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室内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7d无侧限抗压强度、90d劈裂强度、干缩应变以及干缩系数为考核指标,研究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收缩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90d劈裂强度的影响程度次序均为水泥剂量>级配>压实度>含水量;而对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影响程度次序均为水泥剂量>级配>失水率>暴露时间。该研究成果从控制水泥剂量变异、级配变异、压实度变异及含水量等方面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寇景敏 《交通标准化》2011,(17):111-113
对指定的石灰岩碎石,采用规范建议的级配,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水泥,在不同的压实度条件下成型试件,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试件养生,然后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压实度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保证施工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是保证抗压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通过增加水泥剂量的方法增加抗压强度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室内静压法和垂直振动击实试验方法成型试件,研究了级配类型、水泥剂量、养生龄期、压实度和试件成型方式对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骨架密实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较悬浮密实级配抗压强度提高15%;当水泥剂量4%(质量份数)时,随水泥剂量增大,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呈线性递增;压实度每提高1%,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平均可提升11%;成型方法对试件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振动法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可提升2倍。振动成型法比静压成型法能更好地模拟现场实际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4.
二灰碎石水泥冷再生技术能起到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实体工程对原沥青路面进行病害调研及结构评估后确定采用二灰碎石水泥冷再生基层的维修方案。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出水泥剂量为3.8%、最佳含水量为8.9%的二灰碎石水泥冷再生混合料能够满足作为下基层的规范设计要求;冷再生基层施工结束后进行静态弯沉、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压实度检测,结果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实践,对压实度、平整度、厚度、水泥剂量、级配、强度等项指标的控制,确保了高速公路路面质量。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和胶凝材料的胶结力原理。其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2%~7%,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5%~4.0%mpa,较其它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目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普遍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出现收缩裂缝的问题,首先根据贝雷法和主骨料空隙填充法确定了一种间断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设计方法,然后通过振动成型试件强度试验进行级配调整,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确定了间断级配水稳填充大粒径碎石基层材料的配合比为G7、G10、XG3规格集料质量占比为55%、18%、27%,水泥剂量4.5%,含水率5.5%,7 d抗压强度为5 MPa, 90 d抗压回弹模量为1 700 MPa。  相似文献   

8.
依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至甘南高速公路工程,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对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骨架密实型级配范围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泥剂量小于4.0%时,《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的骨架密实型混合料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范围混合料试件,在水泥剂量大于4%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范围A-1混合料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的骨架密实型混合料试件。  相似文献   

9.
稳定碎石土的力学性能与水泥用量、级配和含水率等因素有关,现阶段对于前两方面研究较多,对于含水率的研究较少。通过采用相同压实度与水泥用量的稳定碎石土,研究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稳定碎石土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最高。同时,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其抗压回弹模量一直减小,在最佳含水率附近减小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拟现场压实度差异的方法对厚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冲刷等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实度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上下层平均压实度降低,厚层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降低;在压实度降低幅值相同条件下,上层压实度越高,对应的路用性能降幅越小.  相似文献   

11.
水泥稳定碎石室内试验目前均采用击实法成型,不符合振动对多集料压实有效的原则且反映不出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类型对强度的影响;在自行研制的振动成型设备上,对3种结构类型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振动压实试验,考察了频率、离心力、振幅对压实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频率、离心力保持不变时,存在最佳振幅;激振强度对压实的影响存在阈值;给出了各结构类型级配的最佳振动参数,并根据压实特性及工程实践给出了室内振动压实试验标准参数;比较了击实法与振动方法对水泥稳定碎石物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比研究了骨架密实型和悬浮密实型两种级配类型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性能,同时研究了不同水泥剂量下(2. 5%、3. 0%)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性能。前28d骨架密实型与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系数相差不大,100d后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系数要低于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2. 5%水泥剂量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系数要低于3. 0%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优化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的矿料级配、采用表面振动压实法进行基层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路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进行配合比设计、提高生产质量控制水平,对控制水泥用量和矿料级配的均匀性进行分析,总结了选用合理、较低水泥剂量的方法,阐述了降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水泥剂量是提高基层抗裂性能、降低工程投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的材料、生产、摊铺、碾压等环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路面三标段,全长23.11km,结构层自下至上为:18cm级配碎石垫层,2*18cm水泥稳定碎石,6cm AC -25I型沥青混凝土底面层,5cmAC -20I型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4cmAK -13A型改性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水泥稳定碎石于2013年6月1日开工,2013年9月15日完工,根据设计要求,配合比为水泥:碎石=4.5:100,采用骨架密实型,压实度≥97%,水泥稳定碎石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设计弯沉值0.35mm。  相似文献   

15.
结合现有压路机压实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成型仪振动频率、振幅、振动时间、配重等振动参数;采用采用逐级填充理论设计了水泥稳定碎石嵌挤密实级配,对比振动成型和静压成型方式下的不同龄期、不同水泥剂量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振动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远大于静压法成型的试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比《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骨架密实级配(GF)与多级嵌挤骨架密实级配(MG)水泥稳定碎石之间的组成与性能差异,并深入研究MG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通过室内振动击实试验、力学强度试验和CBR颗粒流模拟技术对两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组成结构及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GF级配矿料相比,MG级配矿料的CBR值提高了8%~15%;与GF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相比,MG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平均提高了1.4%,且易于压实,28d抗压强度提高了6%~12%,极限抗压强度提高了8%~20%,劈裂强度提高了8%~15%左右。实体工程应用结果表明,MG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因此,MG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用于路面排水结构层的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CTPB)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压实成型方法、强度特性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得出了以下结论:集料颗粒的最大粒径选择应以排水层的厚度及该层的结构强度要求为基础;水泥含量、C/A及孔隙率Va是影响CTPB排水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最显著的因素;施工中,CTPB排水基层混合料的成型应采用静压成型,不宜采用振动压实;要求集料具有较低的压碎值。  相似文献   

18.
王峰 《交通标准化》2017,3(2):61-67
为研究淮北水洗煤矸石替代集料用于水泥稳定基层的可行性,首先检测了原材料的基本性 能,初步排除了其内部含有有害化学成分的可能。然后通过不同水泥剂量的7d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泥剂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段基层指标要求,确定了配合比方案。 试验发现,单纯增加水泥剂量无法有效提升强度指标。为此参照规范级配掺入普通集料进行了级配调整,并选用韩村水洗煤矸石细料替代普通煤矸石。试验结果表明,调整后级配能满足干线 公路基层材料指标要求。检测试验段的压实度、回弹弯沉,并取芯评估,认为水洗煤矸石可替代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经成本比较,底基层试验段节省约60%的材料费,基层试验段节省约40%的材料费。研究认为,淮北水洗煤矸石的原材料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能初步符合替代基层集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耐久性及整体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公路建设施工中,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在早期受到破坏。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可能是没有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由此,我们需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水泥稳定碎石的平整度、压实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均随水泥剂量的增大而近似服从于线性规律,由此可得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剂量及压实度均成线性规律变化的回归方程式。这一研究成果,对今后各等级公路的设计及施工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