停车容量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司乘人员和机动车出行途中需要经常停车休息的规律,改进四阶段预测方法中交通分配模型,根据路网中车辆的出发地、行驶路径和停车间隔来确定路网中路段停车需求量,以此来计算该路段上服务设施的停车容量。本文给出了该预测模型的计算步骤、服务设施停车位数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以内蒙古自治区S308的服务设施设置为例,采用模型计算了公路服务设施停车容量。  相似文献   

15.
赵艳玲 《北方交通》2023,(8):44-47+52
为提升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路面的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区内路面的行驶质量与舒适度,结合服务区内路面的实际状况,以服务区路面现场调查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路面维修技术的成熟性与适用性后,开展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维修改造设计工程。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思路、病害类型、维修方案等方面入手,对辽宁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维修设计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服务区路面维修改造设计经验,为其他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内对服务区占地规模给出了推荐值,规定综合性服务区的用地指标控制在60~80亩,停车区控制在15~18亩。但服务区占地受众多因素影响.而不能简单以某一数值来约束.这样限制了服务区的合理化设计和未来的运营效果,使服务区的功能只能定位在为出行服务的低层次需求上。而从国外服务区占地情况来看,服务区占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占地规模差异性很大。  相似文献   

17.
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可实行混合行驶和分车型分车道行驶等不同的运行方式,为了掌握其效果并合理选用,需对比它们的交通流特征。选择年日均交通量(AAOT)较为接近但运行方式不同的两条六车道高速公路,统计分析在高峰期0.5 h 内的车型分布、交通量、速度和车头时距数据。结果表明,在分车型分车道行驶时,大量货车向车道3转移,使各车道的交通量更均匀,同时,车道1、2的平均速度提高,车头时距更加离散,而车道3的速度下降,车头时距更加紧密。这说明分车型分车道行驶实际上是对车道进行差异化管理,内、外侧车道分别以提高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为主要目标。但是,混行在同一车道上的不同车型,速度差异进一步增大,应严格禁止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方便、快捷的重要配套设施。服务区设立的停车、餐厅、加油、商店、汽修、住宿、卫生设施等直接服务于每个司乘人员,间接服务于整个社会,是高速公路产业经济的重要部分和形象“窗口”。其设计理念、规模设置、总体布局、功能配套等方面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笔者结合沧黄高速公路黄骅服务区的设计,阐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现代设计理念,提出了服务区各功能部分的适宜规模及合理的布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交通量数据采集与计算能力,基于云服务设计了一个交通量计算系统,集中处理全市交通量数据.应用了Windows Mobile智能设备开发技术编写了手机端交通量计数器程序,通过3G网络实现了交通量原始数据的上传.在云服务中心,应用了Excel VBA二次开发技术生成了各种统计图表,调查员在工作中,随时可下载统计图,了解交叉口的实时交通流量、流向等数据.实践证明,该交通量计算系统扩展性良好,能应对大城市交通量计算需求,能够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根据"辽宁省交通轴载调查系统"采集的交通数据,整理分析得出辽宁省各典型公路路段交通量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得到交通量预测所需的各断面交通参数,包括交通量小时分布系数、交通量月调节系数和方向系数等,分析交通荷载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