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阳春3月万物复苏,中国多项刺激经济政策亦已悉数出手,尽管此前呼声颇高的房地产业并未如部份人士所料晋身振兴行列,然而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房地产,似乎己感受到春天气息。在尚不能确定经济何时走出谷底的大背景下,珠三角首季度一、二手楼市全线飘红,成交量显着上升的同时价格亦显升势。“冰冻三尺”的珠三角楼市果真已“触底”回升?  相似文献   

2.
经济是否好转?股市、楼市是先行指标,而就业情况就是一个踏实的现况指标。唯有就业率回复到较低的水平,我们才可以肯定地说经济好起来了。不过,目前香港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未来还会进一步上升,现在扬言经济放晴似乎过早开心。  相似文献   

3.
香港经济数据进一步转差,失业率上升,市民收入相对下滑,但近日香港的楼市及股市走势,就出现背道而驰的奇怪现象。地产界及金融界人士表示,按目前经济数据,楼价不应该维持高位,楼市小阳春早该结束。只是近期有大量热钱流入,属于一个消息市,加上有投资者加入炒卖行列,令到短期楼市走势更加难测。还强调目前经济数据,很难支持楼市长时间上升,估计第三季会进入整固期。  相似文献   

4.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26):12-13
香港回归十年,经济大上大落。而作为香港经济支柱的楼市,也是几番起落。今天香港楼市虽然已重拾升轨,但却出现两极化,差距很大。豪宅市场升势凌厉,中小型住宅仍不复十年前勇。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楼市可再闯高峰。[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金启仁 《经济导报》2007,(43):32-33
楼市泡沫变股市泡沫 以目前美国经济情况看,失业率低及就业人数增加,似乎意味着美国的房地产衰退情景没有传递到经济领域内其他层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9,(41):22-23
美国联储局副主席科恩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出现V型反弹,通胀将继续受控。他在圣路易斯向全国商业经济协会表示,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回升,楼市表现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7.
金融海啸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发展中.尤其是海啸的源头——美国,楼市尚未见底,失业率高企,经济还未有曙光。其他与美国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发达国家如欧洲及日本等,经济还在挣扎中,复苏无日。中国的经济本来高度依靠产品出口带动,美国市场的突然收缩,对中国的经济影响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8.
政府差饷物业估价着近日公布了《香港物业报告2009年》(初步统计数据),提供了一系列楼市(私人住宅、写字楼及商业楼宇)供应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并结合楼市需求在当前经济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化.对从去年中开始调整的楼市作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10,(16):10-12
2010年第一季度,深圳二手房成交活跃、房价持续走高。针对深圳等一线城市虚火上涨的楼市,国务院近期密集出台新政收紧二套房贷及严控三套房。一切似乎都意味着中国新一轮楼市调控序幕已然拉开。而一度燥热的深圳楼市能否被政策高压所撼动?新政威慑下的投资炒房能否如愿得到抑制?来自市场的数据和专家的解读将为我们还原一幅深圳楼市的真实画面。  相似文献   

10.
鲍秋堂 《经济导报》2010,(21):38-39
楼市既是经济的晴雨表,往往也是一国经济重要的支柱和内需源泉。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房地产业可是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本港楼市,表现乏善足陈,远远落后于愈升愈有的股票市场。踏入2007年,楼市会否发威追回失地呢?一众专家预期,今年楼市仍然会呈两极化发展,豪宅会继续向好,沉寂已久的中小型住宅,只可平稳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市道向好是近日的新闻焦点,股市,楼市都比去年底、今年初较佳。中央决定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上海未来发展肯定是利好消息。究竟将对上海房市行情影响几何,究竟上海楼市未来行情将又将如何.上海楼市未来如何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蓝堃 《经济导报》2007,(50):5-6
香港经济在过去一年以平均超过6%的幅度增长,实现二十年来最佳的连续四年高增长,带动失业率再创复苏以来的新低’通胀再创复苏以来的新高,股市和楼市再创复苏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14.
寒山 《经济导报》2007,(47):24-25
在“金九银十”的传统楼市交易黄金季节里,北京楼市呈现楼价居高不降,交易量明显萎缩的局面,使京城楼市观望气氛很浓。年底前北京楼市将推出大量土地供应,或许是人们对楼市价格将进入拐点的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44):34-35
经济好转,香港股市畅旺,促使楼市续升温。业内人士表示,近日无论一、二手均大丰收,尤以二手楼表现最为出众,主因是买家人市信心增强,此外原先很多预期在10月推出的新盘,纷纷押後推售,令上月推出的全新盘只约二至三个,当中属大盘的更只得一个,成交量无疑相当不俗,但始终因其他新盘按兵不动’未有造成市场连锁反应,故10月新盘成交只略高於9月,未及二手买卖量频创新高。而後市方面,他们均预期因二手有承接,确认香港楼市市底转强,短期内楼市会上升10%。[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春新 《经济导报》2010,(15):10-13
在考察了中国“地价剪刀差”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房地产发展模式的形成发展和楼市泡沫的催化作用后,将进一步分析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实质影响。笔者发现,近十年来迅速崛起的房地产,已成为最重要的民生产品,最强大的经济支柱,最强劲的内部需求和最有效的财富储藏手段,其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等方面的实际贡献,远比人们估计的都要大。  相似文献   

17.
张传熙 《经济导报》2007,(12):40-41
今年广州的楼价,出现了价格下跌的迹象,尽管跌幅并不很大,但停止了一路攀升的势头的确是最明显不过。在目前买家观望气氛渐浓的背後,广州的楼市不只是走软,而且是面临着自建房兴起、限价楼盘将推出、经济适用房加紧建设、开征物业税风声日紧等四大压力。广州楼市的市场前景存在着不少变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司康 《城市车辆》2009,(1):21-24
美国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海啸已从金融业“祸害”到实体经济,目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境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业无疑不能独善其身。进入2008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如同坐上“过山车”一般向下俯冲,楼市萎靡,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率大幅下降,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全面回落……年初业界专家一致认为是板上钉钉的汽车产销突破千万辆大关也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19.
陆志明 《经济导报》2007,(39):34-35
房地产市场作为实体经济,其运行周期往往不如金融市场那样表现出极强的前瞻性,相反会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美国房市从2006年即已经进入衰退周期,但是市场普遍预测须到2008年才会进入真正的谷地,届时美国经济将承受前所未有的调整压力,同时也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Paul Sheard最近撰文指出:美国楼市的衰退还将持续一年,从而导致美国经济增长长期低于2%的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启源 《经济导报》2007,(42):45-45
最近本港股市愈升愈有,各界人士的话题离不开股票。连经营房地产起家的恒基(12)主席李兆基都叫人炒股。可以说,股市的风头己几乎盖过楼市。直至最近政府卖地成绩理想,大家的注意力才回到楼市上。当大家发现股市高处不胜寒时,可曾想到楼市也正进入一个新的升温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